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再度成为国际舆论的热点话题。WTO的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2009年全球35%的反倾销、71%的反补贴涉及中国。国外对华贸易救济案件激增,案值越来越大,贸易救济措施多样化。随着全球产业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国际竞争的曰趋激烈,中国对外贸易将长期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面对这样的严崚考验,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对策,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日渐加强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一、全球经济再平衡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经遭遇到了自上世纪大箫条以来的最为严重的考验。在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激励下,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全球贸易在2009年经历了22%的降幅以后,经济逐渐呈现回升态势。根据IMF的分析,目前世界经济所呈现出的复苏势头,主要应该归功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所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对金融市场超乎寻常的流动性注入。联合国2010年1月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2009年世界贸易量萎缩13%,比危机前2004〜2007年间8.6%的年均增速低20多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世界贸易将温和增长5%。
需要提出注意的是,尽管在反危机的过程中,发达国家金融领域的信心已经得到了加强,但是全球经济下滑的风险依然存在,一个最主要的表现便是发达国家失业率的居高不下。经合组织(OECD)的最新数据表明,其30个成员国2010年1月的失业率为8.7%,虽然较2009年12月的8.8%出现微降,但美国2010年2月D的失业率较2010年1月未有变化,欧元区16国2010年1月失业率已连续第3个月维持在9.9%,同期欧盟失业率亦维持在9.5%。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发达国家的就业要到2013年才有望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可能要到2011年才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经济复苏尚难在短期内改善就业状况,意味着来自一些部门的压力将继续存在,各国政府也将难免不断屈从于保护主义的压力,以通过提高贸易壁垒、增加政府救济等政策措施来提高国内需求,稳定国内就业。
IMF的分析还认为2010年主要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将出现显著回升,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都将进一步改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从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中逐步恢复,通过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吸引新的投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迎来新一轮增长。根据IMF的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其中发达国家将增长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09年10月1日。
不过,当前金融危机所反映出的国际货币体制和信用体系缺乏约束、全球生产一消费结构以及贸易的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超前消费将受到一定抑制,新的全局意义的技术和产业进步还在酝酿,新的增长点还没有出现。因此,全球经济复苏可能会比较乏力,不排除再次减速的可能性。所以,危机后期的全球经济再平衡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充满了诸多的政策上的特殊性和经济上的不确定性。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当前贸易保护措施的特点是:首先,出口补贴使用范围扩大。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有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被提出,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在这47项限制贸易的措施中,发达国家占12项,且全部采取出口补贴和相应支持措施,而发展中国家所实行的35项措施中有31%采取了出口补贴的形式。其次,反倾销调查发起量激增。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措施快速增加,2008年全年全球反倾销调查发起数量较2007年增长了15%,而最终被认定为倾销并施以惩罚性关税的案件数增长了22%。再次,其他贸易限制措施种类繁多。在所有的贸易保护措施中,提高关税仅占1/3,且全部由发展中国家采用,而其余的2/3采取的是“隐性保护主义”方式,除了出口补贴、反倾销调查外,采取的措施包括对进口产品实行非自动许可证、限定进口商品入关的口岸、提高进口商品的标准等,这也使得对贸易保护的认定变得愈加困难。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受新出台贸易措施影响的贸易额值得提出的是,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更突出表现为在遵循WTO规则前提下提高贸易壁垒,即利用贸易规则的模糊地带实施贸易限制措施,比如加大贸易救济调查频率、提供出口补贴、在约束关税范围内提高适用关税水平、有意滥用贸易技术壁垒等。虽然各国实施的有些贸易限制并不违反WTO协议,但如果处置不当或遭到滥用,也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就在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欧盟、阿根廷等相继对中国无缝钢管、油井钻管、铜版纸等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2009年我国共遭受75起反倾销调查,总案值127亿美元。世贸组织的数据也证明,中国已经成为该组织中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
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我国出口的挑战
1.加剧了我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的恶化
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下降34%,2010年前2个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又下降了50%,对我国商品的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使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调整压力加大
我国出口结构性问题凸显主要涉及两类商品: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二是资源型、高耗能型和高污染型产品,对“两高一资”出口商品的调整压力,基本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但劳动密集型的下调压力加大,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
