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理论研究的策略探讨

2015-10-20 09: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提高审计理论研究水平,为审计工作永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正确导向
  首先,在审计研究指导思想上,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研究工作,把握各个时期审计工作发展的重点及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作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审计机关的理论研究应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要把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作为促进审计工作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水平的首要任务。其次,在审计研究的方法上,要注重把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相统一,把审计工作发展的宏观性与审计监督的微观性相统一,把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把深入实际进行审计调查研究与理论概括升华相统一。要组织研究人员深入审计第一线参与审计项目,取得第一手资料。克服审计研究与实际应用的“两张皮”现象,注重理论研究在审计工作中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让理论研究尽可能转化为审计成果,从而为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为实现审计工作的效益性、建设性服务。另外,在审计研究的方向上,也要拓展研究领域,突出研究重点,围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的要求,注重研究如何在审计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要找准“结合点”,瞄准“突破点”,围绕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最高目标的要求,注重研究在审计工作中如何加大对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力度,怎样体现“民生审计”理念、有效组织行业与专项资金审计等问题。围绕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注重研究如何在审计工作中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如何正确处理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提高执法能力与执行审计纪律的关系,依法审计与文明审计的关系。围绕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注重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把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相结合,把审计评价与审计成果利用相统一,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水平的问题。围绕推进审计机制和管理创新,注重研究在审计机关如何正确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审计干部队伍,怎样把传统审计方法与计算机审计方法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审计手段等问题。总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既要注重审计工作长远发展,又要注重具体的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要科学谋划,认真实施,精心组织。另外,在审计研究的力量整合上,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要素,发挥高校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聘请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一线人员组成“三结合”的研究队伍,扬长避短、互相学习,形成长效机制,建立一支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专业人员与审计实务工作者相结合,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水平的学术研究队伍。
  二、适应和满足审计事业科学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宣传和办刊工作
  近年来审计宣传工作有很大的进展,对审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各级审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了一定数量专职和兼职的宣传人员,除了与党报及各种社会传媒协调宣传审计外,各省审计机关还办有审计期刊,这在客观上为搞好审计宣传创造了必要条件,通过这些广泛的宣传,及时传达了党和国家有关经济监督的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先进的审计信息,推广了审计的许多经验和科研成果,弘扬了审计人员文明执法、廉洁奉献的精神面貌。一些审计机关还举办审计知识竞赛和审计演讲会、审计宣传员培训班等。这些宣传措施收到了行之有效的结果,积极配合了审计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审计人员执法意识的增强和被审计单位遵纪守法自觉性的提高。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目前审计宣传中还有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加以改进、完善。一是有的单位对审计宣传工作重视不够。有重实务、轻宣传的倾向,只顾抓审计任务的完成,不重视审计宣传。认为审计实务是硬指标,审计宣传是软指标,可抓可不抓,宣传工作相对滞后。二是缺乏宣传人才。有些审计机关宣传人才匮乏,没有懂专业的宣传人员,写出的宣传文章质量不高。三是宣传手段滞后,宣传渠道不多。这些都显示出审计宣传工作需要改进和提高。
  (一)提高宣传人员素质,充实培养审计宣传队伍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我们已经拥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较高,有一定执法水平的审计队伍,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壮大,我们还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宣传队伍。如果说审计初创时期,开展业务是第一位的,我们需要的是财会和审计人才,那么在历经二十多年发展后的今天,扩充、加强审计宣传队伍也已成为需要重视的事宜。各级审计机关要配备宣传、信息人员,保持相对稳定。宣传工作的质量和任务完成情况要纳入行政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增加审计宣传人员的竞争意识,争取使审计宣传内容每年在社会新闻媒体上有一定数量,提高审计的社会影响。要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宣传人员业务素质。作为宣传人员,既要具备宏观审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综合文字能力。宣传工作是特殊岗位,很难和审计机关的大面积培训融合,需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强人员培训,平时宣传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和业务学习。熟悉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法规,提高理论水平和文字能力。
(二)办好各种审计文化载体,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审计工作
  1.把握审计事业发展的脉搏,确定审计宣传的重点和方向。目前,审计报刊应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着力加强对涉及民生问题的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以及社会公共资金审计成果的反映,促进提高对农业、环保、社保、医疗、教育等关系民生的财政资金审计监督效应。围绕审计监督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目标,着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宏观调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和综合信息,为审计人员和广大读者提供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资料。着重宣传审计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大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立足审计监督批判性、宏观性、效益性、建设性功能,宣传审计工作在推进法治、维 护民生、推动改革、加强廉政、促进发展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与典型,让全社会更加了解、理解、支持审计,促进审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审计,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加强对审计监督重要作用的宣传,扩大审计影响,提高审计工作的知名度。加强对行业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进行现场调研采访专题追踪报道,促进提高审计质量,改变工作作风,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加强对优秀审计项目和审计查出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及大案要案线索情况的反映,促进依法审计、严格执法、提高审计能力;加强对审计机关推进审计管理创新,开展目标责任制及推行审计公告制度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果的反映,促进文明审计不断取得新进展,推进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创新宣传的路径,改进宣传策略。目前,文化市场上各种报刊如林,报刊已越来越成为读者自由选择的文化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报刊只有提高质量,在竞争中求发展,才能壮大自身。编者要把自己放在与读者平等的位置上,把审计业务需求放在第一位,虚怀若谷,广采贤言,博采众长,提高文化产品的实用性、服务性,变读者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这样的刊物,才能在报刊如林的市场环境中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并得以提高。对审计报刊来说,应力求融会多种编辑风格,百花齐放,生动活泼,多姿多彩。要花大力气来挖掘一些鲜活的审计题材,写出面向实际,面向未来的经典文章,即使理论探讨文章,也应以应用理论为主,紧跟热点,如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审计创新,以及全面发挥审计作用为和谐社会及“美丽中国”建设服务等,发表一些真知灼见,提高对实际工作的导向作用。
  同时,在宣传策略上,还应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如适时召开由专家学者、审计宣传人员和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参加的审计宣传工作会议,听取建议和意见,总结经验,改进宣传方法;建立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专家库,加强与一些专家学者联系;定期组织一些核心文章,力争做到宣传工作时时有重点、有新意等。要加强与各级审计机关、内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联系,把各方面审计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加以反映,总结经验,公开推广,使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高国家经济免疫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功效得到及时地反映和宣传。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