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其中计量属性的应用也呈现了多样化特征。本文就现值计量属性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计量属性 现值计量属性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旧的会计概念框架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新的经济环境要求新的会计体系能够为会计相关信息使用人员提供足够的信息以对未来做出正确决策,进而有效避免社会中的相关风险,使会计工作更好的适应现代经济。会计计量属性中的现值计量属性包含对货币时间的价值计量,能够较好的适应时代的需求。
一、 现值计量属性的优势
1、信息反馈方面
现值计量属性是用比较合理的折现率对公司财务方面产生的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的计量属性,它不但涉及到对货币的时间价值的计量,还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现金流量分布的时间、数额及其不确定性并对资产、负债进行了计价,直观的反应企业相关资产附带的未来收益、负债信息,使得会计工作从单纯的反应过去的报账、记账、算账工作扩展到对未来现金流的分析,使决策者能够直接从会计资料中获取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有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推测企业近期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及现金流量,及时调整有关决策,增加收益、减少损失。
2、企业资产方面
在会计实务中现值计量属性一般用在信用条件超过正常范围的购销业务,也就是说,当运用分期付款购买或出售资产时,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期限超出正常信用条件即该购销合同具有实质上的融资或信贷性质,那么此次购买成本或销售收入就不是简单的将各期款项的金额相加,而应当按照合同中价款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来确定,并且将合同各款项之和与其相对应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之间的差异额作为未确认或未实现的融资费用或收益,并分摊在各期款项中,是会计账面值更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现实资产状况。
二、现值计量属性在会计实务中的处理
为了是现值计量属性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在日常会计实务中应注意以下几项的处理:
(一)混合性债券的现值计量属性
企业运作过程中根据需要可能会发行某些混合工具,即非衍生性的金融工具,此类工具既有权利收益,又有负债,最常见的就是公司债券中的可转换债券。对此类债券的现值计量属性就不是简单的对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而应该在初始确认时就将企业权益和负债分拆开来,并按顺序先将负债部分的未来现金流按照合理的折现率折现,以便确认此部分在初始确认金额中所占比重,然后再从发行时的价格总额中减除负债部分所占的初始确认金额,进而得出企业权益部分的初始金额,这样在此类证券发生交易,确定交易费用时就可以按照公允价值在企业权益及负债部分之间进行分摊,进而确保企业的权益和交易的公平性。
(二)折现率的确定
现值计量属性除了要确定未来现金流及其时间、分布外。折现率的确定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不一样的折现率可能会导致同一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产生截然不同的分布状况及结果,所以折现率的确定要能够反映当时的货币的市场时间价值及其特定的风险税前的利率,保证确定的折现率是企业投资或购置一定资产时所期望的具有一定必要性的报酬率,秉持现金流与折现率估计相一致的基本原则,以避免对风险要素的双重遗漏或计算。再加上每个企业自身状况的不同,因此,在企业会计确定其某项资产项目的折现率时,要充分考虑到该项目所拥有的特定风险及其回报率、该项目的筹资成本及加权成本等各类因素,并应估计到该项目相关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的市场风险评估,避免不相干因素干扰。
(三)税务方面的处理
企业虽然在购销货物时可以采取分期付款或收款的方式,并按照合同具体收款日期确认收支状况,但税收法却不承认现值计量对应纳税额的影响,因此,购销双方长期应付(收)款、资产、货物在会计账面的价值与税务计税的基础会有暂时性差异。为了避免此类差异的出现购销双方会计应做以下处理:
1、应以合同中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以现值计量贷记业务收支(若是固定资产的,买方应借记为固定资产),差额贷记为未实现的融资收支,同时买方应将货物成本借记在主营业务的成本中,将库存货物贷记。
2、在首次货款收支时,应将此款项借记为银行存款,其余仍贷记为长期应收(付)款,并将应缴增值税贷记为应交税费(即销/进项税额),并据实际利率算出融资收益/费用,同时借/贷记为实现的收支,将财务费用贷/借记。
而税收法规定,卖方只可按照本期收款额确认收益,并据此金额在全部应收款中所占比例结转成本,将未结转部分从库存转入发出,不承认长期应收款。而会计账面上未实现融资收益实际上是长期应收款的备抵相,长期应收款的账面值在收取货款的年末大于计税基础0,使应纳税产生暂时性的差异,并且递延所得税负债也相应的得以确认。而同时发出商品在会计账面上为0,小于其计税基础,进而出现可相抵的暂时性差异,并使递延所得税资产得以确认。因此,年末对递延所得税进行确认时,应将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分期收款发货),将递延所得税负债(分期收取长期应收款)贷记。并且在当年申报所得税时应进行纳税调整,避免对毛利确认不足或收益确认过多导致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产生差异。买方除了资金流向记录不同,年末同样也需进行纳税调整。
参考文献
[1] 刘文辉,《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及影响》,中国农业会计,2007(12)
[2] 乔东,晁延荣,《我国运用现值计量的思考》,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0
[3] 亓硕,高嘉阳,《新准则下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探讨》,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8)
[4] 黄焱焱,《现值计量属性及其应用问题的探讨》,时代经贸,2010(23)
[5] 高利春,《探析现值计量属性及应用》,致富时代(下半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