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

关于财经类独立高校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

2016-06-27 16: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最近几年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不断转型,这种转型就对高校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合作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数量和频次越来越高,我国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中国贸易人才。现阶段,我国高校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主要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为例,就财经类独立高校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一定助益。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向着平稳发展过度,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增长动力转化出现了新常态。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处于结构调整优化,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阶段,这些问题对我国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更高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这些人才必须熟悉国际贸易理论,通晓国际市场规则,更要熟悉国际间跨文化贸易人。

 

但是从最近几年市场反应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数量众多,但是质量不高,供大于求,出现这种情况与国际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业也跟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很大关联。面对新形势下,我国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全新需求,如何提高财经独立高校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就成为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为例

 

  1.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办学的定位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于2006年面向全国招收普通高等教育国家任务生,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学院现有25个本科专业,形成以经、管为主体,经、管、文、工、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在校生22400多人。学院占地近千亩,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州市增城区,交通便利。校园规划井然有序,绿树成荫,建筑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学院近年来投入逾千万元高标准建成校内经管学科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云计算、云桌面等平台,着力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学习环境。

 

  学院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注重质量、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质量提升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民办独立学院的发展道路。学院注重内涵特色建设,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体制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和中青年骨干的后盾作用,逐步建立起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龙头,讲师、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为骨干,博士、硕士为主力,各学科教师梯队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适应了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专业英语娴熟,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及政府涉外机关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综合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国际贸易实训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首先,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其次,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测试水平;再次,跨国文化素质、交往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英语水平应达到国家六级水平;第四,熟悉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地理、国际金融、销售公关、国际商务谈判、法学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第五,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核心知识势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最后,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

 

我国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2010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几年间,中国的经贸应用型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

 

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十分低。据《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面对这种现状,需要我们切实分析市场人才需求情况,从学校自身建设出发,通过更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我国独立院校培养出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01512140241263287.jpg

  三、应用型独立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

 

  1.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后续保障和支撑。高校中的很多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大都具备很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同当地的企业和企业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素质都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教师的国家化观念和经营不是和充足,对实施国际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实际岗位需求还存在不少差距。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是要能够从事国际事物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教师的国际化观念不充足,将会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就要求独立院校的不断完善和改革教师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教师到跨国企业开展学习和交流,熟悉企业的日常工作流程。同时,还要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摆在教师面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让学生怎样认识这个专业,国际贸易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之前,不要局限于国际贸易的几种经典理论和经典的教学思想和原理,还要不断培养学生解决国际矛盾摩擦,国际商务谈判等问题的实际能力,将专业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有效连接起来,保证学生在处理国际贸易问题时,能够用英语解决问题。此外,还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为教师创造一个舒心的教学环境。要为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职称评比,晋升和待遇等方面给予的一定的政策倾斜照顾。

 

  2.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

 

综合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科学的对学生的专业课和公共课以及选修课、通识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进行综合确定,通过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的整合和优化,充分体现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专业性特点,保证培养出现的人才更加适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保证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高度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制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保证计划能够顺利的执行和实施,实现课程建设和规划的任务要求。

 

此外,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注重教学多学科交叉,要通过始专业课程设置精心培养复合型、综合型经贸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课程涵盖了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多学科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这样就大大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充实学生国际贸易专业的知识含量,为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还要重视构建以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国际贸易学科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分析,建立起以《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为课程中心的国际贸易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然后在建设以《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单证实务》、《国际结算》、《海关通关实务》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专业实务课程理论体系,再建设以《国际贸易电子仿真模拟》、《国际贸易案例研讨》、《国际商务专题研究》、《国际商务场景综合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调查》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体系,从而保证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能够形成以理论课程体系为基础,实务课程和实训课程为支持的综合课程体系。

 

此外,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在编写上述教材过程中,应该将实训和学习指导方案纳入教材体系中,只有建设一个综合化的课程体系,才能积极的推动整个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此外,国际贸易专业在进行开展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师资队伍现状,在人才目标确定、专业设定、课程设置以及分布教学和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确定方面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保证课程体系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3.教学方式与方法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的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应该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这一教学中心进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大胆的改革。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应用案例教学法,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推广和传授知识和实训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法。同时,还要加大班级实行双语教学的程度,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还要积极尝试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贸易专业应该遵循现代教育规律,积极应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复杂国家市场环境的能力,要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

 

根据国际贸易专业会涉及到国家行业的特点需求,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比例,积极推广双语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讲解时应用英语教学,在课堂上形成一种比较浓厚的国际贸易学习氛围。学校通过政策支持、师资力量教育培训以及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等多种途径途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进程。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此外,为了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专业教师还应该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操作手段,通过自行设计教学课件,提高教学质量。

 

  4.培养方法

 

  国际贸易专业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因此,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将实践教学作为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根本措施。在注重强化学生国际商务操作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国际贸易专业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要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精心搭建实训平台,建立包括技能培训、实验室电子仿真模拟、国际外贸场景实训、专业调查报告、见习报告以及毕业论文写作在内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教学计划的需求,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安排课程技能实训、仿真模拟实训以及专业调查报告等方面的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校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实习调查检查工作,从而有效保证实训的效果和质量。此外,为了保证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接近实际需求,要不断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在实际场景中学习,提高实训的效果。

 

  结语

 

  总之,我国现行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课程体系设置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做好课程设置工作,不断更新教师理念和教师素质,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应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和对策,进一步完善我国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国际贸易环境的需求,促进我国国际货物贸易健康发展。

 

  作者:左光宇 来源:中文信息 2016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