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城市物流发展概念与政策问题的关系探讨

2015-07-15 09: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关于城市物流概念问题
    目前,对城市物流发展问题的认识并不清晰和完整,亦未形成统一的城市物流概念。鉴于城市物流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要,在城市物流发展定位上不断出现新的提法,在推进城市物流发展中关于产业发展方向、内容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困扰城市物流决策者,因此,需要全面认识物流业在城市的发展,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物流概念。
    1.城市物流发展问题的认识
    在国家、地方加快推进物流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格局正发生变化,物流企业在运作上逐渐呈现出网络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信息化发展特征。由于城市是物流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城市在承载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从过去摸索阶段物流业相对盲目的发展,转向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性和针对性更强,城市在有意识地适应物流企业运作特征,以成为物流企业的运作节点方式承载物流业的发展;二是从单纯注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向明确战略目标下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培育、产业物流提升、物流信息化、物流政策制定等系统化发展转变,更加注重将城市物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形成围绕节点的物流产业组织系统;三是从强调物流业的独立发展,并做大做强物流业,向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与融合发展转变,同时积极营造物流环境和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新的物流业增长点。
    城市物流业的发展特征,要求城市按照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城市在区域中的经济发展地位与作用出发,培育为区域服务的物流业,建设区域物流服务系统;同时,按照物流业对城市经济和产业布局发展环境改善的要求,充分发挥物流业的基本服务功能,推进城市物流系统建设。
    2.城市物流基本概念与内涵
    基于以上认识,城市物流的基本概念是:以城市为物流业发展与服务载体,在确立城市承载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物流服务功能,以及适应城市内生产、生活物流服务需求的战略基础上,以整合、聚集城市物流资源为手段,通过建设对外、对内两大物流服务系统而形成的物流体系。为此,城市物流概念具有以下基本内涵:
    (1)区域物流服务功能。对于不同城市,其物流服务的区域范围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物流服务功能与范围直接相关,范围决定物流产业规模和内容。由于交通运输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城市为中心的运输服务能力和效率发生了较大改变,不仅运输服务的选择性增强,而且,物流企业的区域分拨、配送服务半径,在运输服务的支持下,往往达到200公里左有,从而决定了城市在建设区域物流服务系统时,存在较强的竞争。城市的区域物流功能具有竞争性,在发展城市物流时,区域辐射范围成为重要的战略性决策问题。这种范围通常义不是城市一厢情愿决定的,需要考虑城市的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产业能力、资源聚集能力等,是与特定的产业物流服务紧密相关的,城市需要审视自己的区域辐射资源。城市在战略上确定辐射的范围,其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物流增加值,以及延伸产业链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2)城市内物流服务功能。这是城市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功能,是保障城市生产、生活质量与效率的基本环境条件,也是形成城市区域物流功能的基本保障。城市内物流服务的基本功能是覆盖城市区域的配送服务,是各种产品、各种特性的配送系统的集合体。由于城市的生产、生活往往与区域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城市的生产布局、生产规模、商贸服务等往往以区域辐射作为其发展目标,从而决定了城市内的物流服务必须与区域物流服务功能建立有机的联系,以便保持整个经济活动的物流服务效率和效能。因此,城市的区域、内部物流系统的建设并非分别进行的,需要进行整体的系统规划。
    (3)城市物流资源整合、聚集。按照城市的区域、市内物流系统建设要求,为实现两大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降低城市物流综合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承载物流企业的网络化运作等,需要对城市既有及新增的物流基础设施等资源进行整合,以便使物流资源在空间布局上与城市发展相匹配,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环境条件。同时,城市为获得增量物流发展效应,必须在网络化企业的聚集,物流服务需求资源的聚集,尤其是区域物流服务的要素聚集等方面取得发展,实质上是引导资源聚集,并通过区域物流组织与服务创新,加快物流产业的聚集发展进程。
    二、城市物流发展政策分析
    近些年来,大批城市以物流规划和促进发展政策为主要形式的物流业发展政策陆续出台,国家也从支持物流节点城市布局发展的战略层面,支持城市物流发展和依托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加快聚集物流资源,营造了较好的城市物流发展政策氛围。通过对这些政策内容的分析,我国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物流发展战略与产业内容
    (1)发展战略。许多城市确立了较高层次的物流业发展战略,将物流业作为城市提升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以及“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环境和条件。但是,部分城市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仍以物流业本身作为发展目标,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业总体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物流需求相对较弱,就物流论物流很难取得发展的实效。因此,将物流业置于较高的战略地位,并非无限夸大物流业的作用,而是现实条件下将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作为一个整体,利用物流管理与服务的基本特性,带动和提升相关产业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
    (2)发展内容。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发展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城市内外物流服务系统的建设,涉及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整合与建设,以及物流企业的培育与发展。这方面是目前几乎所有城市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重点所在,政府在投资、土地、税收、企业引进与培育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具体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物流服务系统建设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不够,即与城市物流战略匹配的物流系统的物流服务具体内容不够清晰,导致政策的作用效果被打折扣。
    首先是以城市物流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参与区域物流服务竞争为手段,完善城市对周边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的物流服务系统建设,涉及系统功能、系统结构、建设重点等内容。其次是以城市生产、生活为服务对象的城市配送系统规划与建设,核心是城市配送创新模式的培育,实现多模式配送的发育与发展,适合城市需要的配送模式的成熟,以及创新模式的扩 张发展,形成创新力强、分工合理、资源整合、运作高效的配送发展环境,实现企业成长模式的转变,形成靠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企业发展格局。
    二是城市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包括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技术应用、物流管理流程再造,以及依托物流能力提升企业的市场运作效率和竞争力问题,也包括在此基础上的物流服务外包问题,是推进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企业与物流企业发展中的对接问题。政府可以从两个方面的政策扶持着手:对于存量企业,可以通过示范项目的选择确定,扶持有基础的企业进行企业物流管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接,培育物流服务需求,加快提升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对于增量的企业,可以将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布局、企业引进与发展等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进行发展政策设计,提高物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基础上的产业发展的起点与水平。