3.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复苏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使得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部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包括食品、纸制品、动物产品、鞋帽伞、木制品等。贸易保护主义的持续抬头,不仅不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复苏,而且不利于整个世界经济整体复苏。
4.影响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政治经济关系
在美国频繁对中国制造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在诺奖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与中国打一场贸易战”的鼓噪声中,一些主要贸易国正形成“合围中国”的态势。随着宏观层面利益冲突的凸显,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再次抬头,并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由贸易领域向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扩散。
三、中国应对日益盛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举措
1.调整贸易战略,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应由关注贸易顺差转向关注贸易平衡,由关注贸易额转向关注提高生产率,使传统的贸易战略向促进国际竞争力的贸易导向战略转变。出口政策宜转向侧重以质取胜,减轻出口与内需的资源争夺;进口政策宜转移到进口国外资源与技术设备并重上来,形成内需与外需对立统一的局面。
加快外贸出口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使出口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即效益要高),从资源能源环境消耗高向贸易、资源、环境的和谐友好、协调发展转变。大力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出口品牌”战略,提高出口商品技术水平、优化商品结构、提高商品质量,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过程治理”并行的思路转变,力争从源头上减少贸易摩擦和不公平竞争。
第一,对于某些自然资源型的出口商品,要尽量提高其出口加工程度,以避免某些国家为保护资源和环境对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征税和其它限制;第二,对于一般工业制成品,要通过深加工和精加工的过程,增加其出口附加值,提高产品本身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保标准。一般说来,出口加工程度浅,附加价值低的商品比较容易引起进口方的反对和制裁;第三,产品结构调整要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竞争优势向高层次的品牌、技术等方面转移;第四,直接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要从本土制造贸易向探索境外制造就地贸易转变;第五,从重货物贸易向货物与服务贸易并重转变。
2.加快体制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第一,要加快制度调整和创新,尽快建立符合WTO规则、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消除可能诱发他国对我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制度因素。同时,宜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技术性壁垒的法律法规,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加快与国际贸易摩擦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健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
第二,要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学好用好WTO争端解决机制。应该加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和程序的研究预判工作,并成立监督其他国家履行WTO义务的专门信息情报机构,合理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其他成员方对我国实行的各种不公平的或者歧视性待遇及时提起反诉讼。
第三,要支持和壮大中国研究机构和智库的力量,定期收集、整理、发布国外各种贸易壁垒的最新动态,研究主要贸易对象和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增强它们对政府决策的智力支持,并组建专门的中介组织、咨询企业或机构,为外贸企业提供全面的国际贸易咨询服务,提示有关企业及时采取防御措施。
第四,要大力培养应对贸易摩擦的专门人才队伍,提高处理摩擦的能力和水平。应对贸易摩擦工作是一个新的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从事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具备法律、经济、会计知识和扎实的外语功底,并且熟悉WTO规则,了解我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和法律规定。因此,加强包括反倾销调查及诉讼在内的应对贸易摩擦专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通,并能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高级人才队伍。
3.重视和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增强企业应诉能力
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三者分工合作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中介组织、企业的作用,主动对外沟通,加大交涉力度。加强行业协会与国外相关行业协会和非政府组织的对话交流与业务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争取把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为化解贸易摩擦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鼓励涉案企业积极参加应诉,维护自身权益,并根据企业应诉情况加大对其资助或扶持力度。
我国企业必须学会在规则下竞争,并密切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积极应诉,据理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要规范出口商的市场行为,避免授人以柄,并通过行业组织协调本行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防止出口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尤其是杜绝个别企业的低价倾销行为,降低国外对中国反倾销指控的几率。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出危机的底部,各国对国际贸易都表现出极大地关注,不仅发展中国家重视,一些发达国家也表现出很高的雄心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稳步、平衡地推进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进程符合世界各国利益,而维持一个治理国际贸易关系的体制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在具有全球职能的国际组织中,WTO的特征和议程使其在世界经贸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多边贸易体制所确立的原则和目标在今天依然适用。WTO原则与规则提供了基本的秩序、公平及可预见性,未来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仍需要多边规则的引导和规范,但多边贸易体制也面临着改善自身治理结构以适应全球经济新变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