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培养优秀的合格的大学毕业生,让大学生毕业后在较短的时间里适应社会的需要,胜任岗位的要求,这一直以来就是教育一直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其中,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的关键。高等院校贸易经济专业是以贸易经济学科为基础,综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知识,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商业管理人才。
目前各个高校贸易经济专业的教学结构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又以理论讲授为主,与实践环节脱节较为严重,使得一些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并不能立即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如何改革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是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求的关键步骤。本文将在介绍国外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的途径。
2.国外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美国:合作式教育。
这种合作教育主要由美国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企业和学校共同授予学分和学位,使学校的普通教育与企业的职业教育相互渗透,有效地推进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根据美国联邦劳工局颁布的计划,学生入学填写职业理想登记表,可以得到职业指导,在最后一年学校的文化学习与企业的职业训练同时进行,并保证毕业后有工作机会。类似的还有英国的工读交替教育模式。
(1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有差距。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它涉及到需求容量的多少和能否适应社会需求这两个问题。需求容量的多和少,即指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数量之和,而各层次的需求又有所不同,就高校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适合什么样的社会需求,是职业型、通识型,还是精英型,需要有所定位;培养规格定位好了,那就是能否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怎样让学校与企业对接,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实践平台,以及相应的反馈,这样才能做到适应需求。
尽管各高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培养方案已很具体,但有些方面由于没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实施,因而不免会流于形式。笔者于2009年对南京财经大学贸易经济专业大一101位新生进行了座谈问卷调查,有76%的学生认为流通行业里所从事的多为服务领域,工作就是父易商品;55%的人认为从事该职业的社会地位不高,技术含量低;有8%的人认为批发就是摆地摊,零售就像菜市场;在被问及怎样看待未来时,82%的人认为未来的竞争激烈,需要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适应社会需求,接受各方面的挑战。我们认为,刚入校的新生,在尚未接触到专业知识时,认识上的局限性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和教师有必要对入校后的新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便于定位和有的放矢的学习和生活。
(2)方法手段与教学效果不匹配。
目前,各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实例讲授、案例分析、课程调研、专家讲座,还包括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课外实践方式。但问题凸显,比如,实例和案例的资料在采用时可能由于陈旧而不适用,或者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和方案设计得不够巧妙,因而并没有达到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得实例讲授和案例分析最终仅成为课堂举例说明。课程调研应当是一个很好的了解社会、企业情况的很好方式,但由于调研组织和设置不够专业、教师缺少经验,以及学生缺乏有效指导,因此,最终上交的调研报告有不少成了网络资源的复制品。专家讲座虽然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很好补充,能够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视野的目的,但由于成本较高,开设频次低,所以适用范围有限。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由于大部分属于分散实习和实践,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每一年能够真正到相关的商贸企业实习或调研的学生比例不到总人数的二分之因而,学生四年大学毕业后,有不少学生无法有效地为企业服务,不能较快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作为应用型专业的实践教学手段,主要以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为主体,以网络教学、实验软件等为补充。多媒体教学虽然提供的信息量较大,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但由于过于程式化,导致部分学生课堂只记笔记,甚至有的直接下载课件,以应付考试用,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学习方式滋生了他们的惰性。网络教学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但由于资料更新慢,技术支撑能力不高,因而教学参与程度较低,一般大多成为教学评估后的虚设。而实验软件在选择上由于成本较高,以及适用性比较狭窄,加上课时所限,所以利用程度不高。
(3)主观认识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传统的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普遍重视对贸易理论的传授,这是因为贸易经济专业长期受重理论、轻实践的办学理念思想的影响,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和学校规格的升级,各高校纷纷吸纳了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他们普遍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大多缺乏实践知识以及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加上学校对实践教学方面的师资培训工作滞后,导致高校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基于教学课时有限的前提下,通常,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要求,以教材为基础,在讲解业务流程和操作时,仅能以已有的案例及事件作为辅助材料,并凭借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自身的阅历,向学生传授流通领域的相关实践知识。
(4)考核制度与教学进度不适应。
由于传统的考核制度的制约,课程的学习成为学生以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为课程学习的核心,以考核要求为动力,并以考核成绩为目标完成的学习方式,这样形成了学生为了完成课程的考核要求,被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学生的被动性表现:一方面,教师满堂灌式教学,学生被动式接受;另一方面,学生出勤率低,上课效率不高,纵然有学校制度的制约,部分学生也只是被动敷衍式学习,这样的情况最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由于书本理论知识的空泛和实践环节得不到有效指导,学生只会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本文通过对贸易经济专业大三学生的调查,发现有85%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和调研活动很有意义,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8%的学生认为课程考核制度不太合理,不能有效地体现课程实践的的成果和考核比例。
