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公共信用缺失对当前财务会计的影响的原因分析

2015-09-22 09: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公共信用是信用经过“关系信用”、“契约信用”之后的一种高级形式,可以起到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加速资本运转等方面的作用。本文在理清公共信用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公共信用缺失对当前财务会计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公共信用 财务会计 市场秩序 利益驱动
  1.公共信用缺失的基本问题概述
  1.1公共信用的含义及其发展
  公共信用(public trust worthiness)是发生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信用,是公共生活领域中特定个人或组织,在与作为泛利益相关群体的公众,通过不完全契约或隐形契约进行交往或交易过程中,获得公众信任,建立公共信誉的意愿、行为和绩效。从本质上说公共信用是一种公共物品,按照萨缪尔森对公共物品的定义,公共信用同样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公共信用的供给方式是单方面的行为,其效果如何需要公众认可。较之于关系信用与契约信用而言,公共信用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力,由于公共信用缺失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及其危害性都很大,这也更加彰显了公共信用的重要价值与作用。
  1.2公共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是政府信用缺失。政府是公共信用供给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公共信用缺失与政府密切相关,当前一些政府部门的社会诚信意识较差,制定的相关政策往往缺乏连续性与稳定性等,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人们对于政府的预期较低,如政府部门不守承诺、暗箱操作、潜规则盛行与虚报成绩等现象屡见不鲜。
  二是企业公共信用缺失。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是企业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惜弄虚作假,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收不回;偷税漏税;违约;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披露虚假信息及质量欺诈及知识产权侵权等。不难看出,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和履约方面存在较普遍的信用问题。
  三是个人信用缺失。社会乃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构成的,个人的诚信状况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当前的个人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个人在市场上的失信行为和现象络绎不绝,虚假信息较多,合同的违约率较高。这种现象造成了市场交易成本的极大增大,市场经济效率降低,从而导致社会诚信的根基受到震动,人与人之间处于相互不信任的状态。
  1.3公共信用缺失的基本原因
  一是缺乏社会信用系统。当前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信用体系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数据资料缺乏,体积机制不健全,缺乏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失信行为惩戒力度较低,在全社会没有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环境氛围,财务会计也受到较大的影响。
  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少有关信用信息征集、使用、披露、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一项法律或法规为征信活动提供直接的依据。这就造成了财务会计领域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的诸多工作,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披露等关键环节上无法可依。
  三是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专业化的分工成为一种趋势,财务会计领域呈现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乃是受到了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极大影响,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关于“经济人”与“理性人”的假设是也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前提。 具体来说,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是建立在如下几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委托人和代理人是不同的主体,二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二是委托人和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二者会据此采取策略行为进行博弈,以求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财务会计领域由于专业化程度较高,信息资源的价值重大,信息不对称导致信息资源的拥有者有诸多机会进行“寻租”和“渔利”,这也会导致信用的缺失。
  2.公共信用缺失对当前财务会计的主要影响分析
  2.1虚假财务会计盛行
  当前公共信用缺失,导致虚假财务会计较多,如很多企业不按规定进行收入确认,利润虚假。效益好的企业想方设法隐瞒利润,少计收入,将其挂在往来账上或私设小金库;效益不好的企业为了完成利润指标,将不到期的收入提前计入,或利用内部上下级关系、关联单位之间虚开销售发票。
  2.2经济犯罪活动潜滋暗长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管理机制还不健全,近年来的经济犯罪活动也日渐增多,而财务会计信息的诚信缺失是一个巨大的诱致因素。会计信息失真使得市场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制度性欠缺。错误以及虚假失真的财务会计信息往往不能优化国家资源配置,政府职能不能有效发挥,腐败行为潜滋暗长,企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受到阻碍。有资料显示,当前我国的经济犯罪案件大多都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人员造假账,出具虚假报告有牵涉。由于信用缺失,导致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经济犯罪的一个巨大诱因,威胁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2.3.财务会计诚信体系崩溃
