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的高速发展,突发事件新闻直播报道的力量得到了认可,新闻直播报道的形式正逐渐被中国主流媒体确立和使用,而且这种直播机制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阶段。但这种报道模式在我国毕竟尚未成熟,节目的制播人员尤其是主播,仍处于适应阶段。
在突发事件新闻直播中,主播的工作由单一播报变为兼多种职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主播不仅要综合掌握播、述、访、评等多种语言样态,还要承担串联多方现场、深度参与新闻产值过程并驾驭节目进程等职能。因此,主播在突发事件新闻直播中如何做到职能兼容,便成为亟需钻研的课题。
但在制定具体行动,即“应对策略”之前,应先厘清思想上的问题,也就是“应对理念”。有了核心的理念指导行动,自然事半功倍。
笔者认为,在突发事件新闻直播报道中,主播的基本应对理念是主体间性原则。
一、主播在突发事件新闻直播中坚持主体间性理念的必要性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或译为“互为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本是哲学范畴里的词汇。20世纪后期,德国传播学学者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依照此理论,交往行为理性中的交往理性“就是要让理性由‘以主体为中心’转变为‘以主体间性为中心’,最终实现理性的交往化。”1其中的“以主体间性为中心”,也就是他所主张的“主体-主体”传播模式,体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2
那么主播在突发事件新闻直播中为什么需要有意识地把握主体间性原则呢?
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可以说是“主体-客体”的,即新闻媒体处于强势位置,以自己为主体发布信息,而受众是其“客体”。但现在,媒介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变,电视节目向“传者、受者互为主体”的传播模式转变已成趋势。
电视媒体为一主体,受众为另一主体。中国电视观众的主体意识已经觉醒并正在增强,媒体不能排斥或抑制观众主体意识的强大。相反,若能合理调动观众的主体意识,在观看新闻节目的时候有存在感和参与感,拉近两个传播主体的距离,这样才能把信息的接受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日常的新闻产制过程固然需重视“主体间性”的传播模式,在突发事件新闻直播中,“主体间性”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特殊性,观众对信息的需求量自然也变得庞大。直播报道的形式,使信息呈集束式传播;对事件持续报道,使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可吸引更多观众流入。由此,良好的互动传播开端形成形成——媒体积极吸引观众,观众自愿参与到节目中。但在接下来的直播中,这种交互式传播是否能继续顺畅且有效地进行下去,媒体需要有意识地制定和使用一些策略,掌握整个直播状况。也就是说,要看媒体运用“主体间性”原则的能力如何。
由于主播此时的职能具备多重性,其作用和影响力也就被加乘。媒体的“主体间性”策略也集中体现在主播身上。主播不能只关注节目甚至其个人,而是要充分认识到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是相对应的另一主体。这个主体不是刻意设置的,而是和节目同时诞生。主播作为节目的代言者,尤其需要具备这种“主体间性”意识,需要“主体间性”理念的支持。
主播应该了解,传受双方对于事物的意义和对情境的定义,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完全达成一致的。主播站在自己的视角上,把信息资源加以诠释,传递给观众;而由于目前媒体具有不可改变的优势,观众若想回馈其需求及意见,就要透过多种管道。有的通过节目提供的回馈通道(如专门的网站、论坛、电话等),有的通过群众博客、微博,还有的就需要主播努力地揣测、判断观众的状态。因此,传受双方需要经过诸多回合且形式多样的互动,才能获得一种共通感。由此,这种“主体间性”的传播才被传受双方共同建构起来。
二、主播在突发事件新闻直播中如何把握主体间性原则
接下来本文将探讨一下主播在突发事件新闻直播时,如何站在传者的角度上把握主体间性原则,既实现自己的传播目的,又符合观众期待,使“共通感”最大化。
(一)迅速地进入专业状态
“突发事件”的“突发”,决定了对此事件的一切应对措施都要面临时间上的紧迫性,直播工作更是如此。因此主播的一切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都要迅速。
首先要稳定心态,正确认识自身位置和职能。不能认为自己享有最丰富的新闻资源和掌控信息的权力,在心里对观众有绝对的优越感;也不能诚惶诚恐,手足无措,怕自己不能把握局面、满足观众的需求。
