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会计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便于决策者做出准确判断,会计行为构成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使得会计风险与日俱增。因此,如何识别会计风险并进行有效控制就成为备受企业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会计风险;会计信息失真;风险识别;风险控制
一、企业会计风险的涵义及特点
(一)会计风险的涵义
从广义上看,风险即指事物的不确定性,由于不确定性导致结果出现不可预测性,因而就会出现相应的收益或者损失,人们通常关注损失胜过于关注收益,所以对于风险的研究主要涉及对风险损失的研究。企业会计风险是风险在会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通常指在会计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做出不当的判断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损失。
会计风险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便于更好地识别会计风险,现就会计风险的分类进行简要介绍。依据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划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依据风险的可控性能可以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依据不同的利益主体可把会计风险划分为会计人员责任风险、会计信息使用者财产风险以及企业管理者责任风险。
(二)会计风险的特点
1 会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
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会计系统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观人为因素,都使得会计信息的风险不可避免。此外,会计工作人员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之间存在利益不一致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现象,会计人员为了谋取私利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提供虚假或错误信息的情况,使得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风险,这些都导致会计风险的客观存在。
2 会计风险的不确定性
由于风险的可控性不确定致使会计风险具有可变性,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之间的相互转换使得会计风险也随之变化。如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可控会计风险就能够有效地降低会计信息的失真程度。目前,会计准则正在不断进行修订,以减少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3 会计风险具有滞后性
风险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使得风险产生的后果只能在相关决策制定和实施以后才能出现,会计风险的滞后性与风险本身的不确定性是密切相关的。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信息失真并不能很快得到纠正,许多差错是在进行审计和税务检查时才得以显现,这充分表明了会计风险具有滞后性。
二、企业会计风险的识别
企业会计风险的识别主要是指企业要对自身面临的现实或潜在的会计风险的性质进行判断、归类和鉴定的过程。究其原因,企业会计风险可以分为主观会计风险和客观会计风险两大类。
(一)主观会计风险
由于不同的会计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的不同,对同一会计业务的处理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而当这些差异足够大时,就会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决策失误,产生主观会计风险。主观会计风险主要包括道德风险和技术风险。
1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根据会计主体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
1.1管理者会计风险
由于企业管理者控制着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部分管理者为谋求企业或者个人的私利,置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于不顾,篡改财务报表、调整会计信息等行为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形成了所谓的管理者会计风险。
1.2 业务人员会计风险
主要是指企业的会计业务人员,由于自身职业道德或者业务能力的缺陷,为牟取个人私利或者迫于工作环境的压力,利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操作权,在会计业务具体工作中,采用了对企业管理者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甚至国家的利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形成的会计风险。
1.3 审计者会计风险
是指拥有会计审计权的注册会计师等社会中介机构,由于不正当竞争或者个人私利,在对企业会计信息审计过程中,忽视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第三方的公允性,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不高而形成的会计风险。
2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会计人员由于受到业务水平的影响,在计量、确认或报告过程中,因为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而产生的风险,该类风险主要包括:会计职业判断风险、决策支持不力风险和业务操作不当风险。
(二)客观会计风险
会计自身局限性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即为客观会计风险,它是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只能通过完善会计制度尽可能避免但不能消除。通常所说的客观会计风险有会计理论风险和会计规范风险:
1 会计理论风险
受经济发展环境限制会计理论通常具有局限性,致使会计信息由于失真导致风险的发生。例如,货币计量理论是以币值固定不变假说为前提条件,但是现实生活中货币却是波动变化的,由于假设条件不成立使得财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对决策者产生误导,给企业带来损失。
2 会计规范风险。
客观经济环境影响着会计行为规范的制定,在会计准则制定中,会计政策的多样性使的企业在进行相关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致使会计信息在不同时段出现不可比性,造成潜在的会计风险。
三、企业会计风险的控制
会计风险的控制是指运用各种手段减少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在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同时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预警机制,强化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控制风险。
(一)建立和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风险的控制能力与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程度密切相关,制定和执行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防范企业的会计风险。为此,企业要不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形成决策和监督互相独立和制约的内部机制。
(二)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手段为企业进行风险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企业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会计监督从静态的简单控制模式转变为动态的科学的预警机制,从事后控制向事前预防转变,加大对会计的监控力度,有效防止风险发生。
(三)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要为会计从业人员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同时,会计机构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不要受控于其它部门,以免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受其它因素干扰,使得会计信息出现偏差。通
过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思想觉悟,规范他们的行为。此外,要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
(四)树立正确的风险责任意识
加强管理阶级对于风险控制的重视力度,树立各部门的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岗位责任制,增加会计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并且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自我约束能力,使会计人员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风险意识。
结语: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企业只有不断加强会计风险的识别能力,完善对风险的控制策略,才能保证企业良好地运转。完善企业会计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不仅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还能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我国企业会计现代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管素娟. 企业会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24) .
[2] 鞠文晶. 小议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2) .
[3] 冯俊. 论企业会计风险及其控制[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06) [4] 李文燕,赵素君. 浅谈企业会计的风险分析与应对[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