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不同税负结构进行纳税筹划的策略创新

2015-10-13 09: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税收实务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两个企业经济业务内容基本相同,税收负担差异很大。这两个企业既不存在钻政策空子,又不存在偷逃税款等违反税收法规行为,那么税收负担为何有差异呢?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在于税负小的企业花了大力气对税收政策进行研究运用,利用相同经济业务的不同税负结构进行了纳税筹划,享受了节税收益。本文通过税务实例,说明如何利用相同经济业务的不同税负结构进行纳税筹划,减少企业税收负担,实现企业利润增长。
  一、增值税纳税筹划案例
  单位基本情况:某电梯生产厂有职工380人,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税)为3800万元,其中安装、调试收入为1600万元。该厂除生产车间外,还设有电梯设计室负责电梯设计及建安设计、保养、维修工作,每年设计保养维修费为3200万元,购进原材料发生增值税进项税额340万元。
  纳税筹划前,该单位被主管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其发生的混合销售行为一并征收增值税。这主要是因为该单位属于生产性企业,而且兼营非应税劳务销售额未达到总销售额的50%。应一并征收增值税。由此,该企业每年应缴增值税:
  销项税额为:(3800+3200)*17%=1190万元
  进项税额为:340万元
  应缴纳增值税为:1190-340=850万元
  根据有关税法文件规定,对企业销售电梯(自产的或购进的)并负责安装及设计、保养、维修取得的收入,一并征收增值税;对不从事电梯生产、销售,只从事电梯设计、保养和维修的专业公司对安装运行后的电梯进行的保养、维修取得的收入,征收营业税。
  按照上述规定,如果企业投资设立两个独立核算的公司如下:
  1.将该厂设计室划归甲公司,由甲公司实行独立核算,并由甲公司负责缴纳营业税款,适用税率为5%。
  2.将该厂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划归乙公司,将安装调试收入从产品销售的收入中分离出来,归乙公司统一核算缴纳营业税款,适用税率为3%。
  纳税筹划后,电梯厂缴纳增值税:
  销售收入为:3800-1600=2200万元
  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200*17%=374万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0万元
  应缴纳增值税为:374-340=34万元
  2.甲公司应就电梯设计保养维修费独立核算,征收营业税(营业税率为5%),应缴纳营业税为:3200*5%=160万元。
  3.乙公司就安装调试收入独立核算,征收营业税(营业税税率为3%),应缴纳营业税为1600*3%=48万元。
  三公司应缴税费为:34+160+48=242万元
  纳税筹划效果:该锅炉厂筹划前应缴纳税增值税850万元,筹划后缴税总额为242万元。为企业节税850-242=608万元,直接增加了企业利润608万元。
  二、营业税纳税筹划案例
  单位基本情况:甲房地产开发公司于2012年开发了一排商业店面,该房产公司与该市开元公司签订一份购房合同,合同规定,房产公司将商业店铺共5000平方米按照开元公司的要求进行装修后再销售给开元公司,售价8000元/平米,价款总额4000万元。乙公司为装修装饰公司,发生装修费用共计1800万元,甲房产公司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纳税筹划前:应纳营业税(营业税税率为5%);4000*5%=200万元。
  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00*(7%+3%+2%)=24万元
  应纳税费合计为200+24=224万元
  纳税筹划内容:由乙公司与开元公司直接签订装修合同,乙公司按1800万元的价格将建筑安装发票直接开给开元公司,甲房产公司再按售价2200万元(4000万元-1800万元)给开元公司开具房屋销售发票。
  纳税筹划后:
  甲公司:应纳营业税:2200*5%=110万元
  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10*(7%+3%+2%)=13.2万元
  应纳税费合计为:110+13.2=123.20万元
  纳税筹划效果:乙公司应纳税费未变,甲房产公司节约税费100.8万元(224万元-123.20万元)。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
  李先生业余为一家单位提供装修设计服务,每月获得劳务报酬6000元,为从事这项业务,李先生每月需要支付往返车费400元、材料费1600元。
  纳税筹划方案如下:
  建议李先生成立个人独资企业,专门为该公司提供设计服务。其他条件均不发生改变,李先生仍要支付往返车费400元、材料费1600元,李先生可以获得6000元收入。
  那么,在2012年度,纳税情况比较如下:
  纳税筹划前:李先生按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6000(1-20%)*20%*12=11520元。
  纳税筹划后: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计算的原则,李先生2012年度的总收入为6000*12=72000元。总成本为:(400+1600)*12=24000元。李先生作为投资人,其个人费用可以扣除3500元*12=42000元。这样,2012年度,该个人独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72000-24000-42000=6000元。应纳所得额为:6000*10%-250=350元。
  通过纳税筹划,李先生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为:11520-350=11170元。减轻税负达98%。
  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相同的经济业务,如果合理利用了税收政策进行纳税筹划,就会缴纳不同的税种,会影响纳税人税负高低。因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进行合理筹划,日益成为企业理财或经营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王智勇.企业税收政策解析实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