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中国能源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控制策略

2015-10-13 09: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能源企业要实现“打造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集团”的战略目标,就需要“走出去”开发海外资源。从长远来看,资源产业将成为我们“走出去”跨国经营的主导行业之一。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拓展的很多项目都取得不错的业绩,但也有不少项目是失败的,其主因都在于未能全面认识风险并有效地规避风险。无论哪一个行业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都会存在风险,但资源型企业投资开发的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项目投资大、建设期长、不可预知的因素更多,投资风险更大。因此,在我们企业致力海外拓展的同时,冷静地具体分析、识别、规避风险成为我们首要工作之一。
  一、资源型企业海外拓展投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笔者根据在澳大利亚、印尼等国从事多年项目投资、管理的经验,从海外投资项目阶段性的角度考虑,可将海外投资项目风险分为政治风险、外汇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及经济风险。下面对海外投资项目主要风险的进行分析:
  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存在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这些国家更容易发生政局不稳、民族冲突甚至战争的情况。如98年印尼排华事件,许多华人企业蒙受巨大损失,甚至是颠覆性的。政治风险范围很广,主要概括为战争和内乱、国有化、政策法规变动及政府违约等风险。其中国有化风险是海外投资项目的主要政治风险之一。进入80年代以来,国有化形式有所变化,一次性、直接的国有化逐渐被间接国有化所替代。例如,印尼政府要求外国煤矿投资者在一定年限内,按一定比例分期将其股份逐步转让给当地政府。另外,海外投资的经济收益因东道国政府的外汇管制政策而无法汇回母国,这可能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如2002年阿根廷货币危机导致政府发布禁令,禁止外国投资者的外汇转移出阿根廷。
  2.外汇风险
  我国处在一个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中,汇率风险仍然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企业的经济收益,对于我们海外拓展的企业来说,这种风险尤为突出。汇率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贸易性汇率风险和金融性汇率风险。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一般是用外汇或国际货币来计价。目前大约70%的国家用美元来计价。但由于汇率的频繁波动,生产者和经营者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时,就难以估算费用和盈利,这是贸易性汇率风险;另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贷的都是外汇,如果借贷的外汇汇率上升,借款人就会遭受巨大损失,这是金融性汇率风险。其实外汇风险贯穿海外投资项目的整过程。
  3.经营风险
  企业在海外生产经营中由于不可抗力的影响或企业决策上的失误可能导致投资风险。这些经营性风险主要为生产、销售、资金、通货膨胀和库存等风险。实际上,由于环境、技术、管理甚至社会政治状况或自然条件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产品能否按照预期指标生产出来是很不确定的。如2010年印尼的气候反常,雨季持续时间加长,大部分印尼煤矿都无法按照预期计划生产煤炭,更无法保障煤炭供应合同的执行,这给许多煤炭企业造成巨大损失。这种经营风险主要来自大自然的变化,人们很难控制。
  4.管理风险
  企业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跨文化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风险贯穿投资的始终,如果不加以重视,将影响投资收益。
  企业海外投资其实是金融和实业的共同投资,资金的来源管理及运用、境外筹资管理等各个方面涉及的内容都较为复杂,加上企业会计制度与东道国制度或国际惯例的差异,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也面临风险。
  企业海外拓展过程中,人才匮乏的问题已经显现,国际型经营人才更是缺乏。根据我司经验,近两年澳洲矿业技术人员奇缺,而澳洲政府对外国相关技术人员输入审核严格,而本地技术人员的待遇要求更高,这与投资初期的人力资源成本预算出入太大,给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收益带来巨大压力。
  另外,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着复杂的文化差异风险。例如,发达国家企业习惯于用法律条文作为行动依据,而中国企业习惯于按上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指令行事。如果不重视多元文化的差异,而采用母国为中心的既定管理方式,则往往增大管理上的风险。
  5.经济风险
  我们把各种内、外部风险归纳为整体风险,包括前面所述的政治风险、外汇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企业海外拓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扩大经营范围,提高经济效益,而即使前面所提的各种风险都已避免,但依然可能是投资项目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存在偏差,给投资者带来不利或损失,这为经济风险。假如某企业要进行海外投资,首先分析项目的整体风险,看是否适合进行投资,然后才按照经济效益指标数据,计算出该项目的经济风险。海外投资项目的整体风险和经济风险对海外投资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某海外投资项目的整体风险企业能够接受,但是该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却达不到预期收益,项目经济风险较大,企业是不合适进行投资的;反之亦然。
  二、资源型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防范、规避的途径与对策
  1.准确评估资源国的政治经济形势
  为规避投资国的政治经济风险,在选择资源国作为投资国别时,必须要做好对资源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的了解和评估,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采取应对措施,防范和规避风险。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一是询问有关政府部门或商协会组织,比如贸促会矿业分会等组织。二是向专门的咨询机构了解。三是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设在资源国的分支机构了解资源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和投资项目的资信等状况。四是依靠间接情报来进行国际投资风险估计。为减少投资风险,尽量不在政局不稳定的国家进行投资活动,若确要到这些国家投资,也应采取由第三国提供担保的措施,即采取风险转移的方式。
