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

小城镇商品流通现状及主要问题

2015-10-10 09: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小城镇现代商品流通建设作为农村城市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我国农村发展起着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鉴于此,本文结合重庆具体情况,对加强小城镇商品流通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重庆;商品流通
  一、前言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比较发达的城市与特别落后的农村并存。全市人口3100万,三分之二在农村。2007年6月,中央批准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的是在重庆这样一个具有中等省构架和欠发达省特征的直辖市,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寻求突破。8月,商务部同意重庆作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希望通过重庆的先行先试,实现重点突破,形成机制,促进发展,示范带动。加快小城镇商品流通,实现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统一,不仅为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搭建了基础平台,也为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民消费结构、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更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突破口。
  二、加强重庆小城镇商品流通的对策
  l、提高组织化程度。
  目前,县乡一级的农村商业多数处于单店经营,个体经营的状态,竞争能力和服务能力都比较弱,政策上要鼓励、扶持城市大中型商业企业或有实力的连锁经营企业,通过各种连锁经营方式进军农村市场,引入连锁经营,把连锁店“连”到城乡结合部、县城或农村乡镇,把大店、名店的良好信誉、优质服务、先进管理和丰富商品带到农村。对于小城镇目前一些资金相对雄厚,人才与管理基础较好,销售网点较多,营销体系比较健全,运营机制较完善的国合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控股、参股、联合等形式,把分散的零售网点联合起来,组建跨区域、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零售商业集团。有效地改变农村零售业分散经营、无序竞争、流通效率低下的状况。
  2、创建农民自己的购销组织。
  新时期,政府执政理念要从“替农民办事”的包办政策,转变为促使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办好自己的实事”的自主政策,尊重农民的创造,总结农民的经验,制定政策、程序和办法。例如合作社登记注册办法,内部组织管理办法,以及合作社优惠政策等等。为农民成立完全属于自己的合作组织,并促使它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同时,要注意促使它从目前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中剥离出来,改变农村行政机构与经济组织极度混淆的状况;要鼓励城市各类企业,以资产为纽带,自愿互利地加入进去,成为内在于“三农”的、紧密型的合作伙伴。这些措施对促进流通创新,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3、大力发展多种流通业态
  针对目前小城现代镇流通业态大多是传统的杂货店、夫妻店、业态单一、规范差、零散度高的现状,建立起适合农民消费水平和需求层次,并且具有先进性的流通业态,特别是与居民潜在需求相适应的新型业态,彻底改变目前业态滞后与混乱状态。根据大量调查表明,以下流通业态在县城、集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综合超市和配送中心。在卫星城镇、城乡结合部、人口相对集中的县城、交通方便的大集镇可以发展比较大的综合超市,并且在地级或市级城市建立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除了能给超市及时配送商品外,还能为广大农村的其他分散的零售网点提供及时便利、优质的商品配送服务,充当了散户批发功能。(2)连锁专业商店。据统计,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例如化肥、农药、地膜、农业机械、农用车等需求明显增长;家用电器,例如彩电、洗衣机、冰箱在农村开始进入消费高峰期;贫困地区的农民进入新房建造期,发达地区的农民进入住宅的翻建和装修期,农村建筑材料的销量正在猛增。针对以上状况,可以发展以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连锁专业商店,以满足农民消费者对某大类商品的选择性需要。(3)连锁折扣百货商店。随着百货商场的纷纷倒闭,县镇里的居民和周边农村的农民已找不到一个好的购物场所,大型超市在我国广大农村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如何解决消费能力问题,要把眼界放宽,不要仅仅定位于地、县的城镇居民,要把目标顾客放在全县、全地区,把城郊居民和乡镇居民全部囊括在内,就会由吃不饱变为吃得饱。
  4、加强商业网点的建设
  现代商品流通建设要加强商业网点建设,以解决好渠道、网点问题。根据商业、服务业在城市迅速发展、竞争激烈而小城镇严重不足的强烈反差,从城乡一体化和建立畅销体系的角度重新考虑商业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商贸、服务体系突破城乡所有制和主管部门的界限,向小城镇多渠道延伸、渗透、设立以连锁经营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商业网点。这样既可以改变城市商业、服务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过度竞争局面,又可以将城市的现代商业意识、商业经验、市场信息、技术知识向小城镇地区广为传播,加快农村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小城镇各种新型的商贸业主体,包括各种混合所有制、私营、合伙制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商贸业,实现小城镇商贸流通业主体的产权创新与组织创新。即以现代商业、服务业为启动点,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农产品、消费品购销网络和畅销体系。
  5、增强小城镇的服务功能
  小城镇不仅是镇区的服务载体,也是本区域范围内广大农村的重要服务平台,应结合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完善和提高小城镇的整体服务功能。一方面,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除主城区按70%外,其他所有建制镇都应按100%返还土地出让金,市和区县收取的建制镇城市建设配套费实行全额返还,用于投入小城镇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转移吸纳农村人口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落实好中央和市里关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财政支出主要投入农村的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增强对广大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
  三、结语
  总之,小城镇现代商品流通是社会商品流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体,实现小城镇现代商品流通发展对我国全面推进商品流通现代化,建立全国统一、有序的市场体系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商业研究,2006.9.
[2]侯茂章,夏金华.重视和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农业经济,2006(7).
[3]王新利.我国农村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6(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