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建设路

2015-07-22 09: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笔者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现状,分析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必要性,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不足分析如何正确开展会计改革工作,希望能为有关部门实施会计改革提供建议。
  一、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改革的意义
  事业单位是我国具有一定政府行政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结构,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是统计各项资金流动情况、辅助政府决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能全面监督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情况,透明财政内容,避免贪腐现象;也能规范资金使用情况,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政府正处于政府职能改革的关键期,建立服务型政府是现代社会中我国政府的工作目标。事业单位是我国主要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在未来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会逐渐完善。加强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管理,能提高会计核算能力,增强事业单位财政规划能力,保证事业单位高效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不足严重降低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能力,笔者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单位的现状,总结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具体为以下几点:
  (一)票据管理不规范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票据管理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票据中存在虚假现象。现阶段会计核算工作中,虚假票据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虚假票据数据不真实,在正常资金预算中不存在该资金项目,导致资金大规模流失;部分票据规格不科学,情节严重者甚至使用自制原始票据,严重违反了票据编制制度。其次,票据填写不规范。事业单位在填写过程中时常出现票据填写不规范的情况,一方面,在填写票据的过程中,票据上出现涂改、挖补、刮擦等现象,部分数据填写不规范,影响了票据的真实度与可信度;另一方面,在填写票据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信息不完善的情况,部分人员填写关键信息不准确,关键信息经常出现错填、少填的现象,导致会计核算信息不准确,影响正常会计工作。最后,在票据日常管理中也经常出现不规范现象。部分工作人员将公款旅游写成外出学习、将接待礼品写成办公室用品等。会计管理中也存在白条入账的现象,增加了事业单位财政管理难度。
  (二)会计核算与资金管理相脱节
  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都采用账实分别管理的方式。账实分别管理是指事业单位财政部门管理管理各项财政开支,统筹资金流动,而具体的各种资产物资却由其他部门管理。这种方式能有效的抑制贪腐现象,但增加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难度。资金管理与实物相脱节,不利于会计人员核算各种资产物资信息,使会计管理上出现漏洞,比如说,一旦某项经济活动在入账方式和资金调动情况上出现偏差,会造成资产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个项目活动。
  (三)内控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制约的财政监督机制,导致事业单位中赊账情况严重、会计制度管理混乱。部分部门无视国家政策,擅立收费条款、截留本应该上缴国库的资金;部分部门虚列收入,影响国家提出的“收支两条线”会计财政管理政策的实施;有些部分利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漏洞,挪用项目专项资金,降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能力。
  三、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不足具体解决措施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不足,笔者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一)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设
  在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完善票据管理制度,完善各项票据管理行为,及时更正票据填写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加强票据填写过程教育,鼓励会计工作者养成良好的票据填写习惯,以汉化数字填写各个票据账单,增加票据的可信性。注意填写规范,避免填写过程中出现涂抹等修改现象。注意票据规范化管理措施,严格审查票据数据的各项信息,严厉打击事业单位中出现的“白条和现金库”现象,增加事业单位资金运转的活力。其次完善制度管理能力,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重点查处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的行为;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优化事业单位资金与实物整合情况,提升事业单位整体会计预算能力。最后,要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统筹核算资金,对事业单位各项正常资金开销进行统计,经核算无误后,进行资金发放。针对事业单位中剩余的资金,在保证提供本地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将剩余资金统一上缴给国库,避免浪费现象。
  工作人员管理是会计制度建设中的重点,要通过完善制度,避免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违法乱纪现象,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财政缺口的审核,判断会计核算过程是否合理,一旦出现浪费、贪污现象,要根据情节和法律制度进行惩治,维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合理性。
  (二)发挥政府对事业单位会计审核工作的影响
  政府审计是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审核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会计核算工作而言,政府审计能降低会计核算工作的失误,提升核算的科学性;也能时刻监督会计核算工作,保证核算工作的合法性。但现阶段,政府审计工作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较小,笔者认为,政府部门要做出合理改进,提升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第一,严格执行监督行为。政府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严格把关会计核算的各项经济活动,提升核算工作的科学性。第二,加强对会计员工及其领导的监管,判断其工作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符合事业单位的整体服务性能,及时改正工作人员工作中的失误,督促改进会计核算工作,使会计核算工作符合国家规定,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进程。
 (三)加强固定资产核算
  加强固定资产核算是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能力、提升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能有效防止固定资产流失与浪费,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增值,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能力,更好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在加强固定资产核算工作中,首先要明确各类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严格控制 固定资产的购置与交付环节,及时调整资产处理审批办法,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要以信息技术推动固定资产管理行为,透明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行为,方便人民监督。其次,细化固定资产盘点措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中净资产指标与其亏盈情况。最后,要建立固定资产评价体系,提升会计固定资产核算在整个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位置,方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核算的认识与管理。
  (四)实行会计核算集中管理制度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新形势下一种新的核算管理方式,能有效提升财务预算管理能力、降低事业单位资金安全风险,是优化会计核算队伍的关键。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是事业单位进行自身经济调控的重点。
  在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其管理核心就是集合所有会计管理人才,通过统一调动会计管理人才,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能力。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以加强资金控制为目标,以加强财务收支监管为重点,在保留事业单位各个管理部门资金使用。在核算工作中,要细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控制分析工作,以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为基础,正确处理会计核算中的各种问题,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成本最小化与利益最大化。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点。在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及时发现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其他行业会计核算管理中汲取经验,推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改革。笔者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的种种不足,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部门的改革活动提供指导方向,推动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傅荣.浅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粗壮奶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管理,2013(16):71-73
  [2]魏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财务,2014(4):141-147
  [3]韦汝宜.试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会计,2013(12):69-70
  [4]赵金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156-15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