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分析性复核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ABC

2015-12-14 11: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取得审计证据的重要手段,在审计全过程运用广泛,且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使用,但由于其存在固有局限性,故对审计人员的职业水准要求比较高。

关键词:分析性复核; 审计实务; 运用
  分析性复核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金额、比率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中取得审计证据的重要审计程序,该方法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占用重要的地位,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运用分析性复核来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
  一、分析性复核的主要特征
  (一)分析性复核程序是获得审计证据更客观的方法
  与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等其他审计取证方法相比,分析性复核程序的运用是基于会计信息以及非会计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其内在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稳定的,只要审计人员分析得当,合理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分析性复核程序就可以提供更为客观的审计证据,为以后阶段的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二)分析性复核程序广泛运用于审计的各个阶段
  在审计准备阶段,分析性复核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加深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确定重点审计领域,编制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案;在审计实施阶段,分析性复核可以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收集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证据;审计报告阶段,分析性复核可以用于被审计事项总体合理性作最后的复核。
  (三)分析性复核程序可以节省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分析性复核程序是利用信息间的内在关系来判断数据的合理性,并不局限于审计对象的财务报表,其它审计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存在的证据进行收集以及检查来证实审计人员的判断,两者相比,成本是不同的。分析性复核程序通过模型的构建以及审计人员的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就可以判断,从而大大节省审计资源。
  二、分析性复核的主要方法
  分析性复核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要合理确定,以下是审计人员常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
  (一)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审计人员将被审计单位若干期财务或非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或发现异常变动的方法,它是分析性复核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趋势分析法的主要运用形式有:
  1、前后期资产负债表项目变动趋势分析;
  2、前后期利润表项目变动趋势分析;
  3、前后期财务比率的变动趋势分析;
  4、特定项目前后期数据的变动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法直接将若干期的同一指标进行绝对值比较,或将该指标占另一指标的比重来进行比较,来发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以此总趋势和审计人员已经掌握的其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判断被审计单位某些财务数据存在错弊的可能性。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审计人员利用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计算一些通用的财务比率,并将这些比率与人们普遍认为合理的一些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常用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比率分析法具有以下优点:
  1、所用资料直接来源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使用方便;
  2、财务比率横向可比性较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企业的被审计单位,都可以使用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和比较。
  与此同时,比率分析法也具有明显的弱点:
  1、全部数据来自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本身存在固有局限性;
  2、若简单将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和所谓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不再对有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不容易揭露被审计单位蓄意粉饰会计报表的行为。
  (三)时间序列分析法
  时间序列是指观察和记录下来的一组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据。时间序列分析法是通过对以往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研究出某一经济数据随时间推延而发生变化的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推算出特定时间该经济数据应有的合理水平,并以此作为审计期望值与被审计单位账面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被审计单位账面值存在错弊的可能性。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法有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趋势法等。
  时间序列分析法主要依据过去规律对未来的影响能够比较精确地推算出审计期望值,对于内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的被审计单位,其推算结果可以为账户金额的合理性提供比较有力的证据。
  三、分析性复核的主要运用
  (一)分析性复核程序在风险评估阶段的具体运用
  在风险评估阶段,利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目的是帮助审计人员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异常变化,或者与其发生而未发生的变化,识别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通过对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帮助审计人员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二)分析性复核程序在实质性程序中的具体运用
  实质性分析程序与细节性测试都可以用于收集审计证据,以此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质性分析程序不仅仅是细节性测试的一种补充,在某些审计领域,如果重大错报风险较低而且数据之间具有稳定的预期关系,审计人员可以单独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三)分析性复核程序在总体复核阶段的具体运用
  在审计完成阶段,审计人员需要通过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整体符合,以此来判断审计结论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整体是否公允。
  四、分析性复核的局限性
  (一)分析性复核的使用有一定的前提
  作为分析性复核的信息资料之间必须存在着某种相互印证、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且,这种依存关系必须是可预期的,用来作为分析性复核依据的信息资料必须具有可靠性,否则,分析性复核的结果将失去有效性。
  (二)分析性复核难以得出精确的结论
  分析性复核的结论是一种对被检查事项总体上的合理性判断,它无法给出被检查事项的准确性,对于性质重要、相关检查风险较高的项目,分析性复核应慎重使用。
  (三)分析性复核的有效运用有赖于审计人员专业判断
  分析性复核程序的有效实施,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专业能力、丰富的审计经验,如果审计人员没有很强的专业判断能力,就无法对分析性复核得出差异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分析性复核程序是现代审计的一项重要技术,审计人员如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有效地运用它,对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