  财务会计诚信体系崩溃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在财务会计报告形成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或者职权优势,进行权力寻租,为自己或小集团谋取私利,损害财务会计的真实度。二三财务会计报告的原始凭证审核不力,如在一些借款的案例中,往往为了放贷,对一些原始会计凭证,弄虚作假,如共同借款人是借款人的姐夫。两人合办公司。在贷款审批中并未与共同借款人取得联系。家访的过程中,借款人称共同借款人有重要业务所以未能到场。后在法庭审理中,共同借款人称其从未和借款人合办公司,也完全不知道贷款买车一事,只是曾将其身份证借给借款人用过两次。笔迹鉴定结果也显示,贷款合同上共同借款人的签字并非本人签署。不仅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而且也浪费了后期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2.4.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将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举例而言,一些借款人的收入 很可疑,或者可以推断出是灰色甚至黑色收入,或者采用多种手段隐匿财产。这样的人即使收入很高、或者有很多资产,但其诚信度却很低。给这样的人贷款,往往涉及到财务会计的弄虚作假,未来的风险会很高。并且明知借款人做违法之事,仍与其发生金融业务,不符合反洗钱的规定政策。
  3.对策措施与意义建议
  3.1加强财务会计诚信体系建设
  要不断加强财务会计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利用,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继续完善信用分类监管,不断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全面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完善公共服务领域信用制度。在具体的体系构建中,可以采用互动分析法,互动分析法分为组织互动和人际互动。组织互动的核心内容是长财务会计诚信体系建设
  共同体相互作用来进行相关分析。基于组织互动分析法的理论,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笔者把财务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看成“一个政策领域内相关主体的纽带”。财务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共同体的系统具有稳定性,具有诸多资源优势。
  3.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制约,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健全的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 批、领报制度。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建全的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体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通过税务筹划合理控制税务成本和风险。建立健康的财务管理体系:建立财务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与事后分析,来达到有效的资金管理和费用的合理控制,降低营运风险,从而保证公司的整体经营目标的达成。
  3.3 提高财务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首先要诚信、专业、务实、守密。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即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品德,做好终生学习的准备,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其次要做到标准、精简、高效,标准是从日常的工作的规范化到财务报表报告的统一规定等等方面都要有标准,例如:统一会计核算方法,统一报表编制要求和格式,统一单据的格式等。精简指的是工作岗位定岗定量。高效是以效率的提升为使命。此外,财务工作者作为公司日常运作的监督员,公司的资产安全和运营风险,都必须时时作监控提示,并且反馈在不同的层面上,以汇报、报表、分析、报告等,股东权益最大化和员工利益的合理平衡是其工作的终极目标。
  3.4构建财务会计失信惩戒机制
  罗尔斯曾经在其正义的实现中阐述了其第一个原则,也就是要求“自由”,很多自由经济学者就认为凡属于经济的问题,市场会自然解决,政府的干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对“自由”的限制,如果单从这一原则来说的话,这不是不符合自由原则的,因为自由只能是为了自由的缘故而被限制,其他的缘由不能限制。也就是说,罗尔斯从来不认为单纯的自由可以实现正义,毕竟原始社会(丛林时代)是高度自由的,但是人们却生活在恐慌之中,处于每个人与每个人的战争之中,所以“自由”是要被限制的——因为自由的缘故,也就是说当“自由”侵犯了其他“自由”的时候,“自由”就应当“不自由”。就财务会计问题而言,可以说已经不再单纯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问题了,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如果涉及财务会计报告弄虚作假,损害的是大量股民的利益,而且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带有极强的公共性,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会计报告问题进行监督管理,构建失信惩戒机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首先,要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其次,对恶意造假者,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绝对不能让对财务报告弄虚作假的人员还存有侥幸心理,或者说虽然造假了,但是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却极低。
  参考文献:
  [1]叶晨晖.企业信用缺失与政府公共管制.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8):33-34.
  [2]张晓磊.经济伦理视域下的金融信用缺失与重塑.金融发展研究.2012(10):68-70.
  [3]张翠.论"信用缺失"及其治理路径.法制与社会.2009(11):241-242.
  [4]沈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路径研究——以浙江省县级政府为例.浙江大学.2011.
  [5]舒惠好,王宏.会计信用体系建设的有益尝试--上海、山东开展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评价情况的调查报告.会计研究.2004(2):68-70.
  [6]柯有梅.简析单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1):57-58.
  [7]韩苇.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工作的思考.新会计.2011(3):10-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