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需要,它为我国的会计信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不断改革,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地更新。本文主要从“合理认定资产组,分配资产组减值损失”、“合理理解资产可收回金额”、“合理认定减值后不得转回的资产,可予转回的资产通过权益转回”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
1. 引言
资产减值就是指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问题做出了相关规定,它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体系逐渐地开始完善。但是实际上,一些企业目前还面临着资产减值的很多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2.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
2.1合理认定资产组,分配资产组减值损失
上文已经提过,资产减值就是指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除了特别规定外,这里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就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今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今流入。资产组的认定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例如,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现金流入;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和对资产使用或者处理的决策方式;特例。从我国企业经营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来看,资产组属于较新的领域,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1)资产组概念要想得到恰当的运用,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是必须要具有的。(2)由于资产组的划分没有标准依据,具有不同的划分方式,这样会对资产减值准备能否计提的问题产生直接影响,盈余管理行为容易产生。因此,认定资产组、测试与分配资产组减值损失显得十分重要。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首先,对进行划分,且必须按照生产线、业务种类或者按照区域等进行,这样对于维持资产组的相对稳定有很大帮助。因此,对不同产品的劳务产生的现金流量,财务部分要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将企业现金流的不同来源和相关联程度掌握好,这样才能对不同资产组产生的独立现金流进行更好地识别。其次,资产组账面价值的组成中通常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可直接归属于资产组与可以合理和一致地分摊至资产组的资产账面价值构成,不应当包括在其中。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是选择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该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理费用后的净额中较高的。再次,一旦资产组认定,在各会计期间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同时,对于企业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方式不能忽略要重视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应将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重视起来,将企业总部资产和商誉严格的向资产组或者资产组合中分摊。总而言之,当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比其账面价值(总部资产和商誉分摊至某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该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应当包括相关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分摊额)低时,应当对相应的减值损失进行确认。
2.2合理理解资产可收回金额
在新会计准则中,对可收回金额的规定进行调整,强调应当根据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两者之间较强者来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实际操作时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在估计另一项金额。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是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资产减值的计量要涉及到很多问题,例如,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资产处置费用、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等等,这些对计量环节都会产生影响,减值确认难易度由技术水平决定,技术水平越高减值确认越难。因此,资产的公允价值、处置费用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确定在会计处理上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公平交易中的销售协议价格是资产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要依据。其次,资产的处置费用有很多,例如,资产处置相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金、搬运费。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2.3合理认定减值后不得转回的资产,可予转回的资产通过权益转回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第十七条明确:“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主要是以我国目前的实际国情为基础,为了防止利润操作。资产减值已经被我国列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之一。但是我们还必须考虑,资产减值涉及很多方面的资产减值会计范畴,例如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及商誉减值等。在实务处理中,其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因为其各自的重要性不同。例如针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按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长期性资产的减值准备,其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应当对此类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进行判断,若资产可收回金额比其账面价值的低,应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相应的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减值准备”。然而,企业仍可利用应收账款、存货、金融资产等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转回
3. 结语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使得我国的资产减值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保持一致,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因此,我国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还是要根据我国企业的情况来进行,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进行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从而保证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仪.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商业会计, 2009,(01) .
[2] 赵雪梅. 初探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核心问题[J].现代会计, 2009,(05) .
[3] 钱浩.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 2011,(06) .
[4] 李丽萍. 新准则下的资产减值[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