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化,现代医院面临着一系列的考验,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从建立制度、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等方面加强对医院的财务管理,以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 现状 风险 对策
一、 背景
医院的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医院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考核等工作的总称[1]。医院的财务管理一般包括:建立和健全医院财务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根据基本建设规划、大型医疗设备采购、零星土建维修、药品采购、卫生材料采购等资料编制财务计划;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分配和清偿以及日常的资金、财物管理;办理应收应付款的结算;核算分析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监督财经纪律遵守情况等。加强财务管理,可以促进医院合理地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医院要通过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和促进医院的整体发展。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从宏观上加强财务管理,成为医院发展与生存的关键。
二、当前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
1、财务预算管理:现行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但因国家财力有限,财政部门对医院根据事业计划提出的预算建议大多数不能据实核定,使得医院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医院自身的预算管理也存在缺乏科学和规范的预算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执行力度不够、形式重于实质、主观随意性较强等方面的缺点,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科学的预算管理。
2、收入管理:国家对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滞后,不能与临床医疗技术的快速更新同步,导致医疗收入不能弥补相应支出,医疗行业从业人员收入水平低于其他一些快速发展的行业,与医疗行业的高风险,高责任感严重不适应,构成了医院乱收费、乱开检查单、医务人员收受药品回扣和病人红包等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时,财务核算模式僵化,重核算轻管理;重收入,轻结构分析,只注重完成业务收入目标,对收入中的内涵、结构缺乏认真分析,不能有效的调整收入结构。
3、支出管理:我国的医院普遍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模式,核算成本不及时、不到位,无法形成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简单地将科室的各项支出直接计入科室医疗成本,还有许多应计入成本的项目未计入成本。这种不完全成本核算制度下的成本数据,因缺少重要的成本内容而难免失真,不能完整反映各科室在医疗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
4、往来账务管理:目前,医院的往来账务中呆账、坏账普遍较多,这一方面与各医保机构的核算、部分患者支付能力有关,也与医院对应收账款责任不明确,清理不及时等管理方面的因素有关。
5、基建、设备投资:医院的基本建设、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元,一些医院在资金运用时,对医院设备利用效率分析不够,缺乏科学论证,盲目投资,致使资产运用效率低,经济效益不佳,为尽快收回成本,必然导致给病人滥做检查,给开方医生提成等现象发生,既加重了病人负担,又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三、对策
1、完善医院财务规章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为了确保资产安全,保证医院财务控制系统的运行,只有将不同层次财务职责、职权进行合理分配、执行与监控,才能保证财务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医院要贯彻《医院财务制度》,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与岗位,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医院在设置组织机构和进行部门划分时,要根据自身经济业务特点,严格遵循以事务分管为核心的相互牵制和授权批准控制原则,相互制衡监督,使财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减少财务制度疏漏,防止纠正差错和舞弊行为,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当前,医院财务制度建设的重点主要有:①建立医院财务开支管理制度、医院内部监督、审计制度,完善财务岗位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②建立规范的医院“重大经济项目立项前专家论证、集体讨论决策制度”;③建立财务绩效分析评价制度。
同时,医院的财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财务法规和财会管理、计算机等知识的学习,加强财务人员的再教育,有效地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更新专业知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
2、 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首先,医院必须成立预算管理领导小组,这一组织由院长、财务科长以及其它各职能科室主任作为主要负责人。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医院总体预算负责,各科科主任对本科室预算负责。该小组是预算管理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机构,全面负责医院预算的编制、预算初步方案的平衡、预算的下达和预算调整及预算考评工作[2]。
其次,在预算工作中要做到计划详实,资金安排紧慢有序,要推行定额控制,指标管理、内部核算,尽量避免或减少计划外、无计划使用资金。
再次,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为预算编制工作服务,预算编制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预算管理软件使用及网络应用等工作技能,能娴熟借助计算机查询、调用不同时期、时段的财务指标,为预算编制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数据资料,使预算效果更全面、更合理。
第四,预算管理小组要对各个科室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变事后的财务监督为事中、事前监督,要定期对预、决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造成差异或未完成预算的具体原因,采取措施,确保各项预算严格执行。
3、实现有效地成本控制
医院成本控制是指医院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构成医疗服务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考核和监督,并采取有效措施把医疗服务的成本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从而实现成本目标。成本控制是医院运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医院落实成本目标、实现预算的有利保证[3]。医院成本控制的基础在于首先要根据单位实际划分成本单位,进行成本归集,制定合理的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利用定额成本对医用耗材
领用、水电消耗、差旅费、人员工资、公务费、一般设备及办公用品购置进行超前控制,从而实现医疗服务成本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4、加强资产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首先、固定资产管理。在以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一些有关规定制度不健全、个别科室固定资产随意调动、管理环节脱节、数额不清、底子不明的问题。这些情况都导致资产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医院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除了“三账一卡”制度外,应建立大型医疗设备跟踪制度,对全部固定资产设账建卡;在医院购置或更新设备特别是大型高值设备前,财务部门应积极配合设备部门参与分析论证,对设备的使用率和投资回报等作全面、充分的市场调研、预测,作出可行性效益研究分析,避免盲目购置,造成投资决策失误。财务部门要充分使用医院成本核算积累的资料开展投资效益分析,要注意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采购合同的签订要力争使用尽可能长的分期付款条款,充分利用付款期限进行合理拖欠,对于特大型设备的购置,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尝试采用融资租赁等经营方式,以减少资金占用。
其次,将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确定为流动资金,提高药品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用数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医院的积累资金或流动资金,可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银行委托理财增值,,如对银行存款资金签订“协定存款”协议,开展“七日理财”或“七日通知存款”等理财业务。
再次,加强管理门诊、住院的收费。
5.加强医院内外部往来账务管理
首先,加强医院内部账务对账管理。包括加强预交款对账管理;账务部门和住院部门的对账管理;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对账管理;药品和材料的对账管理等,物资对账可以按照每年不低于两次的频率,不定期进行盘点,然后对账,发现问题要及时追查。
其次,是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医院应设专人负责往来款项的清理工作,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定期检查。无法实收的应收款,应在报院部和卫生局批准后,作坏账处理;建立严格的公款使用制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外借公款,一旦出现问题,要严格追究经手人的责任。
[1] 周 冰.浅谈医院的财务管理[ 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 3 .1.
[2] 杨永林.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及实施[J].中国卫生经济, 2009, 28(3): 66-67
[3] 闫天池.整合之道——内部审计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对接[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 2008, 5: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