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大,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对外筹资的内部控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预算管理;对外筹资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环境趋于复杂,人们的思想意识多元化,一些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的情况逐渐暴露,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经济犯罪案例。针对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问题,要求单位加强内部会计及与会计相关的控制,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财产安全,防止舞弊行为,促进经济活动健康发展。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单位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用,发现和纠正错误,防止舞弊与欺诈行为,保证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控制各种风险,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效益,为实现单位管理目标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制度。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2、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要求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相关工作岗位,明确其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3、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授权批准控制要求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4、财产保全控制。财产保全控制是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规定其采购、验收、入库、领用、计量、维修、盘点等职责、权限、程序和手续。
5、风险控制。应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规避。
6、内部报告制度。为满足管理人员日常控制的需要,应建立内部管理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如货币资金收入报告等。
7、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是监督、检查和评价内控制度的质量和效果的手段,同时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监督可以由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内部的经济活动,客观公正地进行审核和稽查。
8、会计系统控制制度。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包括会计凭证控制、会计帐簿控制、财务报告控制。
二、 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财政预算是根据自身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年度内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日常组织收入可控制支出的依据,也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预算的原则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预算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预算编制是一年一编,但多是应付差事,未真正得到重视,缺乏长远性、科学性、连续性,目前有的单位编制预算尚未真正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有的虽建立了制度,却有章不循,随意更改,使预算成为摆设。
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一般来说,多数每年的预算编制,只是在往年的基础上,稍做调整,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可行性的预算编制。一些单位在预算下达后,没有实施监控,跟踪管理和指标考核,一些负责人,盲目使用资金,用钱随心所欲,此外,预算的编制,主要是对费用预算的编制,而对收入、固定资产购置的预算较少,预算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
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沟通、监督和检查。
预算执行过程中,事前监督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效果不佳。预算的编制一般是在决算完成后才开始编制,通常到当年的3、4月才能下达,形成了一段时间的“预算蒸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度预算的正常执行。
(二)针对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强化和改进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预算管理。
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组织学习有关部门预算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并对做好预算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提出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编制的具体要求,建立健全二级管理体制。对预算的管理和控制,要按照规章建章立制,责任到人,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职责和权限。
运用科学方法编制预算。
在预算编制前应明确预算的收支范围、编制程序、编制原则和方法,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者“上下结合式”的编制程序,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是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即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为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所有的预算支出以零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间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费用。
严格控制预算执行。
在预算的执行控制方面,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部控制,严格各项规章制度。首先要严格审批权限,单位的经费审批,必须在年度财务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数额以内使用,特殊情况下的超计划经费应按规定先申请调整预算,经批准后按规定执行。其次,要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实行“经费本”控制管理,“经费本”办法即根据年初批准的各部门的预算实行电算化管理,对各部门用款实施监控,随时向各部门领导提供经费使用情况,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对外筹资的内部控制
向银行贷款是主要的筹资方
式,因此加强对借入款项的管理势在必行。
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管理层次逐级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各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计划使用资金,不得超标准、超计划使用资金,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各级财务人员应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负责,要制订严格的贷款资金管理制度与办法,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借入款项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在借入款项前严格执行可行性研究和层层审批制度,规范借款行为,确保贷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其次还应在借入款项的使用过程中加大监督格管理工作,确保做到专款专用,避免借入款项被挪作他用;再次就是加强后期还款的促进作用,积极督促职校按合同、按计划归还借款,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
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
应针对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规避。规避投资风险重要是抓好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根据项目和金额的大小确定审批权限,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应制定应对预案,建立完善的投资分析控制制度。对于筹资风险,应对筹资方向、筹资渠道、筹资规模、偿还来源、资金用途及效益、存在的风险等实施全面控制。
总之,在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加强预算管理,对外筹资管理,强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严格约束各单位内部涉及会计控制的所有人员,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机构的岗位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源头和制度上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
参考文献:
(1)陈文铭,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探讨《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03
(2)索俊颖,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财会月刊》2008.01
(3)李宁,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的突破及其启示《金融与经济》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