4.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贸易经济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应当改革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牢固树立实践教学的理念,这种理念不仅需要学校主管部门由上至下地贯彻,而且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由此,本文结合南京财经大学贸易经济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已取得的成果,认为实践教学理念的灌输涉及到三方主体,即政府、企业、学校。我们可以从美国的合作教学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得到很好的借鉴。
(1构建校企双赢合作模式。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高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但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层次学校扩招的规模和速度都明显快于企业发展的速度和需求,加上学校专业设置时的定位不清,尤其是,高等院校与职业学校在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别不显著,最后造成企业大才小用或不用的教育资源浪费。一方面,由于对实践教学认识上的不足,不少学校不愿花较多的成本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或实践教学过程中组织不力。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认为没有义务接受在校生的实践行为,同时也担心其商业机密会被泄露,因此,企业与学校的联系显得谨慎而被动。
本文认为,学校与企业需要实行双赢合作,这种双赢不是短期的盈利,而是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四点思路,①学校、院系需要确定贸易经济专业定点实习基地,明确学校与企业的基本职责和实施细则,以此可以作为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企业观摩等实践环节的示范点。②进行专门的项目培训。一方面,选派实践培训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企业员工做短期项目培训,希望收到好评,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主要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为学生做专题讲座。③选拔学生进行实践,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营业的前提下,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两方指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短期实践。④反馈、考核及确定就业意向,通过企业及指导老师的反馈,对学生实践环节进行考核,作为其成绩评定的依据,以此作为毕业生就业时与企业双选的参考。
(2加强师资实践队伍建设。
学校在深化实践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需要加大对教师实践培训的投入。南京财经大学贸易经济专业作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绩,学校给予实践教学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提供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并先后建立了多家合作性质的实习基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今后,高校与企业仍需从以下四方面对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给予大力支持。①教师挂职期间,企业可以提供在校生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机会,教师带队实践,以克服某些实践环节因分散实习导致效果甚微的状况。②教师在深入企业锻炼的过程中,可以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与企业合作,并给研究型学生提供参与项目研究的机会,从而达到学生层次多元化发展的目的。③加强教师与企业合作,挂职教师可以通过在企业给员工开设讲座或座谈等形式,争取参与到企业的曰常事务中去,并以项目为平台,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与企业的决策层共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④学校需要制定较为完善的考核指标,通过相关激励政策,提供教师实践锻炼的机会。一方面,对教师实践成果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对有实践经历的教师在评级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以促进专业的实践教学。
(3单独开设专业实践课程。
南京财经大学贸易经济专业以贸易经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为契机,确立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发展和创新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①明确了实践模块,大体分为四个模块,即课程实践、实验教学、基地实习、社会实践。②分析模块内容,根据各模块特点,因势利导。③单独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即以电子商务实验室和ERP实验室为平台,运用先进的教学用企业软件,并结合沙盘模拟的形式,将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以及企业日常业务操作流程,以整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丰富了专业知识,梳理了知识结构。
(4加大政府政策财政投入。
由于我国尚未形成相应的法律保障制度和完善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实践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深远影响,注重发展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对校企合作进行大力推动。
(6改革实践课程考核体系。
我们应注重建立起与实践教学相适应的考核体系,详细制定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已逐步加大了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试卷考试、实践调研以及课堂提问、作业等形式,改革课程考核结构,加大实践调研和课堂提问的比例。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创业大赛,与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综上所述,对于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我们应以宽厚的基础和明确的就业导向作指导,把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与能力的系统性培养结合起来;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设置、培养方案、培养过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等方面;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对在校大学生特别要重视实践能力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