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

技术变革与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的几个方法

2015-07-24 09: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信息技术变革催生电子商务产业
    (一)技术变革推动经济强劲增长
    翻开世界经济发展史,我们看得非常清楚,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极大推动经济的增长。在最初的1000年,技术变革很少,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然而,英国工业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得以提速,尤其是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快速的发展,1953~2003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达到3.9%。具体参见表1。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数次技术变革。我们把这些巨大的技术变革,归纳为五次,如表2所示。
    
    我们目前处于信息技术的变革时期。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普及,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互模式,催生了各类新型的模式(如表3所示),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飞跃发展,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日益融合,对人们的生产、消费和生活乃至社会交往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狭义而言,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商务活动。它是一种现代化的商业经营模式,它面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商务服务。电子商务涉及社会经济中的许多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围绕电子交易方式的实现,形成了庞大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运行和组织机构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最前沿的话题。
    广义而言,电子商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其地位作用已经大大超出了商业本身,成为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新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的资源配置途径,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网站技术、静态页面表达技术和动态页面表达技术等是实现电子商务表达功能的技术支撑,密码技术、报文鉴别技术、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公开密钥基础设施和时戳业务与不可否认业务技术等等是电子商务安全的保障。
    近年来,我国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用户规模得以快速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见表4。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从数据来看,两项指标均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的增速趋缓之势。
    与此同时,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其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但是手机网民规模与整体PC网民(包括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处于高位,网民增长和普及率进入了相对平稳期。而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升级等因素,则进一步促进了手机网民数量的快速提高。
    二、电子商务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电子商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交易额增速来看,最初几年保持年均40%的速度增长。2006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1.5万亿元,2007年超过2万亿元,2008年首次超过3万亿元。2008年中国的网络零售实现了三个“1”的突破,即网络零售消费者人数突破1亿,网络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同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突破1%。这三个“1”的突破说明,网络购物正在从分散化购买阶段进入规模化购买阶段。交易标的范围已经从最初的标准产品,长尾产品、耐用品、廉价产品向个性定制产品、大众化产品、快速消费品、奢侈品、汽车、房地产、服务(尤其是金融服务)等领域扩展,几乎覆盖除法律不允许交易的商品。即使面临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在2007~2010年年均增长均超过30%;2011年交易规模接近6万亿元;2012年中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增速超过40%,整个交易规模超过日本;2013年或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上交易市场。
    从相对规模来看,电子商务交易无论在批发还是零售都开始占据重要地位。电子商务交易额相对于批零企业购销总额的比例,从2006年的5%提高到2007年的8.4%,并稳定在8%~9%;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06年的0.4%快速上升到2012年的6.3%。无论从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电子商务交易都完成了规模化积累。
    
