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问题研究

2015-12-14 11: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会计报表信息的解释、说明,是会计报表使用人进一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并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日益增长,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会计报表外部使用者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这种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报表;附注;披露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和个人的重要的经济活动的内容。不论是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员工、企业管理者等都在基于会计报表做出自己的决策,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成为了资本市场是否有效运转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会计报表附注作为对会计报表信息的解释、说明,它的内容往往比会计报表本身还要多,还要复杂,因此,很多企业在制作会计报表附注的时候对附注进行报表粉饰,甚至故意漏报、瞒报公司发生的重大事项,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误导了投资者和管理着,从而使他们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部分,是企业财务状况对外的正确声明,以财务的形式描述了企业的经营特征,这些特征正是的代表了企业的财务活动。我国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和其他有关附表。
  会计报表附注是指企业应用文字,对在会计报表中披露不详细的内容或者没有披露的重大事项做出补充、解释和硕的手段,以便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能够完全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
  披露也叫充分披露原则,是指会计报表应该披露任何对于确切解释财务报表所必须的信息。信息披露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的原则。企业一般需要披露的信息有会计模式、债务到期日、针对公司的法律诉讼、计划的厂房关闭等等。大多数披露都是通过附注完成的。
2我国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给资本市场和债权人、投资者带来了重大负面影响。例如90年代的深圳原野、海南新华、琼民源、红光实业,21世纪初的银广夏、猴王股份、蓝天,近期的绿大地和紫鑫药业等事件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很大危害。
  (1)披露不真实
  我国会计报表中虚假舞弊现象比较严重,一般都是通过虚假记载、重大遗漏、误导性披露为主。企业把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企业经济活动记载为客观事实,或者将客观事实故意不做记载或不实记载,从而违背公允会计准则,导致了会计信息不真实。比如说在会计报表中收入确认不合理,导致高估收入;或者记录并不存在或者已经损耗完的资产,把应记费用资本化,计入资产,从而高估资产等等,这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和投资者利益。会计报表附注虚假披露在我国屡禁不止。
  (2)披露不适时
  及时性在会计信息质量中很重要,对会计报表附注更为关键。一份过时了的会计报表和附注对其使用者没有任何意义。我国有些企业本该披露并主观上也知道该信息具有重要性和公开信之后并不采取行动在实际合理的时间进行披露,以此来为自己或者亲属谋取不当利益。在上市公司中,没有都有许多公司故意拖延公司重大事项的发布,导致了大量的内幕交易的发生。这些上市公司披露不及时致使很多投资者遭受了短期损失。
  (3)披露不充分
  我国资本市场的充分性比较差,很多企业都没有遵照充分披露原则,对会计实体充分、完整公开所有法定项目的会计信息,对有利于公司的信息过分披露、炒作,对不利于自己公司的信息回避甚至不予披露。比如最近中海油在事发前半个多月对渤海湾漏油事件一直故意隐瞒,
  知道媒体披露,才于7月1日对漏油事件进行了证实,至今仍然没有披露具体细节,这不仅仅损害了广大公众利益,也损害了企业自身形象。
  (4)披露面不全
  我国虽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进行了详尽规定,但对非上市公司的披露范围却没有规定和监督,致使实务中,各个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内容各不相同,往往只是应付会计报表形式凑数会计报表附注内容,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会计报表附注。体现了我国会计制度缺乏,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面不全,致使会计信息不能被外部使用者充分知晓,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利益。
3完善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对策
  (1)完善会计准则
  要从制度上解决我国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问题首先要规范和完善现行的会计准则,虽然我国于2006年重新修订了会计准则,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没有和国际接轨,比如说对非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在披露的准则方面缺乏考虑,虽然规定非上市公司参照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编制,但是并没不要求会计报表附注。因此,我国在这方面还得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制定出有效的会计准则。
  (2)加强审计部门监督
  如果缺乏监督,纵使有完善的会计准则, 也是徒劳。我国对会计附注不够重视,相对于会计报表来说审计实务比较落后。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定,不仅对上市公司的证券交易的监管要加强,对非上市公司也要加强。动用多种手段,多重力量进行监督,媒体作为会计信息发布的主要平台,也要发挥其监督作。
  (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会计活动固然需要完善的准则和强大的监督,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力的重要性,使得从业人员的素质无法被准则和监督来替代,可能是完善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中最为重要的因素。通过对会计人员的继职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到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 F.麦格斯等著,沈磊等译.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王国海. 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J]. 会计研究,2004,10.
[3] 葛家澎. 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J]. 会计研究,2004,1.
[4] 徐俊贤.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研究[D]. 河南大学,20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