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从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必要性入手,进而论述会计、统计核算的联系与区别,最后阐述实现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构想,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可行性
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两大部分,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经济核算一体化的进程。但现实工作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两个系统基本上各自独立,资源不能共享,无论统计核算还是会计核算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作用,这就给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带来困难。而在我国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中,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键是要解决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鉴于这两者间的矛盾,本文就此围绕企业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可行性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一、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必要性
(一)是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加强管理的内在要求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在核算过程中共享了信息资料,方法上互相补充,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造成的后果是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所提供资料数据的多元化,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强化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提高核算资料的质量,提高核算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二)是国民经济宏观核算的客观要求
从统计核算来看,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它将一系列指标分门别类地组成一整套平衡表、矩阵表和账户,系统地反映同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是采用统计方法搞宏观会计核算。随着会计国际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宏观控制手段之一的宏观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二、会计、统计核算的联系与区别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方法,通过记账、算账和报账等程序对企业经营业务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核算,会计核算所反映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周转情况。而统计核算是以实物、劳动、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运用统计推断法、综合指标法、统计分组法、大量观察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用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结构、水平,预测发展速度,并分析研究经营活动的一些规律问题。其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下:
(一)联系
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都是国家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许多领域互相渗透补充。
从企业来看,企业的经营决策离不开统计、会计核算的资料,同时,会计和统计从量的变化都要借助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衡指标等主要经济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服务,并且依据相同的原始资料和原始凭证,共同搜集和整理企业经济活动的资料,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从核算方法来看,两者相互借鉴和渗透。会计核算以统计核算的方法为基础,如在会计核算中运用统计分组法汇总编制的原始凭证汇总表;而统计核算以会计核算资料为依据,如复式记账方法的运用和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使统计核算方法更加完善。
(二)区别
(1)核算原则、口径、价格不同
会计核算按权责发生制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凡本期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应承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奉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奉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而统计核算是按生产原则和权责发生制来核算,如对奉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的销售收入是以取得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证为依据,而统计核算的销售收入是以发出货物的货款为核算依据。会计核算的固定资产是按历史成本价原则,账面价值始终按照资产购置时成本记录,分别核算原值和净值;而统计核算是针对核算时点的市场价格对固定资产进行重值价,所采用的方法是永续盘存法。对未出售的半成品、产成品,会计按成本价计算,统计则按现价计算。
(2)核算目标不同
会计核算目标是通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其服务方向是企业所有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而统计核算则是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某部门或其整体的规模、速度、效率进行集中、全面、综合地反映,主要是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更多地体现在总体分析的功能上。
(3)核算对象和任务不同
会计核算是反映微观经济现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其任务是及时、准确、完整地记载企业经济活动和结果,分析检查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监督资金运用和财务收支;而统计核算具有微观核算和宏观核算的双重性质和功能,不仅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有时还用实物量和劳动量作为计量单位,既包括实物核算又包括价值(资金)核算。统计核算对象比会计核算范围广。
(4)核算方法不同
虽然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都需要经过资料的搜集、加工分析、对比分析、汇总整理、提供信息等一系列过程,但会计核算是根据凭证和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对每笔业务加以登记、分类和汇总进行核算;而统计核算是通过对经济现象作大量观察,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推断法来掌握事物的总体特征,推断事物发展的总体概貌。
(5)核算范围不同
虽然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都是以独立核算的企业作为核算的单位,但由于核算的目的不同,对核算范围的要求也不一致。会计核算要求核算企业主营和附营活动在内的全部收支;统计核算则是要求核算企业的主营活动。
(6)分类核算不同
会计核算主要按主管部门分类,而统计核算中主要按产业或产品分类。具体核算时分类也不相同,如会计核算将资产按其流动性质强弱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统计核算将资产按其货币性质分为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会计
核算中将负债按偿还期限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统计核算则将负债按空间界限分为国内金融负债和国外金融负债。
三、实现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构想
(一)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设置是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键,也是进行财务分析、预测的基础。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在口径上存在差异是难免的,在设置指标体系时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调整,对相同内容的指标名称、分类、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上应力求一致,以避免在核算中造成混乱。在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时既要考虑统计核算的需要,又要考虑会计核算的需要,从而提高统计信息的质量。因此,要充分发挥会计与统计核算的整体功能,企业应改进统计报表制度,使之在核算准则上向会计靠拢,更多地利用会计信息,满足上报统计报表的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统计指标体系。
(二)改进会计、统计核算方法
根据我国企业核算的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吸收国际上不同核算方法的长处,建立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以统计核算方法为依据的核算方法。这实际上是要求企业利用更多的统计核算方法来处理会计事项,企业统计核算只有向会计靠拢才有扎实的基础,而企业会计核算只有利用统计方法才有更广阔的前景。
这种核算方法,不仅消除了企业核算数据多元化的现象,还可大大减少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使企业统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市场调查、预测分析等统计核算活动,很好地实现了企业会计核算优势和统计核算优势的互补,从而为基层企业的会计、统计和业务三种核算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开端。
(三)加强会计统计的信息管理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虽然有许多的不同,但其基础数据的来源是相同的。因此,可构建会计、统计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加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应用,加快统计、会计信息资源的互相利用、互相借鉴,这不仅可以减少数据在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之间的重复计算,还加快了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速度。同时,会计与统计核算信息的相互传递,还可最大限度地满足宏观和微观决策与管理的需要,提高企业综合信息的经济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四)加强人才的培养
要实现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人才是关键。核算人员不仅要掌握各自专业范围内的核算知识,还要了解熟悉其它专业的核算知识,对于负有重任的协调统一职责部门的业务人员,应该精通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掌握有关的政策、观念和技术、业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一方面,大中专院校的会计专业在教学上应加强会计教学与统计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强化对现有会计、统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培养出满足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四、结束语
总之,无论从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还是微观的企业经济核算的需要都必须搞好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只有实现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才能确保企业的经济信息质量,才能提高企业核算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齐立.谈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区别与联系[J].商情,2009,(28).
[2]顾建梅.关于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处理的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0,(11).
[3]陈慷.新形势下构建企业会计与统计核算体系一体化之我见[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