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浅谈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5-11-17 09: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会计工作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会计的产生发展,会计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工作 经济发展 经济环境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并为有关方面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经济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国民经济发展总量、资源的消耗量、利用率以及其他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与经济发展环境是紧密相连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会计的产生发展,会计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经济发展促进了会计的产生
  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历史起点可追溯到人类的史前时期。会计起源于生产实践,最初表现为人类对经济活动的计量与记录行为,如结绳记事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会计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地变化和逐步完善起来。会计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特别是现代会计的产生,14、15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利用货币计量进行价值核算和广泛采用复式记帐法,从而为现代会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得到了迅速提高,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科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对会计提出了不仅要事后算账,事中控制,更要做到事前预测和决策,与此同时促进了管理会计体系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社会化的发展,企业在重视内部管理的同时,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由此,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健康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系统等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使会计信息的搜集、分类、账务处理等操作程序更加便利,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实现了会计科学的根本变革。所以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是会计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经济发展影响会计的发展
  经济发展环境是指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水平、金融、证券市场发育及完善程度等具体因素的总和。它是影响会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经济体制产生不同的会计理论。一个国家处于何种经济体制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会计模式。所以说,经济体制的变革势必导致会计的变革。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会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以及规范体系等影响很大。从会计发展史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活动和会计实务就越复杂,会计的发展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要求其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的认识就越加科学,会计各方面的工作就越完善。
  物价变动也会影响会计的发展。在经济持续通货膨胀时期,历史成本计量的局限性表现在:财务报表资料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
  金融、证券市场处于初期阶段时,对会计资料信息的披露要求较低,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及其有关服务部门。金融、证券市场成熟完善后,则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较高,服务对象是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
  总之,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发展的趋势决定了我们进行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目标。
二、会计促进经济发展
  会计工作通过核算职能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资料;通过监督职能对经济活动直接进行管理促使经济更好地向前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会计工作又通过所提供经济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参与经济决策,预测经济前景等来提高经济效益,使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会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会计的发展,不仅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关,而且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有关;而会计工作的不断完善有进一步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快速发展。从会计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每一次新旧经济形态的更替,都能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会计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对于调节社会经济运作、管理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利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有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
(二)会计工作职能,能动的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会计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就是对大量的经济业务通过记录、计算、归类、整理和汇总,并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程序,全面、完整、综合地反映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并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资料信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会计核算不仅仅包括对经济活动的事后核算分析,还应包括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事前预测的主要形式是进行经济预测,参与决策;而事中控制的主要形式则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核算和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按计划和预定的目标进行。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经授权,按照特定主体的相关规章制度运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特定主体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主要检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其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可行性;通过审查分析会计核算资料,纠正偏差使企业经济活动沿着既定目标进行;通过评价经济活动成果向企业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核算资料信息等内容。通过会计监督达到维护国家财经法规和改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会计的职能有了新的扩展。一般认为,除了会计核算监督两个基本职能之外,还有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扩展功能。会计工作参与企业经营决 策,预测经济前景,控制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分析经济效果,是现代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要使企业不断的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决策;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良好的会计环境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准确、可靠、有用的信息,是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保证。
  总之,会计工作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都离不开会计工作,而会计工作方法的变革、发展总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为动力的。经济效益的衡量要借助于会计,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会计为其服务。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形式,会计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迎接市场经济发展新挑战并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经济活动的功能,促进社会市场经济正常、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正刚.浅析会计与经济环境.当代经济.2008.(2)
[2]将伟.试论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西南财经大学.2000
[3]高雯霓.会计如何做好企业管家.中国科技博览.2010
[4]骆德平.浅议会计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于地位.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
[5]王淑丽.关于会计知识述评.中国集体经济.20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