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2015-12-15 12: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为了能够更好地展望未来,我们在看到企业良好发展的同时,应更多地回顾企业失败的历史原因,从中汲取教训。本文以此为目的,力求从实际出发,着眼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希望藉此能对创业者以及正在从事企业管理和研究的人员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财务管理 成本管理 风险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企业经营要求,遵循资本营运规律,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监督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因此,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体现的财务关系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一、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1总价值链最优化
  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活动的集合体,其价值链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由各个企业贡献自己核心能力而组成的价值链,各成员彼此发挥自己在价值链上的最优部分,从而形成一条比任何纵向一体化的传统价值链都优越的价值链条。
  1.2资源综合配置效益最大化
  资源的互补性奠定了企业形成的经济基础。企业以项目为核心通过契约关系共享与互补资源。它包括:资金互补,即为保证产品或项目所需资金到位,各成员企业共同出资;人才优势互补,即企业通过人才的整合,取长补短,发挥人才的整体优势;管理互补,即企业管理趋向扁平化,管理层次减少,管理目标明确,管理效率提高。
  二、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分析
  2.1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出现的问题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盈利空间,制约着企业发展壮大。主要表现为:
  (一) 个别企业领导成本意识不强,财务人员素质偏低。具体表现在分解产品成本时,不是认真按产品设计要求,按零部件工艺流程的成本形成逐个计算,也不是自下而上逐级填报、汇总,只凭主观印象算大帐,按产品成本切成工时、材料消耗、管理费用等大块分摊。
  (二) 未能及时收集原始成本数据。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或未将系统末端延伸至生产班组,即不是由班组直接将原始数据输入系统,仍然采用填写报表,再由专业人员将报表数据统一汇总或输入微机。
  (三) 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的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我国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成本的构成并核算产品成本,通过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
  2.2 我国企业财务内部风险控制问题分析
  内控制度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体现在相关规章制度中的各种控制措施、方法和程序。我国企业虽然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以及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复杂的原因,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和内部控制各个环节都比较薄弱和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表现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根据内控制度的原理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建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既密切配合,又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有的企业没有内审机构或虽有机构却附属于其它职能部门。
  (二) 表现在会计核算上。企业大多数由于在业务上发展迅速,使企业老板经理更多地关注于业务的拓展和销售业绩好坏,而忽略了对企业内部自身管理的完善和提高,特别在会计控制上投入不足,没有制定统一会计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行为不规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建议
  3.1 完善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工作方法
  我国企业尤其是企业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不能盲目照搬,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实施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 要以人为本。在现代成本管理这个系统工程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企业如何设计适当的激励制度以调动全体员工的能动性是管理者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二) 注意全面性。成本管理活动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进行成本管理系统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全面性,要全员参加,落实到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不能采取武断的命令下达式,特别是作业成本法制度设计,必须取得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车间工人的全力支持才能顺利进行。
  (三) 注意综合性。由于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是一个系统整体,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综合运用,不可断章取义。如只为加快存货流通速度而不顾企业具体情况盲目采取零存货方法,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3.2 改进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控制环境直接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贯彻执行和企业会计目标及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基本上没有培养出自觉的风险控制环境和意识。然而自觉的内控意识是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来说十分紧迫。具体是:
  (一) 完善公司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企业组织结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及控制效果。权责分派包括指派进行营运活动的权与责以及建立沟通渠道和设立授权方式等。
  (二) 树立风险控制理念,自觉执行内部控制。风险控制能否有效,关键看企业员工有没有风险控制观念,特别是看管理层是否重视风险控制制度。因此,全体员工尤其是管理层应树立风险控制理念,自觉执行风险控制,才能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和防止舞弊现象、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三)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员素质。企业必须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实行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评、晋升、淘汰、薪酬等人事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员工具备和保持正直、诚实、公正、廉洁的品质与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同时,还应加强高层管理人员的教育,使企业领导认识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企业领导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韩长辉,敏感性分析的因素分析法,技术经济,2003.2
[2]王锋、任玉陇,项目评价指标IRR的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直接法,数量技术经济,2003.3
[3]王树文,企业持续成长中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经济管理,2003.11
[4]石书玲,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重要障碍及解决对策,商业研究,2001.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