“主播”只是众多传媒人进行新闻直播工作中的一个岗位,它并没有赋予做主播的人异常的地位,也没有窄化和桎梏其职能。因此,主播只需要把工作中面对的所有人(包括同事、嘉宾,当然还有观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自己和他人,尊重新闻资源,尊重他人的劳动,尽职尽责地报道新闻,在镜头前自然、真诚地表现。这是主播把握自身主体性的第一步。
然后要充分调动自我状态,有意识地积极起来,使身体机能和思维表达处于最佳状态,运转迅捷自如;同时要让自己360度全方位延展,触及更广阔的层次和领域,用丰富的信息和观点充盈自己。
迅速准备好上述的专业状态,主播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作为信息传达者的身份,在接下来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更好地关注传受两个方面。
(二)准确地把握舆论导向
在突发事件新闻直播中存在着很多“突发”情况,需要主播做出临时反应和判断。这时主播要坚定政治立场,清楚自己应该树立何种舆论导向,把握主体意识,积极引导观众接受信息。
在这里主播可积极主动地运用“议题设置(或议程设置)”的策略——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公众通过媒介知晓事件或问题,依媒介提示的角度去思考,按照媒介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调整自己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看法3。
很多时候,主播需要独立判断和选择新闻素材,并迅速组织语言表达出来。那么在直播中如何保证舆论引导的正确有效呢?若主播有足够的的议题设置意识和能力,则可以快速建立起一个稳定、全面的报道状态,避免报道混乱、报道内容前后矛盾,甚至报道的舆论导向偏移的情况出现。主播要知道如何引导才有效果,从而随时调整自己设置的“议题”以及思路和语言。
比
如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四个小时后的救援直播中,海霞和张羽两位主播的语言充分展示了“镇定”的议题,清晰传达了当时的舆论导向,对大家最焦虑的通讯问题做出解释,消除疑虑,减少担心,制止谣言、安抚民众。
(三)积极地预估受众状态
在前两部分中探讨的都是关于主播如何关注自身这个主体。在有了以上的认识和准备以后,主播还要充分关注另外一个主体——观众。
1.从时间的角度考虑
突发事件的新闻直播节目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即直播报道持续伴随着整个事件的发展进程。甚至有些突发事件的时间跨度较大,不能在一天之内结束,而是需要几天甚至更久。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的流入流出状态并不稳定。介入时间不同,导致观众对事件了解程度的差异。
另外,突发新闻传播具有时段性。随着时间推移,观众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对信息的要求也处于不同层级,其心理呈现出“态度情感”、“初步认识”和“深度认知”这三个阶梯。4
2008年汶川地震的直播报道就印证了上述特点。地震刚发生时,人们处于被震惊的恐慌阶段,甚至不愿接受现实,他们亟需大量信息涌入大脑的缺口,而且接受信息的状态是盲目、感性的;随着情绪平稳,观众开始理性思考,对信息的接受也有了自我期待,他们想更有针对性地了解灾区的事实状况;进入灾后修整和重建阶段,观众的思考更加深入,他们感兴趣的信息不只是全面的灾情报道,而是想从事实表面看到更深层次的意涵。因此,央视的直播内容安排也对应不同阶段——从安抚民众情绪,到成“面”地大量了解灾情,再到成“点”的深度报道。掌握这样的传播规律,主播可更快速地把握受众的收视状态和心理要求,从而采取相应的动作。
第一,针对观众的流动性问题,主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不同时间交待直播内容(如“呼台号式”、提醒串联式等)。
第二,针对突发事件新闻传播的时段性问题,主播要让自己的语言更具有针对性。在事发初始,也是为舆论引导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机,主播的叙述性语言应偏多,同时在清楚介绍基本事实的基础上,语言可以感性一些,在态度和情感上获得认同;随着观众对信息量的要求提高,主播应该打开自己的“触角”,尽可能搜索到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观众,说明观众进一步了解事态,并适当评论;当观众的思考增加,对事件的进展形成自己的看法时,信息的广度不再重要,报道的深度才符合观众的期待,因此主播应重视分析和评论。
2.从价值观的角度考虑
有这样一个调查:“美国和伊拉克战争爆发当天,美国影院的上座率下降了25%,而外卖食品和送餐的营业额都增长了5倍。美国人守在电视机前搜索着新闻,把这场战争当成了好莱坞大片式的真人秀来欣赏。”5因此有学者认为,观众的价值观是感性的、具有娱乐性的。而随着传媒技术和手段的不断进步,加之观众的需求不断增多,观众的价值观又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其中,感性和多样性很容易理解。但也许有人质疑,在突发事件新闻直播中观众的价值观会呈现娱乐性吗?像上文中提到的看“真人秀”的心态或许太缺乏人文关怀了吧?
