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公路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与措施

2015-07-28 18: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作者主要分析了公路经济效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公路经济 ;因素 ;措施
一、公路经济效益
  新建或改建一般公路有两种经济效益,一是指公路系统的内部经济效益,即公路系统从事公路养护、公路管理等活动中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苦练内功,不断增强自身从事公路建、养、管生产的发展,本系统经济实力的增加和关系职工工作、生产条件的改善;先进的工艺的创新利用,福特待遇的提高等全部活动,集中体现为经济实力。二是指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即公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为社会、车辆、行人提供安全、舒适、畅通的交通道路环境,使其节约行驶费、节约行驶时间,降低交通肇事率,运行舒适便利等方面,其集中体现在促进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公路经济活动的 这两种 经济效益,公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融贯于公路建设,公路养护,公路管理,生产活动的全部过程。
二、提高公路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
  当前,制约公路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原因归纳有五个方面:
  (1)思想认识还存在差距。由于长期依附计划经济的模式和条条管理体制的影响,公路系统职工的思想还没有完全突破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市场经济观念还远远没有确立,等、 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愿吃计划饭,不愿吃市场饭。 单位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受压抑,创造性受束缚。
  (2)公路体制没理顺,目前,公路系统的管理体制是半下放形式,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计划财务拨款由省厅进行行业管理,行政、人事、党群由地方管理。这一体制的优点是能发挥地方和行业的两个积极性,缺点是省里的计划与当地经济发展对公路建养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就某地处中南部,辖区设两市四区四县,人口470万。通车公路总里程3356 公里,公路密度37.8 公里 /百平方公里。 每年养路征收10465 万元,但用于公路养护和建设费尚小,一些急需拓宽改造路段不能及时安排。
  (3)资金不足。 以该公路总段为例,现有职工3933 人,其中固定养护工1535 人,列养国道218.216 公里,省道574.4公里,每年省局下达计划费用不足。公路养护材料逐年上涨,养护成本增大,形成挂帐资金,公路建、养生产负债运行。
  (4)现有公路等级低。 就该市而言,列养892.22 公里干线公路,其中三级公路287.3公里,四级公路186.8 公里。
  (5) 人员超编。近几年来,公路系统人员增长过快,造成劳动力相对过剩,存在“人吃路”的现象。
  (6) 是市场竞争力差。
三、提高公路经济效益的措施
  针对公路系统存在制约“ 两科效益” 的因素,要改变公路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公路的内部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公路建养管的协调发展。
  1、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公路系统职工头脑,从根本上突破旧传统、 旧观念 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
  2、在公路系统确立“一体两能” 和“一体两制” 的发展思路。“ 一体两能”是指公路系统作为公路养护机构和经济实体,一方面认真履行公路养护公路建设和公路管理的职能,另一方面也要发展,多种经营,自我发展提高内部经济效益。“一体两制” 是指对公路养护和公路建设生产活动实施现行的行业管理制度,对于兴办路外产业,发展多种经营活动则实行现代化企业制度。 二者相互依赖, 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要根据公路路况和财力等方面情况,按照公路建设轻重缓急等需要,搞好长远规划。要确保一个重点,即好路率指标,提高现有公路的路况。
  3、推行科学管理,加强公路养护,确保公路好路率指标,为社会经济效益。挖掘公路系统内部潜力,从组织、人员、技术、设备、资金上切实保证公路日常养护,科学编制合理均衡,切实可行又积极进取的公路建养计划,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金的投资效益。公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技术和知识,在公路建、养、生产活动中,要增加科技含量,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鼓励公路科技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公路建养施工机械化,推行机械化大道班和养护站 ,路面养护实行工程化管理。
  4.兴办路外产业,发展多种经营。公路经济活动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需要,及时调整公路系统内部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放活非养护单位,培育新的公路经济增长点。养护道工定员上岗的剩余人员,要下岗分流,从事路外产业。应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利用现有设备、 技术、 人员,开发与公路经济活动相关的产业,如承包公路建设工程、 路用材料开采与加工及公路科研、信息、咨询、试验 监理、运输、修理等项目、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鼓励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及合作合伙办经济实体 ;公路建养生产与多种经营活动分开管理,按市场经济活动的法规参与市场竞争,以确保路外产业经济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
  5.多方融资,加快公路的新建改建步伐。21 世纪.公路建养的重点是以高等级公路为主的“ 米”字型主框架及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公路的通达深度有更大提高,特别是高速公路得到迅速发展。该市要建的成平许高速公路与其“两纵两横” 国道、 省道干线相连接,积极改善市出口 和城镇过境路段及县乡村公路,实现两市四区四县,各个乡镇,各行政村公路相通,并逐步使其提高公路等级,提高通行能力。仅靠上级基本建设计划投资,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走多渠道融资的路子。90年代以来,该市改变过去单靠养路费修路的老办法,走贷 (包括向世界银行贷款) 争(项目),要 (补助),招 (商引资),集 (资),压 (缩开支)等多渠道筹资建设的新路子,加快了公路建设速度。多渠道融资,不仅使现有公路技术等级得到提高,缓解了资金紧缺的矛盾,而且安置了富裕人员,既增强公路内部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