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论企业如何加强和完善应收账款的管理

2015-12-14 11: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对现代企业来讲,应收账款作为一种信用和促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销售量,促进了利润增长。但账款的拖欠亦是很多企业被拖垮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企业应收款项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企业加强应收款项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应收账款;企业经营;经营风险;账款管理 
  应收款项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能否管理好应收款项对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增加资金周转次数,创造良好的内部经营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一)应收账款在企业流动资产中比重过高
  企业存在较大应收款项数量就等同于隐含着大量的坏账损失,影响了企业整体资产质量,导致企业虚盈实亏,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应收款项占流动资产比重过大,长期不能收回,必然使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资产的流动性下降,甚至陷入财务危机。
  (二)应收款项的变现能力较差、周转速度较慢
  1、应收账款占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降低资金的周转速度。应收账款未实现现金流入,属于应收而未收的资产。应收账款不断增加,使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减慢,导致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致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短缺,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2、增加企业的现金支出。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企业销售收入的成立。流转税是以销售收入为计税依据,按期以现金方式缴纳;应收账款使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盈利后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
  3、形成坏账损失,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企业对发生的坏账依法处理后,作为企业的一项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可冲减企业利润。
  (三)缺乏应收款项发生坏账风险的防范
  企业经营者为了片面地追求企业业绩,盲目扩大赊销范围,只重视收入、利润增长,忽视企业资金的运行效率及经营风险,造成企业应收账款急剧增加、坏账发生频繁,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发生,虚增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忽视应收账款的管理
  1、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不明确
  不少企业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机制,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
  2、未对应收账款进行信用管理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不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评价,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赊销制度,对形成的逾期应收账款能否收回、收回多少缺乏整体管控。而且,为了打开营销局面,抢占市场,扩大销售,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赊销的方式扩大市场份额,虽然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但却埋下了形成坏账的潜在风险。
  二、加强和完善应收账款内部管理的措施
  1、划分赊销制度,审批权限,分别确定责任人的权限范围。赊销业务经有关领导严格审查和同意,根据赊销业务量,确定不同的审批权限,在严格赊销审批基础上,加强赊销的管理以便于及时了解、掌握和控制应收账款。
  2、实行专门负责制。可以成立专门财务管理或指定专人负责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监督,并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企业负责人,便于企业领导人掌握情况,适当适时地采取对应措施。
  3、明确划分企业销售部门和财会部门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职责。明确划定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安全和及时回笼负有直接责任,应收账款形成的决策者和主要经办人员,就是回收债权的责任人,必须彻底改变回收应收账款的工作仅仅是财会部门的职责的错误认识,财会部门应按应收账款形成的时间长短,及时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一览表,将债务人名称、债权形成时间、应收账款余额、超过信用时间、债务人经营状况、应收账款总额占流动资产比重等内容在表上详细反映,以便于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缴政策。
  4、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坏帐准备制度
  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因坏账而遭受的坏账损失,只能采用备抵法,即企业可按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人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等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账款,这样体现了会计的配比原则,又避免了企业的明盈实亏。所以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计提比例等。如果企业历史上发生的坏账损失的记录较少,且债务人的信用较好则企业在较低的水平上计提坏账准备,当然,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后,并不表明企业已放弃了收款的权利。而且为了避免人为操纵利润,任意计提坏账准备,企业会计准则还规定了企业在对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即企业利用准则提供的选择空间,超过资产实际损失金额而计提的坏账准备。
  5、扩大应收款项回收途径
  对于未收回的应收款项,企业可以用融资化解。目前企业应收款项融资的具体方式有应收款项抵押贷款和应收款项让售。企业通过转让应收款项,既融通了资金,避免了风险,又无须增加企业负债,还可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坏账损失,提高企业利润,增强企业活力。并且由金融机构来协助收款,促进商业信用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应收款项的回收途径,还包括将应收款项转换为股权,即债权方可将应收款项转换为债务企业的股权,债务企业将属于长期负债的“应付账款”转变为“所有者权益”,可迅速降低资产负债率和财务风险。企业还可以通过资产量换,将应收款项换为优质资产,从而改善资产结构,增强公司主营盈利能力。
  6、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改变只将销售人员工资、报酬与销售指标挂钩的错误做法,建立内部考核责任制不但要与工资、报酬与销售指标直接挂钩,而且应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将应收账款余额与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他们要对形成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资委统计局.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财政部企业司编.企业财务通则解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7(3)
   [3]李美珍.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建议[J].北方经济.2006(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