我认为,前面的例子反映的是具有美国特点的“娱乐性”的体现。而在中国,观众虽不会出现“看大片”似的心态,但也有其“娱乐性”的心理期待;而且这种娱乐出现的必须时机适宜。
比如2008年5月24号,白岩松在汶川地震救援的直播中说了一句“脏话”——他说过去的12天里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不会笑了,但是我们在重建生活时需要一点点恢复笑的能力。接下来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人被俄罗斯救援队救出之后说“狗日的,这地震是真厉害,把我震到了国外!”。大家都笑了,笑中有佩服,佩服灾区群众的乐观和幽默。没有人对白岩松说“脏话”有负面评论,因为大家都有相同的感慨,都被打动了,并为灾区人民加油鼓劲。
这段话颇有娱乐的效果的“脏话”为何不但没有浅薄、不严肃的感觉,反而让人印象深刻呢?首先因为地震已经发生了12天,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民众情绪逐渐平稳;第二,节目当时的情境是两位主播在讨论“笑”的话题,讲述各自看到的感人的笑;第三,白岩松在讲这个小故事之前做了足够的铺垫,讲完后又立刻加以恰当的评论;另外,他的语言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他的语气、表情、动作都是真诚、自然、尊重人的,不会引发歧义和偏离他本意的联想。
当然,主播理解观众的价值观,不等于要去完全迎合,否则主体间性原则的意义也就遗失了。主播还是要明确,媒体的价值观具有社会性、选择性和理性。了解两个主体的价值观差异,主播才能更好地平衡舆论引导和观众的信息选择,权衡理性与感性的比重。
因此,主播从时间和价值观两方面来主动预估观众的收视状态,才能更好地把握受众心理及要求,从而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迅速组织报道脉络。
而所谓“脉络”,就像树叶上的叶脉,是撑起整体结构的筋骨,如何让叶片丰满起来?这就要看主播对信息资源的判断和筛选了。
(四)果断辨析新闻素材
接下来这部分不妨再次回到主播这一主体,简单讨论主播在“实战”中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果断地完成信息的选择。
在突发事件直播中,主播可直接接触、掌握的资源相较常态要丰富很多,同时也复杂异常。主播该如何对纷繁的信息进行辨析呢?
1.果断是前提
这是突发事件新闻直播的特定情境对主播一切行为反应的要求。如若不够迅速,可能错失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甚至渲染出恐慌、失控的气氛。这样会严重影响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当然,“果断”不是唾手可得。这需要内心的自信、坚定,和专业的经验积累等共同支撑。且只具备“果断”的速度也远远不够,不仅要快,还要准。那么如何要针对不同的目的,筛选和剥离出最有用的信息呢?
2.“框”出有效信息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面对不同的人和事物,都通过各自的心理原则和主观过程来诠释不同的意义。简单说,每个人时刻都在透过自己的“镜头”观察、理解着这个世界。这就是新闻传播“框架理论”最浅显的解释。
新闻媒介具有框架功能,好似“窗框”,限制了我们所见的内容。Tankard提出,媒介框架中的议题或事件是一种经过选择与诠释之后的呈现。在某类框架的引导下,新闻从业人员经意或不经意地选择和组织真实片段,经排列而成一个具有连贯性的新闻报道6。
在突发事件新闻
直播中,主播也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的“框架”进行报道。所有主播首先都带有一些共同的框架,如报道的舆论导向、职业道德、新闻产制的规律和一般经验等。同时,每个主播又必然带有个人框架,而这个框架,就是通过自我努力和人生推动,在岁月中型塑而成的一种认知、判断、阐释事物的方式和能力。
框架有所不同,带来的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主播的个人框架影响和决定着其选择信息的方式。主播和信息之间的“互动”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接下来的表达、与观众沟通的质量。
除了自有的框架,主播能接触到的信息资源也已经是经过了层层“框架”的。荧屏上呈现的现场画面、记者的现场报道等,也都是经由了摄影师、记者的个人框架影响。只是在这个信息层层传递的过程中,信息的“经手人”通常都是在无意中使用各自的框架。
那么我们能不能变“无意”为“有意”呢?也就是主动地去发现和认识自己的框架,并进行修整、完善和强化,形成自己的特点。
在这个寻找和修炼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放松自己、认识自己。不要忘记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最原始的情感运动,即把自己换位成一个观众,体会自己的情绪感受,而这也是对受众主体的一种关注,是主体间性理念的体现。而且逐渐认识最真实自然的自我,个人独特的人格才能得以充分展现。我们就可以在抓住个人特质之后,强化其中优点,绽放个人魅力。
而对于个人框架中的局限性,主播也要有充分认识。所谓局限性,就是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容易使人遗漏一些信息,或者对于某些信息过于执着。
综上所述,突发事件新闻直播中的主播必须具有职能兼容的能力;而充分发挥各种能力、实施多种策略的前提是,主播须具有坚定有效的应对理念,即主体间性原则。如此,主播才有可能清晰、稳定、自如、准确地驾驭整个突发事件的新闻直播,实现主播和观众两个主体间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http://www.100xwcb.com/HP/20100507/DetailD1020329.shtml,2011-03-22.
作者简介:赵歆喆(1983.--),女,硕士学历,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