    
    从市场参与者来看,网商规模经过十多年发展,在2011年上半年已经突破8300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将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网商规模很快将突破亿级。
    (二)电子商务成为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我国外贸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已成为企业拓市场、降成本的新渠道,成为消费者便利消费的新选择,也成为政府稳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新手段。
    目前,我国开展出口电子商务的网站大约在5000家。其中,既有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环球市场等大型外贸电子商务网站,也有敦煌、米兰、兰亭集势、大龙等新型行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的广大中小制造企业自建的电子商务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据统计,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率达到100%以上,专营出口业务的电子商务网站全面铺开。
    在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下,供求双方的贸易活动可以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合同、提单、发票和凭证,使得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即可实现瞬间传递,增加了贸易信息的透明度,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贸易风险,并通过在线支付,使得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获得加速,通过整合国际贸易供应链,降低了贸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特别是传统贸易中一些重要的中间角色被弱化甚至替代,国际贸易供应链更加扁平化,形成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双赢局面”。
    跨境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门槛,使得贸易主体更加多样化。传统基于大宗贸易的大型贸易公司在国际采购中的比重日益下降,取而代之以中小型批发、零售商甚至是消费者个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中小制造企业甚至是有兴趣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个人都能够参与到贸易中来,从而丰富了国际贸易的主体阵营。
    特别是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中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快捷的速度进入国内外市场,获得与大企业同样的市场竞争机会。据有关研究表明 ,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平均投入1元人民币可带来近100美元的销售额,这充分体现了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的强大力量。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尝试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开拓国内外市场。据统计,我国使用电子交易平台的中小企业已突破1400万家,外贸网商已经超过360万家,上架的“中国制造”商品有2500多万种。在越来越多网络外贸平台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制造”的出海通道更为通畅。
    (三)电子商务带动现代服务业新型业态的形成与发展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同时,支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的信息技术、信用、电子支付、现代物流、电子认证、教育、咨询等相关服务业也取得较快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新型业态初步形成。
    截至2011年底,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突破15万家;电子商务服务业收入达1200亿元。当前,全国从事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有437家,按照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已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有197家,2011年第三方支付额突破2万亿;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有32家。“十一五”期间,我国有效证书持有量比“十五”期间增长2.3倍。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获得许可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有31家,全国有效证书持有量达到3102.8万张,环比增长3.45%,从事网站信用认证的机构有10多家。此外,还有多家信用评级机构将业务扩展至电子商务信用评估以及一些网站内部的信用评价和评级服务等。
    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拉动配套的物流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现代商业体系建设、现代交通体系建设等立体协同化的现代流通体系。电子商务物流采用机电一体化、无线射频(RFID)、条码、现代化分拣、传输、堆码等技术,将跨区域大配送、直线配送、共同配送、全社会大类商品组合配送有效协同。电子商务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大发展,强化供应链群组管理,推进供应商库存管理,形成高效率的现代化配送系统,降低了物流成本,大大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以快递业为例,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快递业的快速增长。据统计,2011年我国已有超过6800家企业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营业网点达6.4万处,从业人员超过70万人。2007~2011年,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7.23%,由网络购物带动的快递业务量达到360亿元。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56.9亿件,同比增长54.8%;业务收入完成1055.3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同城业务收入完成110.2亿元,同比增长67.3%;异地业务收入完成635.5亿元,同比增长42.5%;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完成205.6亿元,同比增长11.3%。
    (四)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融合将成为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网络购物在我国的发展,消费人群日益增多,许多零售企业开始加大对网络购物的投入。当代商城在2008年9月推出了网上商城;2009年西安计划建立西安公共网上商城,将初步纳入民生百货、世纪金花等商贸企业。凡在西安实体店能买到的商品,大部分都可以在网络上买得到,零售企业在此波网络销售浪潮中尝到了甜头。2008年,百联电商OK会员已发展到1500万名,网上交易额突破12亿元,创利水平在业界名列前茅。2012年,苏宁、国美与京东商城不断掀起价格战,做大各自的规模,充分显示了该领域竞争的惨烈。如今,苏宁电器已经正式更名为苏宁云商,试图在更宽广的领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抢占未来竞争的先机。而众多电子商务企业都把提升用户网络购物的体验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作为提高用户满意度的关键环节,物流、仓储、配送等线下业务成为资金投入的重点。未来,线上与线下将进一步融合,传统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效对接,实现线上线下复合业态经营。线上营销、线下成交或线下体验、线上购买都将逐步成熟,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密切结合的全新商业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总之,电子商务给买卖双方搜索信息、协商议价、资金支付和产品配送都带来极大便利,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艾瑞公司数据显示,与实体店相比,网店能够减少60%的运输成本和30%的运输时间,降低营销成本55%,渠道成本47%。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加速了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颠覆了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打破了生产商—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一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传统产品流通路径,消费者—生产商(供应商)式的新型生产、流通、消费模式日渐形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物流、支付、售后服务等相关服务链条紧密融合。可以说,在指导生产、服务消费方面,相对于传统流通方式,电子商务依托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紧密集成,形成了更高效的服务模式,实现了生产和消费的有效对接,支撑了现代社会的个性化消费和柔性化生产的实现。
    不可否认,我国的电子商务领域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这些问题是,传统商务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比如假冒伪劣、缺乏诚信;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特性延伸出的新问题,比如网络安全、网关认证等。当然,B2C企业只赚规模、不盈利的现象,是业界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从最早的“8848”到如今的卓越网,再到后来成长起来的红孩子、凡客均存在这一问题。
    我们应当针对这两类不同的问题要区别对待。政府要加强市场公平环境的监管,维护市场的正常交易,防止网络欺诈,保证电子商务有序快速发展。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快相关立法,强化电子商务的法制建设。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要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转变政府的行为方式,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扶持壮大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尤其是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纵深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信息技术,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逐步实现共享数字红利。我们欣喜地看到:电子商务促进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变革,比如网络支付、快递等。从2006年开始,我国明确信息化发展战略,相继出台电子商务及其相关行业政策,2010年底出台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正式提出电子商务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规范化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