晴隆是布依族主要居住的县,在晴隆县南部的老伯寨、紫塘、达南、学官等。中部境内的凉水营、规模、定汪等。北部的达土、河塘、新民等村寨。这些地带,气侯温和,土地肥沃,水源条件较好。适宜发展果树、蔬菜、柑蔗、油菜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在以往生产力水平低,科学技术含量不高,农作物平均亩产仅200余斤。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广大农民常年衣不肤体,食不饱腹。
为了加快农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需要,农业政策也随之放放宽,土地可承包到农民手中,这一政策又给人民有了一个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其它经济作物也逐步扩大种植的发展,生产水平,技术不断提高。
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各村寨农民积极响应党的政策,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为新的农民走向富裕的发展方向。不断要求学科学、用科学,向科学要高产、要效益、要致富;不断开拓生产门路,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生产投入上增强了信心。各种经济生产形成逐步扩大,种植水平,科技含量有了更大提高,经济逐年增长,生活水平,居住条件有了较为明显地改变。
农民在农业生产耕作方面,在以前多为一年一熟制,以板田板地过冬,少部分土地种植大麦、油菜、小麦一类作物,政府、农业部门领导重视冬季农业发展,耕作逐步由一年一熟发展为一年两熟,田地在一年中进行轮作处理和使用,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间套作,发展多熟制栽培,增加复种指数,合理改变耕作。烂泥田改为旱作,旱地改为水田,并相应种植绿肥,改进了耕作栽培技术,收到很好效果。采用间套作方式逐步发展成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为了调整粮油种植合理比例,相继推广湿润秧田育秧、拉绳插秧、碳肥作耙面肥等规范化栽培技术。如鸡场的学官、光照的规模、新寨、花贡的河塘等地试种推行旱地耕作制:玉米——早熟蔬菜,水稻—早熟蔬菜。我县劳动农户大面积推广杂交玉米,“双套双”(两行玉米两行大豆或红暑类作物套种)。
2000年开始推行玉米营养袋,粪团育苗定向移栽技术,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达亩产300公斤以上,增幅为40%。旱地耕作制正向一年两熟制或一年多熟制的方向发展。全县农户大面积推广种植杂交水稻;推行两段育秧等,先进技术。使单面积产量由原亩产300公斤增长到亩产600公斤以上,增幅率达50%。
全县粮食作物种植以稻谷、玉米为主,麦类暑类、豆类次之,杂粮类为零星种植。后逐年扩大苡仁米种植面积,到2013年全县种植苡仁米8.5万亩。
还有我县80%的布依族居住在低热河谷海拔600—1000米地带,水源较丰富的地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学官、大新、达南、地久、孟寨、光照、沙子、河塘、新民等一带布依族村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县种植面积的50%以上。中矮杆良种的种植为县境内水稻种植推广的当家品种。引进常规矮杆良种“桂朝2号”进行试验示范,增产效果明显。
亩产900—1100斤;后又逐步引进推广杂稻种有早、中、晚熟30余个品种。产量高的品种有冈优725、冈优527、冈优22、冈优12、冈优188、II优7号、II优838、 II优725、汕优63、汕优456、汕优联合2号、金优431、金优桂99、富优1号、协优336、内香优9号、内香优13等优良杂交水稻组合品种,一般亩产达1000—1400斤。全县面积达6万余亩,占稻田种植面积的95%。
玉米生产是人们粮食生产中仅次于水稻生产。以往种植玉米,大部分不施肥,广种薄收;后来推广种植地方良种五穗白,大黄,白马乐、红马乐等品种为主。栽培技术由“双株密植”改为行距2.5—2.8尺,窝距2尺,每窝留苗3株的“大窝包谷”。
后又大量引进杂交良种种植,现在全县境内推广杂交玉米良种。有兴黄单892、兴单8号、黔单13、黔单16、黔玉3号、临奥1号、临奥4号、登海3号、盘玉1号、黔兴四号、西山7号、西山21、安单136、农大3138等31个品种,科学种植一般亩产700—1000斤。全县农户种植杂交玉米良种占户均地面积的70%。
以前,人们没有种植小麦的习惯,因田里几乎属水泡冬田、地,大部分都种红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逐步把冬闲田地利用起来种植小麦;逐年面积扩大。品种有:兴麦1号、兴麦9号、兴麦5号、庆33号、无芒77、贵农10号、毕麦等良种,全县农户在承包的田地上种植亩产400—600斤。
全县境内种植的经济作物有:柑桔、甘蔗、油菜,花生等。
晴隆黄果已形成酸甜适度、食味可口、汁液中多、风味独特的地方品种,为县域经济作物中的拳头产品。晴隆黄果均种植于低热河谷的北盘江流域海拔600—1100米的山区,年生产的黄果总产量均达到几十万斤,远销贵阳、昆明等地,曾远销港澳市场。
晴隆还在鸡场镇建立夏橙出口基地,在鸡场学官、达南、纳屯等地组织建起多个果园场,面积达上万余亩,为了晴隆黄果、柑桔产量质量有所提高,并建立鸡场柑桔苗圃场面积500亩。以苗圃场为依托带动幅射周边布依村组农户发展柑桔生产。
在全国柑桔优良品种评审会上,晴隆县的马道黄果评为第一名,成为享誉全国的地方良种。
很久前有零星种植的甘蔗,品种为“芭茅蔗”和“本地糖蔗”。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需求量不断扩大,并又引进“大白糖”、“小白糖”良种栽培,大部分甘蔗直接成为商品在市场销售。至今,全县种甘蔗每年保持种植面积在上万余亩。现农民种甘蔗主要是以市场鲜销,加工量少。种植品种以:“糖蔗”和“果蔗”两类为主。
以前农民种植的油菜品种主要是,本地苦油菜采用“朝天一把籽”的撒播方法,不除草不施肥,产量较低。经过农业技术干部到乡镇进行农民技术指导培训,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从原来的几百亩发展到今年的2.5万亩,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大大有所提高,相应推广育苗移栽和开相点播栽培等技术。现主栽品种有:油研5号、油研10号、杂选1号等优良品种,产量在400—500斤。
在以前农民种植的花生、黄豆,主要只用于生活菜类。后来,除用于生活以外,也进入市场销售,作为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农户种植面积扩大,产量逐年上升。
总之,我县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资源境,是我县发展了多种优良、优质、品种丰富的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农民的生活水平又进一步的得到提高。
作者:刘彩兰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