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2015-12-14 11: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完善理论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保障系统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改善会计电算化现状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现状 改善措施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和以信息论、系统论 、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处理形式、数据存储载体,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量的会计信息资源可以得到及时的记录、汇总分析,并通过信息系统迅速传递,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实现会计电算化还可以使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源得到高度共享、充分利用,大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利用价值,促进了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1、?政策、法规相对滞后
  我国相继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文件,但由于规章的级别和宣传、执行力度不够,致使相当部分的会计人员根本就不知道法规的具体内容,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也缺乏相应的监管条例和专门的监管部门。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高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犯罪也逐渐显现,必须看到,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能仅靠现有的一些法规,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因为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为此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就很有必要。
  2、会计电算化广泛普及,但发展不平衡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方面的不断应用逐步显示出其优越性,从而得到了众多财务人员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但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导致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平衡,通常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效益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
  3、操作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涉及计算机学、管理学、会计学、信息学多个学科的应用技术,对实际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既要有良好的会计实务基础,又要深刻理解电算化软件处理账务的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相当一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上岗后,对计算机软件的掌握却只停留在简单操作阶段,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常常会束手无策,就更难涉及进一步的系统分析、设计、维护等复杂的工作了。所以要想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省时高效的优越性,就不仅要培养操作人员的会计业务素质,还要提高软件维护、分析技能,培养会计、计算机跨领域的“双精”人才。
  4、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安全机制有待加强
  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推广、发展迅速,从单项业务处理到建立较为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从“各自为战”的单机操作到会计软件网络化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随着网络系统更进一步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信息安全方面有较大隐患:在外部有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攻击;在内部有软件本身的缺陷,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等等,导致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改善会计电算化现状的措施
  1、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会计电算化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同时要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作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国家应该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研究,提供可以参考的规范化的模版。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2、重视电算化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培养一大批懂财务并精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是我国会计电算化持续发展的根本。不少单位的会计人员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过程中仅仅是简单的开机使用财务软件,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却了解甚少,一旦系统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这种素质的会计人员是不能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由“浅窄型”向“广深型”转变;在业务能力上,由“单一型”向“多能型”转变;在工作效率上,由“辛苦型”向 “效益型” 转变。只有这样会计电算化人员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来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3、实现财务信息网络化管理
  (1)实现传送数据网络化
  企业可以将公布财务或审计报告等工作直接借助于网络平台实施,可以节约成本,便捷高效。
  (2)实现会计电算信息系统的网络化
  随着财务软件技术的深入开发,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的大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必将渐渐地从单一环境过渡到网络化的环境中来。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平台,使企业的数据资料在网络上可以让企业内部信息相关部门及与其他企业的财务数据资料实现共享。目前有不少重视会计电算化信息管理的企业已经做的很成功。
  (3)充分利用网上银行进行资金的收支
  企业可以与银行签订协议,安装并使用网上银行,利用网银直接进行资金的划拨和收支,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同时资金的安全性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4、加 强企业内部控制
  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计算机数据处理易于篡改而不易留下痕迹,因此依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制定岗位责任管理、操作管理、维护管理等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要根据业务分工的不同授予不同的权限,达到合理分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设置安全的操作密码,并且要求各个模块的操作人员对自己的密码保密。由于会计电算化数据的修改相当方便,同一类的业务有时有好几个人员操作,对于一个操作员来说可以同时查看、修改这类业务的全部内容,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增加了业务数据的不安全性,好多软件对这方面的数据的安全性没有做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严格设定操作权限,以便分清责任,保证业务信息的真实性。
  5、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会计数据是企业的绝对机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更完善地利用会计电算化信息,必须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管理,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有效控制,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严厉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企业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会计信息网络化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身份认证、授权等;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的设置等限制手段,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
  6、做好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会计数据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以便在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进行双份或多份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以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张雪松: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师,2009,(01)。
  [2]姚瑶:会计电算化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1)。
  [3]曹冬梅:浅谈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