  2.充分利用外脑,使可行性报告真正可行
  资源型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要有一个严格认真的可行性报告,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编写可行性报告的同时,可借助法律顾问、财税顾问及技术顾问等中介机构力量,特别是目标国当地的中介机构,以增强报告的可参考性。加大项目投资前期的尽职调查,充分考虑境外政治、法律、政策、环境、税收、资源、人力、汇率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风险因素并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以规避风险,提高境外投资的成功概率。
 3.培养国际化人 才,建设一支懂得国际化运作的团队
  有效地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和防范化解海外投资风险,都需要国际化的人才。国际化人才就是那些对国际商业规则、人文环境、法律法规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加以运用的人才。要在激烈的海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走出去”的资源型企业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针对目前海外投资企业严重缺乏国际化运作人才和经验的状况,从企业角度看,也应当重视人才的引进、储备和培养。加快建立一支懂管理、懂技术、懂外语、熟悉外国法律和制度的国际化运作团队。
  4.不同手段搭配防范汇率风险
  资源型企业在外汇的借、用、收、放四个环节中,尽量采用一个币种,因为币种越是一致,汇率风险就越小。此外,还可以采取黄金保值条款、外汇保值条款和特别提款权保值条款;选择币值趋降的币种,确定适度的外债规模和利率水平。同时,我国“走出去”的资源型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性保险公司和政策性银行为其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支持,通过办理投资保险与担保,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其他机构。
  5.经营、管理和经济风险的防范
  当项目投资合同签署,往往风险出现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之中,并且直接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左右经济风险。考虑到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的许多共性,把其归纳一起如下:
  (1)当地化经营策略
  当地化经营策略要求海外投资企业要使其生产经营活动适应东道国当地的文化、价值、消费等传统习惯,使企业产品或服务能满足特定市场和用户需求,以赢得市场和企业生存空间。首先,海外投资企业的生产、销售要适应东道国市场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其次,海外投资项目的管理也要当地化。如我司在印尼投资的煤矿雇佣当地员工和管理者,提高雇员在公司中持有股份的比例,使当地雇员对工作更有责任心和自豪感,有利于经营活动在东道国进行。另外要对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在企业内建立共同的企业文化,从而降低跨文化风险。
  (2)联盟策略
  在当今的海外投资中,跨国公司和国际性战略联盟是竞争的主体。而中国大多数海外投资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规模效应差。所以中国企业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获得规模效应,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3)资金风险规避策略
  资金风险的规避对海外投资项目来说非常关键。首先海外投资企业应尽可能地用较少股本和较多的东道国举债或者向多个国家的银行借款进行经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海外投资项目的资金风险;其次是要根据海外投资项目的实际资金需求、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来确定合理的负债结构;另外,海外投资企业要加强对海外投资项目营运资金的管理,优化资产结构,建立控制资金风险的机制。
  (4)改善企业形象策略
  海外投资企业的跨国影响力及其给东道国政府的印象决定了东道国对投资项目的重视程度,因而防范经营风险的另一重要策略是把东道国对企业形象的评估列入考虑因素。海外投资企业的企业形象策略应该是发展和培养有利的企业形象,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降低企业在东道国所面临的风险。
  (5)风险转移策略
  风险转移可分为保险转移或非保险转移两种。投资者可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缴纳保险费为代价,将经营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另外,投资者可利用其它途径将风险转移给别人,如签订合同、保证书等。例如,某承包者如果担心承包工程中基建项目所需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可能提高,他可以通过招标分包商承包基建项目,以转移这部分的风险。
  三、海外投资项目风险发生后的危机管理
  海外投资风险最终发生时,企业要积极采取缓解策略来尽可能降低和弥补。要充分了解我国和东道国对海外投资企业保护的法律法规,争取和利用双边、多边投资保护协议等措施保护自身利益,如实向海外投资保险机构反映非商业性投资损失,必要时把政治风险争端诉讼与东道国或国际法庭,以减低和转移风险损失。另外,尽量把损失终止在投资注册公司,杜绝母公司的连带责任,这需要在注册投资公司或者签订投资合同是特别注意。风险往往不是人为所能控制的,一旦风险发生,最重要的是采取补救措施,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谈判补救
  一般来说,东道国对海外企业实施国有化、出台不利于企业的政策等措施之前,会对有关企业提出警告,海外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来说服东道国改变决定。一旦政治风险发生,企业仍应积极向东道国政府阐明政治风险发生的利弊,必要时还可提出一些让步条件,要求东道国放弃不利外资的决定。实在不行,企业还可以运用一些政治战术进行谈判。例如,争取得到所在国反对党和邻国的支持、母国政府官方非正式的干预等。
  2.法律补救
  当谈判补救无效的时候,企业就应该寻求法律补救措施。如当地的法律、母国法律、取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等。海外企业也可让母国政府通过国际法庭向东道国提出索赔。
  3.撤资策略
  当某种国家风险已经发生,危及中国海外企业生存和发展时,从东道国撤资无疑是唯一的选择。当然应尽可能的寻求残值收入,例如,要求保险公司补偿企业因政治风险而产生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