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体系构建

2015-11-17 09: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改革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焦点之一。本文以企业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对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的构成、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监督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体系构建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会计监督 现代企业制度 环境
  一、优化法制环境
  在监督与被监督的环境中,监督者具有监督权,被监督者承担被监督的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法律环境对股份制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运作影响重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会计法》的颁布和实施,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法规体系逐步建立,这对于加强会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重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现象仍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使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受到冲击,因此,健全和完善这一会计法规体系,无疑成为当前会计监督体系法制环境优化的头等大事。
  二、优化企业制度环境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重新组合了产权组织和利益关系,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目标及会计信息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体系的作用。
  企业制度环境优化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证。具体来讲,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最终控制权;董事会要维护出资人权益,对股东会负责,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做出决策,聘任经营者,并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监事会对企业财务和董事、经营者行为进行监督。所有者因为其拥有财产的终极所有权,而拥有会计监督的最终权利,也因此而具有行使会计监督的动机。经营者履行受所有者之托,享用经营权,同时要承担一种受托责任。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安排充分发挥效率,协调运行、相互制衡。在这种制度结构下,会计通过预测、计划审核、核算、检查、分析、执行等手段,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有关方面的责权利进行反映与监督。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效合理的会计监督体系运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优化会计技术环境
  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督程序多是定性化监督,它要求实际的业务活动必须合法、合理,企业的财务收支、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必须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而定量化监督程序除了合法和合理之外,在数量上还必须符合效益性原则。在实施定性会计监督时,合法和合理两者之间有时会发生冲突,即使合理合法了也不一定符合效益性原则。可见定性化监督伸缩性大,具有不确定性,难以操作。定量化会计监督可以克服上述的不足,定量的指标是事先确定的,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参照企业最好水平和同行业最好水平确定。它是建立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之上,以企业最佳经济效益为其出发点和归宿点,用定量的指标来具体规范和约束企业经济业务的合法和合理。
  四、优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
  道德是制度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法律出现以前,人们将道德作为行为的准则;而在法律没有深入人心时,有时人们宁可违反法律去遵守道德。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当法律对人们行为无法进行规范时,更多的则需要利用道德这个调节手段进行规范。职业道德在无形中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社会上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会促使会计人员在主观上注意加强履行会计监督的义务,反之,如果会计职业道德败坏的不正之风蔓延,会计人员协助造假不仅不会受到社会的指责,还会成为一门值得夸耀的技巧。
  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就是要培养会计职业界的独立、客观、公正的精神境界。对于会计工作中来自各方面的不正当干涉,会计人员要有勇气抵制,始终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以法律为行动准则,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公允。
  五、协调政府监督机制
  首先,各有关部门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对有关企业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财政部门对各企业会计工作行使普遍监督权,税务部门只对企业中与纳税有关的会计内容进行监督,其他部门只是对特定的企业进行行业监督。相关法律对此有明确的界定,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法定的范围实施监督检查,不能超越范围和权限,以免扰乱正常的监督秩序,造成该管的没人管,不该管的谁都管的混乱局面。其次,有关部门应避免重复查账。有关部门依法对有关企业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具检查结论,并对结论负有相应责任,不能光检查而没有结果,以约束监督部门的行为。同时,应当尽可能利用己有的结论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协同开展会计监督,避免重复检查,突出监督重点,转变监督职能,实行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种专业监督的作用。
  六、推行会计委派制,完善会计人员管理机制
  在目前的会计人员管理机制中,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使会计人员陷于“两难”的境地,无法开展监督工作。要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难的问题,当前尤其要从会计人员管理机制入手,通过会计委派制来迅速地加以解决。会计委派制的出台就是针对会计人员对服务企业经济活动约束的弱化这一缺陷,通过改变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使会计人员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来保证其职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实现对用人企业经济活动的控制。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效用在于给会计人员正常地履行职责创造有力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玲,浅谈单位内部的会计管理监督制度建立,消费导刊,2008,
2、宋瑞琳,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今日科苑,2008,
3、张晓燕,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现代企业,2006,1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