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依托农业服务中心,开辟山区农民增收路—以都

2015-07-28 18: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天等、大化、都安、马山、隆安等五县(自治县)作为广西大石山区的代表县份,是属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为了带领广大山区农民早日实现增收致富,本文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农业服务中心的积极作用,重点以提升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就业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等具体措施,进而建设好、发展好大石山区,更好的增加大石山区农民的收入。

关键词:农业服务中心;山区农民;增收途径
  农民增收迟缓是农村经济发展在进入新时期后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与农村经济都需要面对并且经历相关的结构性与体制性方面的调整,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山区农民,增收困难将进一步加大,这就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下面就从广西大石山区的县份之一----都安县来探讨,该县依靠农业服务中心,从山区实际出发,探索出农民增收的具体措施,加快山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真正做到为广大的农民群众谋福利。  
一、提升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
  都安县是典型的大石山区,著有九分石头一分土的“美声”,农民要实现增收,从土地方面能想的办法是及其有限的,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从人方面想办法。从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民身上,探索出农业增收路子也不多,或许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升当地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知识。当前,都安县大石山区绝大多数农民都是初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大中专文化水平的人是少之又少,这一文化构成,现在是很难适应当前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需要的。要发展现代农业,只是靠少数几个农业方面的专家与技术人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都安县党委政府意识到这点、都安县广大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也意识到这点,要在都安这个大石山区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具备农业科技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1]所以,大力提升大石山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成为了都安县农业服务中心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都安县早在几年前就把大石山区农民科技文化素养的培训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当中,制定具体的培训目标,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十几年来,我县共邀请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50余名,利用专题讲座、现场演示、难题探讨、技术咨询、成果评比、技术比武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手把手的技术培训,培养出了一支带不走的科技工作队伍。家家都有科技明白人,其中技术能人,他们不仅是当地呱呱叫的科技致富带头人,而且经常被聘请到周边的县作技术指导,每人一天的收入不下五、六十元,多的达到百元,继而达到农民增收、加快山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目的。
二、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
  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工作与农村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大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与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大石山区农民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作为农业服务中心,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一是,引导农民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意识。根据“分析优势、面向市场、制定标准、质量监控、注重品牌、规模效益”的现代生产方式,来大力推动农业的产业化方面的经营。在具体的工作思路上,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作为主要目的,充分依靠大石山区的区位优势,根据市场带动龙头、龙头带动基地与农户的基本形式,逐渐构建产供销与种养加等一体化的经营局面,大力发展多种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实体。
  二是,大力发挥优势,继续壮大龙头。龙头企业是实现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体核心,能真正带动千家万户开展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当地民营经济,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 [2]都安县已荣获“中国都安山羊之乡”、“中国竹藤草芒编织工艺品之乡”、“中国野生山葡萄酒基地”称号。该县就以密洛陀野生山葡萄酒有限公司为龙头,采取“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由公司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初步建成集种植、加工、窖藏、品尝和旅游为一体的 密洛陀酒庄。全县仅种植山葡萄的农户人均收入提高了180元。
  三是,合理规划布局,建设好农业发展基地。始终坚持按照市场的基本需求,重点突出本地资源方面的多项优势创建基地,进行相对集中的连片开发,逐渐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发展格局。今年以来,该县联手广西植物园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先后引进鸡血藤、山豆根、野菊花、两面针等7个广西本地药材品种,在大兴、隆福、高岒等乡镇示范种植3000多亩,正在努力打造瑶药品牌。另外,还大力培养致富带头人,通过致富带头人的带动,形成以点带面,积极推动发展,形成一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的发展新路子。  
三、改善当地就业环境,积极倡导与组织农民从事非农务工
 要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一方面可以增加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农村劳动力数量,促进农业资源的相对集中,进而增加留在农村的农民收入。农业服务中心及时为农民工发布相关的用工信息,在对他们进行职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之后,积极开展劳务人员的输出工作,积极引导并组织农民外出打工,实践证明,外出打工已经成为都安县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四、大力倡导旅游业,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旅游。都安大石山区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民族多,山川秀丽,这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该县已经开发的景点有瑶岒河漂流度假景区、翠屏山森林公园、密洛陀葡萄酒庄等,在景点附近的农民可以依靠出卖农产品与劳务来获得收入,目前正在开发的景点有“红水河”、“石头开花” 两大旅游度假景区,到时又可以解决一部分山区农民就近就业的问题。因此,农业服务中心,要大力创造多种有利条件,积极鼓励农民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增加其收入。[3]
  总之,都安县大石山区农民增收,需要充分依靠农业服务中心,采取提升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当地就业环境,积极倡导与组织农民从事非农务工等有效措施,为山区农民开辟一条新的增收路。
参考文献:
[1] 俞兰.民族山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8).
[2] 杨云红.试论云南贫困山区农民增收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4(7).
[3] 赵风鸣; 原生旺.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思考与对策[J].山西农经,2003(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