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会计审计论文

浅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入分类及财务管理的问

2015-08-27 13: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键词:疾控中心 收入分类 财务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制度以及各类专项资金管理的不断完善,对收入分类并分类进行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4月财政部发布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72号),规定事业单位收入是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按资金来源一般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承担着疾病防控、卫生应急、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等职责,其预算收入也应根据不同的业务活动而进行分类管理,本文就疾控中心主要收入类别进行分析。
  1 财政补助收入分类管理
  财政补助收入指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财务管理中,取得的财政补助收入应在按照收支功能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再按照支出经济分类进行管理。
  2 事业收入分类管理
  事业收入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科学研究等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是单位收入的重要来源,按来源渠道可进一步分为采用财政专户返还方式管理的事业收入(如卫生检测检验收入),本级横向财政拨款(从本级财政部门以外的“同级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如国家疾控中心从科技部、环保部等取得的拨款,省疾控中心从本省科技厅、环保厅等取得的拨款)、非本级财政拨款(如国家疾控中心从北京市有关部门取得拨款)、横向合作收入(如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基金等国际组织及其他单位取得的收入)、教育培训收入(如研究生培养学费收入)、学术杂志收入(学术杂志版面费、广告费等收入)等。事业收入在按照来源渠道分类管理的同时,应按照2013年1月起执行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区分专项资金和非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对于专项资金,还应继续按照收支功能分类分设明细项目进行核算。
  3 上级补助收入分类管理
  上级补助收入是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是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拨给所属单位的经费,例如用自身组织的收入和集中下级单位的收入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疾控中心取得的上级补助收入,多是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完成的专项工作和任务,如卫生部门委托疾控中心完成的卫生标准修订等工作,这些专项委托经费需按照协议要求专款专用,因此,在上级补助收入核算时,应设置专项明细项目并按照所属功能分类进行管理。
  应该注意的是,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拨给所属单位的经费,属于专项业务补助经费,事业单位应在本级横向财政拨款类别管理,不在上级补助收入类别管理核算。
  4 其他收入分类管理
  其他收入是除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资产盘盈收入、往来款清理收入等。除限定用途的捐赠收入要设专项明细核算外,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一般为非专项资金,可按照基本经费进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几年的部门决算中,规定本级横向财政拨款和非本级财政拨款在其他收入中列示,但根据疾控中心业务特点,本级横向财政拨款和非本级财政拨款取得的收入往往是开展专业业务活动所必需的资金,符合事业收入的定义,故在日常管理与核算时可归类为事业收入,但在部门决算填报时应按照规定的填报口径进行填列。
  参考文献:
  [1]财政部.2013政府收支分类科目[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2]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2[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