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合集:会计电算化论文
传统的会计工作都是手工式的,然而随着计算机技阔术的不断提高而转化为计算机式的。对于从事会计、审论计工作者而言,既要学习传统会计学的内容,更需要获取信息时代符合信息化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研究和发展计算机审计是审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新任务。如何开展好计算机审计也成了新形势下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审计工作与审计理论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计工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适应新的形势。笔者就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来展开论述。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一)对审计技术的改变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对财务账簿的检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随着会计电算化趋向普及,只具有传统查账手段的审计人员,面临着不懂计算机技术;不会使用会计软件的困境,从而无法揭露信息化条件下的各种信息失真问题。审计面临着失去作用的巨大行业风险。会计工作开展电算化后:⑴会由于系统设计上存在的漏洞,会计软件的合规性、合法性不够完善或运行不可靠等原因,使得会计数据处理结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非人为的错误。(2)会由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不够健全,篡改数据不留痕迹等原因使利用计算机犯罪所产生的人为错误屡有发生。
(二)对审计线索的改变
在手工会计处理方式下,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账簿到报表,整个账务处理过程都有不同职责分工的人在进行处理,有文字记录,审计线索清晰,审计人员可以针对审计线索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传统审计线索变化了而且计算过程也不直观了;因为电算化会计的手工明细账、日记账不存在了;记账凭证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财务处理过程在计算机内自动完成,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了,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电算化系统除凭证输入目前需要有人完成外,其余处理全由计算机完成,人工直接参与越来越少,而且数据的输入、存储和修改都不留痕迹,所以,手工会计使用的内部控制方法失去了作用。这一点对审计工作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三)对审计内容的改变
手工会计处理方式下,审计人员对证、账、表的正确性,处理流程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⑴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会计信息,手工会计中常会发生的记账、算账差错几乎不会发生,然而,系统的应用程序若有错误或被人非法修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程序以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有关的会计信息。
这样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其应包括对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2)计算机操作人员控制着审计对象,其完全可以只提供他们愿意被审查的内容,其他敏感性信息则极有可能被人为掩藏。因此审计人员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获取充足的审计证据支持其审计结论。
(四)对审计人员技能和审计工具的改变
手工会计中,审计人员一般都是具备会计、审计知识的专业人员。依据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对审计对象作出判断而开展审计。使用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审计人员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不懂得计算机的审计人员,因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对计算机进行审查或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熟悉财经法律以及其他的审计准则,而且还应当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质量的审计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人才是事业的保障。审计人员素质结构将随着会计工作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呈现适应性、效率性、超前性、整体性的发展趋势,审计人员的单一财会型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五)对审计准则的改变
审计准则是规范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数据存储介质的磁性化,数据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使被审计系统的可见线索减少,导致审计难度更高、审计风险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显然过去的手工会计系统的审计标准和准则中部分内容已不适用。在制定标准和准则是主管财政部门在评审某会计软件时应同时规范、指定与之相适应匹配的审计软件;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电算化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与国际接轨是国家的既定方针,审计准则的制定也需要向国际准则靠拢。
(六)对审计客体的改变
审计的客体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和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前,审计工作主要是针对人进行的,然而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审计的重点由重视存货等与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转向重视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等与非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揭示越来越高,也逐渐转向对人和计算机的双向审计。(七)对审计方法的改变审计基本方法包括检查法、盘点法、观察法、查询法、函证法、计算法、分析性复核法等。审计方法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审计工作人员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和决定的保证。在手工会计处理中,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经济业务进行顺查、逆查、详查或抽查,审查可采用审阅、核对、复算、分析、比较、调查和取证等方法;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虽然人工的各种审查技术仍然很重要,但计算机辅助审计也是不可或缺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如计算机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进行统计抽样以便对抽出样本进一步审查,还可以根据系统所记录的会计资料计算财务比率和进行各种分析比较等。尤其在往来业务中,采购员的购买业务和企业的销售业务中,对这方面的审查,审计方法改变尤为出众。
(八)对审计基础的改变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储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使手工会计系统中原有的相互牵制的控制失效,使审计基础发生了改变。这是使用会计电算化使得审计基础发生变化的明显例子。国际上近代的审计都是以系统为基础的,即审计人员要对会计系统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以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由于会计系统实现电算化,手工会计系统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不能有效地降低电算化会计系统特有的风险。
(九)对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
上面已提到国际上近代的审计都是以系统为基础的,即审计人员要对会计系统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以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由于会计系统实现电算化,手工会计系统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不能有效地降低电算化会计系统特有的风险。手工会计处理方式下,审计人员要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价,从而针对其薄弱环节来确定审计的重点或范围。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系统处理与存储的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必须考虑电算化系统的特点,针对其固有的风险,建立新的内部控制。这些内部控制除了有关电子数据处理的制度、规定和人工执行的程序控制外,内部控制的程序化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何识别、研究、审查和评价这些新的内部控制,尤其是程序化的内部控制,是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的又一个新问题。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内部控制变化了,审计人员必然研究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掌握其审查方法。对程序控制,审计人员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计。对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弱点,审计人员要能评估其影响,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的建议。
当然,一种新技术的推广,它将推动社会的发展,但也将产生一序列弊端。对于这些弊端,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影响采取的措施:
(一)应积极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需有高水平的操作技能,才能得心应手高地使用电算化审计,那么应该多对审计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会计电算化虽很前卫,但终究是人类发明谈的,可以把其操作程序设置简单化和会计工作步骤具体化。如此,1可以避免审计人员操作不了的尴尬,再I阔者,也可以解决审计线索消失等诸多问题。论
(二)变更审计准则
会计电算化使审计发生了诸多方面的改变,原有的审计准则已不能适用于改变了的情况,因而需要不断建立、更新1套新的审计准则来指导审计工作实践。新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使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能有规范和指南,也便于考核审计工作的质量,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制定新的审计准则时,要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大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三)加快审计软件的开发
上述第一点说过,人为可以把电脑程序设置简单化和其会计工作步骤具体化。审计软件既可以加快审计工作的效率,又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审计规范化工作。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可事先在被审计的计算机系统中嵌入审计程序,这些程序可以执行审计监督;建立审计跟踪文件;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会计事项及其操作处理的有关信息以便日后审计人员能够进行追查,进而解决审计电算化滞后的实际,做到审计技术与会计电算化同步发展。但我国审计行业的审计软件很少,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应加大对审计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同时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开发或独立开发审计软件。另外,要加强国际交流,引进计算机软件技术,缩短计算机在审计应用中的差距。
(四)应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为适应新的形势,面对新的挑战,政府绝不能墨守成规,要积极投资。无论是互联网和局域网的建立,还是软件和硬件系统的配置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样,更易促进审计工作尽快由原来的手工系统向电算化系统转换,发挥审计的更大成效。
(五)加大事先审计和事中审计的力度
抓好事先审计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的关键。事先审计可以直接监督系统开发过程必须按照标准的开发规程和方法进行,以保证系统程序及应用控制满足会计管理需要并达到应有的质量。系统的事先审计,对确保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运转达到预期标准,都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使系统具备充分内控机制的关键。随着会计与审计电算化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对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设计与开发的事先审计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只有加强事先审计,才可以使系统更好地满足会计、审计双方面的需要,在两者密切的职能联系中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