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论高效高质的财务会计工作方案

2015-12-15 12: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财务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财会知识和大批高层次的会计人才。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及其要求的严格性必须正确对待,了解会计的过去、现在和预测未来,正确把握会计发展的规律。经济越发展,财会越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财务会计工作高质高效呢?

关键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全面监督,合理合法
  一, 财务会计的本质是管理活动
  经济管理包括对人、财、物三大要素的管理,而财务管理是对财的管理,主要是利用资金手段,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价值管理,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和物资管理往往要通过财务会计管理的手段来付诸实施。所以,会计工作也称为会计管理工作,是一种管理活动,主要表现为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公司财务管理主要研究与企业投资融资等财务决策有关的理论与方法及日常资金运营管理,包括战略、计划、分析和控制。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依据。那么,我们如何能做好财会管理工作呢?
  1, 会计核算,各部门分工明确,分清经济责任
  会计核算主要是采用货币形式,对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记录、计算、汇总和上报,主要表现为记账、算账、报账等具体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反映职能。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各部门会计人员必须分工明确,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因为在单位所有资产中,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它是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掌握了现金就等于占有了财富,所有现金的诱惑力最大。因此,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必须采取内部牵制制度,也称钱账分管制度。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须有严格的交接范围和交接程序,分清各会计人员的经济责任。
  2, 会计监督,奖罚分明。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且奖惩分明,它贯穿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的本质是内部控制,是一种自我监督,各会计人员应各司其职,互相监督;政府监督主要是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会计行为、会计资料的监督检查,以及对违法的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社会监督主要是指有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受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总之,会计监督工作是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高质高效。
  3,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和监督是密切相连、相辅相成,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没有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资料,会计监督就失去客观依据,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不能正确有效的进行。
  二, 财务会计工作如何做到高质高效?
  会计工作的总体要求
  第一, 会计核算依据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各单位必须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没有经济业务事项,会计核算也就失去了对象;以不真实甚至虚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成了没有规范、没有约束、没有科学可言的“魔术”手法,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以虚假的经济事项或资料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违反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第二, 对会计资料的要求,强调其真实性、完整行、合理性、合法性。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内容和结果,应当同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及其结果相一致,会计资料的各项要素必须齐全,以使会计资料如实、全面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情况,便于会计资料使用者全面、准确地了解经济活动情况。会计资料不得伪造、变造,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资料上使用涂改挖补等非法手段改变经济业务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以达到谋私的目的,都应根据《会计法》规定的责任主体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第三, 坚持遵守财经法规要求。会计法律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是调整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我国会计法律制定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法律是由全国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简称《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简称《注册会计师法》)。会计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制定都是依据《会计法》,是会计法律的补充和具体化。通过立法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坚持遵守财经法规的要求,保证财务会计工作的合法性。
  第四, 财会人员对的职业道德要求。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只有正确认识会计工作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才能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在会计工作中实事求是,保守秘密,执业谨慎,不弄虚作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私分明,不贪不占。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实践,提高职业技能,参与经济管理。
  三, 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会计工作的高质高效要借助会计电算化技术及相关专业人员。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充分应用于财务会计工作,进入会计电算化是时代的必然趋势。由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并能部分替代人脑完成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建立了ERP系统的集成管理,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实用学科,促进了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推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
  四,结束语
  为了让财务会计工作高质高效,实行统一指导,分级管理。清楚了解财务会计工作的本质及其要求,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技术,努力实现财务会计 目标,让企业单位更好的管理资金运作,发挥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职能。
参考文献:
[1]邱玉莲,会计学原理[S],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湖北省会计协会,初级会计电算化[S],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版
[3]魏明良,财务管理[S],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4月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