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基于贷款风险防范视角的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探究

2015-12-14 11: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近些年随着高校发展的不断加速,国家拨款已经很难在规模以及时间上满足高校的需要。进而,部分高校采用贷款的方式来进行高校的融资与发展。对于高校通过贷款来融资这一做法显然是机遇与危机并存的。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保证高校的高速发展。但是一旦时空会为高校增添高额的债务,甚至发生信贷危机进而危及学校的正常发展与生存。因此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从贷款融资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的角度来讨论的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问题。希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高校的会计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等学校;贷款风险;会计制度
  一、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对贷款风险防范的障碍
  “收付实现制”是高校会计核算中最基础的制度,因为在当前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说明,收付实现制是高等学校进行会计核算最常采取的,权责发生制只是针对核算经营性收支业务,而在高校遇到的经营性收支业务非常少。在以前高校的收入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拨款,所以规定常规采取收付实现制,针对这种收支内容简洁的情况。到了现在我国市场化不断加深,也改变了教育体制,政府拨款已经不再是高校唯一的收入来源,高校能够取得资金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暴露出现在实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在这种情况的缺陷,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出来:
  1.债权资产核算不完整
  高校在“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下,一些应收而未收的资产没有被记录于当期的资产负债表中。就比如说高等学校的规定学费,多数高校都出现学生拖欠学费,这种现象也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而且拖欠的学费数目巨大,学校的正常工作也受到影响。但是高校的资产核算就不包括应收学费,也不出现在财务报表上。
  2.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资产虚高
  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通过在年终根据收入提取少量修购基金的方式来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而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如何计提折旧进行价值补偿并未做出明确规定网。因此在实践中,高校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也带来很多弊端,比如首先,固定资产的价值与实际严重不符,对于固定资产科目只有增加时的价值,至于它的净值却没有体现,高校的固定资产随着时间推移使用折旧以及科技进步下必然会带来贬值和消耗,所以账面上的资产价值和实际上的净值也存在着巨大差距。所以说高校的资产虚高,这种不考虑折旧率的计算资产账面价值严重不符合它的实际价值,如果把高校资产作为贷款决策依据,肯定会有将一系列的风险隐藏其中。其次,高校真实的财务状况不能确定,因为高校的核算不提及折旧固定资产,这也导致在高校日常活动中的支出就不包括固定资产的损耗吗,只是对于收入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修购基金,但是这个无法替代固定资产的消耗,因为两者不成比例关系。
  3.负债信息披露不全面
  由于采用收付实现制,只核算实际已经支出的款项,而对一些应付未付的支出却没有披露。就好像进行采购的时候高校还有一笔大额支出没有结算,但这个也不会出现在核算中的“应付账款”,还有对于贷款资金高校花费的利息也没有出现在核算过程中,也不会核算拖欠员工的工资等“隐性债务”,以上这些只有实际支付后才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一般不会出现在财务报表上。
  4.年终事业结余信息反映不实
  由于高校的行政以及科研存在一定的运行周期,而在运行周期之外的款项是无法顺利到达的。这导致了资金分配的不合理性存在。在需要钱的时候表现出资金不足。在不需要钱的时候则表现为资金过剩,进而过剩的资金被划分到“事业结余”账户,而“事业结余”账户的无法支持特性则导致了项目必要支出的断调。
  三、适应于风险防范要求的高校会计制度改革设想
  以前实行经济计划,高校相应的也是政府的附属机关,主要依靠政府的拨款维持学校正常运行,所以高校的会计制度长期采取收付实现制,高校的会计主要也是核算政府的预算资金以及向上反映给政府,让有关部门依据报表情况进行相关的财政核算和分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高校的资产以及运行情况已经无法由收付实现制来完整全面地进行处理,如果还是沿用这一制度都会影响到学校的贷款决策以及金融机构评估高校的偿还能力,引发高校贷款风险。与之相反的权责发生制就能够应对时代的变化,能够给决策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降低贷款风险,理由如下:
  权责发生制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工业制度的建立和股份公司的形成,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非营利组织追求绩效的目标。虽然高校不存在股份形式以及公司形式,但是它也要讲究成绩的。除了进行教育事业的收入之外,高校的资金还可以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捐款以及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而和收付实现制相比,权责发生制能够更加准确地把高校的经济权和经济责任反映出来,让捐赠者,投资者以及债权者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掌握他们的资金流向以及高校的运营情况。
参考文献
  [1]董西波.高等学校借贷办学风险控制与防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王诚,毛建荣.公办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12月,P220-222
  [3]林莉高校贷款的代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5期,P26
  [4]杨周复,施建军.高等院校资金运作与风险防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夏中雷.浅析高校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建议[J].企业经济,2008年03期,P16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