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论中小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后的影响

2015-12-15 12: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影响甚大,包括对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各项资产确认计量、报表生成等带来一系列的改变。本文从中小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意义入手,对企业目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帮助中小企业更快地适应新会计准则。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中小企业 财务状况
  一、中小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中小企业正向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中小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新会计准则在信息披露上更加强调充分披露的原则,它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内容、范围等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规定,从而保证企业的财务报告是更加完整的、科学的,更加符合投资者和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为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前提条件。
    2.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小企业要想快速发展,更加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就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科学的会计标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强企业资本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还可以发挥资本市场优化配置的功能,对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目前的财务实施情况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由于资金有限,人才缺乏等,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企业会计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企业领导者对会计准则的认识存在偏差;财务人员不能充分理解应用新会计准则中的内容等。
  首先,中小企业的会计基础比较薄弱。会计基础性的工作主要包括会计凭证填制、审核、保管;会计账簿的登记、核对;会计报表的编制、报送期限及会计档案的归档和保管等有关程序。可以说会计基础工作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基础没有做好,企业的会计工作就无从谈起。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缺点,从原始凭证的取得、会计凭证的录入、会计报表的生成及档案的保管等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样就制约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水平,影响了中小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积极性,执行的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
  其次,中小企业领导者对新会计准则的认识存在偏差。我国从2006年颁布《新会计准则》开始就对新会计准则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使得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对新会计准则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中小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新会计准则还存在不理解之处。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领导者对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态度不明确,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管理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不理解,容易在实践中出现错误。这些问题都导致新会计准则无法完善地在中小企业中得到应用。
  最后,中小企业中的财务人员素质低下,无法胜任工作。由于财务人员是新会计准则的直接执行者,所以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关键就是财务人员能力的大小。与上市公司、大型企业的财务人员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规模较小等原因使其没有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行专门的培训,这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缺乏专业化、全面化的会计理论学习,在遇到复杂的业务时会不知所措;同时,新会计准则与原有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不论在范围上、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新会计准则没有对具体的会计事务进行详细的规定,而是起到原则性的导向功能,所以不容易理解,其中需要财务人员利用其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进行职业判断的地方也明显增多,如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及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测算等。所以,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学习理解新会计准则中新的规定。
  三、中小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具体对策
  第一,加强企业会计基础性工作。完善的会计基础工作是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重要基石,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对企业的日常基础性会计行为进行规范,为新准则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财务环境。例如,企业应该强调原始凭证的重要性。它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的原始资料,企业可以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保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管,切实完善原始凭证的取得、复核等程序;对各项资产进行计量时,采用科学的、合理的计量方法,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企业必须客观公正地估算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只有对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进行严格的要求,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
  第二,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管理者对新会计制度的认识程度。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首先,加强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能力,通过专门的培训来彻底了解新会计准则与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不同之处;其次,对财务人员的旧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换代,使其更加符合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最后,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一支符合企业发展规划的财务人员队伍,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请业务素质高、道德素质好的兼职财务人员,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可以达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
  第三,强化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心机构;其次,在企业中成立审计部门,加强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最后,完善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中小企业财务人员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运用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等控制方法,加强企业的控制力度,从而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杨令芝,彭湘华; 我国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思路[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04)
王林春. 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中的问题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07)
刘宪波 .浅谈新会计准则对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9)
张浩,崔琳. 新会计准则在中小企业实施的问题及措施[J] .财政监督 .2009(1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