    2.物流发展模式与服务创新
    在明确物流业发展战略与产业内容的基础上,城市物流发展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模式选择与服务业态创新。
    (1)发展模式。从城市物流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考虑,城市物流业总体上既服务于区域,又服务于城市内部。由于不同城市在服务区域、服务内部的需求差异,同时,城市服务于区域、培育增量物流业存在竞争,因此,城市在外部、内部物流业发展战略选择存在差异,需要确立与城市地位匹配的发展模式。
    按照城市在服务于区域上的物流资源投入与资源获取战略取向的不同,城市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区域导向型模式。即以服务区域作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一般城市经济规模较大,或者规模虽小但优势产业具有区域辐射能力,以及城市的总体产业影响范围广。此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等城市也可以确立区域为主的物流发展模式。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以建设服务区域的综合物流服务系统为主要任务。
    二是城市内部导向型模式。按照提升城市自身的生产、生活物流效率,建设以城市配送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物流服务系统,不寻求物流增量发展,而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经济运行环境和投资环境。从日前城市物流业发展政策分析,城市在物流模式的选择上较为盲目,缺乏与城市特点紧密结合的针对性,应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政策研究和调整。
    (2)服务创新。对于服务业态创新,针对区域与城市自身服务需要,具有不同的要求。一是集约化的物流组织服务。为区域服务的物流业态,应强调以城市为节点依托,积极培育网络化、规模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集约化物流组织,实现区域物流服务创新发展,以便使物流资源向城市集聚,使城市成为区域分拨物流企业的聚集地,培育城市的增量物流。二是一体化的物流配送服务。为城市自身服务的物流业,需要从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支撑城市生产、生活物流效率提升的角度,将城市运输、仓储、配送及相关的信息环境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控制、协调管理,达到资源共享和获取更高的企业和社会效益。共同配送和市域范围内配送中心、配送站点、区域送货点、配送车辆标准化、通行便利的配送系统建设,是实现这种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对于服务创新的政策,目前主要局限于一般的鼓励层面,尚缺乏具体的系统设计基础上的政策引导,需要在目前主要针对企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向适应城市物流功能建设的系统建设转变。
    三、北京城市物流发展评价
    1.发展成就与未来发展基础
    经过近10年的积极推进和发展,北京物流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27.7亿元。二是承载条件不断改善。作为物流业运行载体的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不断巩固,物流运作与区域辐射的条件已经具备。三是设施建设取得进展。“十一五”期间,北京市通过空港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既积累了建设和培育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的经验,也取得了较好发展成效,为今后加快建设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创造了政府投资、管理和政策引导等方面的条件。四是企业水平得到提高。2010年,全市共有物流经营企业5000多家,其中A级物流企业近400家,初步形成了物流服务门类齐全、辐射能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企业群体。五是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初步形成了由商贸物流、区域分拨、城市配送、涉农物流、重要产业聚集区物流,以及航空物流、保税及国际物流、农村物流构成的对内、对外多元化物流产业发展格局。六是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物流业整体发展和传统物流业转型提升的良好环境。
    北京市物流发展成就的取得,与政府部门对北京市物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培育具有物流聚集能力的企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物流企业的整体水平在国内中心城市中居于领先地位,为未来的提升发展奠定了基础。
    2.未来发展思路与提升方向
    北京市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物流业的发展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针对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要求、国家枢纽的功能定位体现、层次多元的物流服务需求等方面,提升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为此,对北京加快发展物流业的政策和管理智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发展要求。一是建立与世界城市相匹配的物流产业体系。现代物流业在发展相关产业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布局引导性和环境提升性,加快建设与世界城市相匹配的物流产业体系,将有利于加快北京市服务业的提升、扩张发展进程,为此,需要培育与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物流服务,扩大服务业规模和提高服务业产业、比重。二是形成支撑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的物流产业。北京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积极发展现代商贸新业态,为辐射区域提供商贸组织与交易平台服务,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商贸流通服务,不断提高北京市在区域范围内的商贸流通产业竞争力与发展的控制力,均需要得到具有创新性、高效率、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支撑,因此必须加快为商贸中心建设服务的物流业发展。三是培育支持提升区域物流业竞争力的物流产业体系。需要从物流业 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度,加快包括具有区域服务功能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企业和物流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以便支持区域竞争力的提升需要。
    (2)发展思路。按照建设世界城市所需要的辐射国际国内、服务城市自身的物流产业体系建设发展要求,依托北京的国家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通过国际、城际、卫星城和产业聚集区等多层次物流服务系统的建设,积极整合周边区域物流资源,提升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扩大服务市场辐射范围,在加强既有优势产业和具有潜力的相关产业与物流联动发展,培育系统完善、特色突出的高端商贸、供应链物流服务、城市生活保障服务等物流服务系统的基础上,把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北京新的战略性经济增长点。
    (3)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加快重点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物流服务系统建设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营造适应国际国内区域、城市内部物流服务发展的政策环境,建设具有国际国内物流服务高端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显著提高物流发展效率和水平。到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20%左右,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达到12%,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4)空间布局。按照北京市空间布局战略和产业布局发展要求,从发挥北京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构建“大北京”物流圈建设的战略出发,以“层次清晰、结构完善、服务高效、辐射力强、组织顺畅”为基本布局原则,形成“集中发展、末端支撑、双向辐射、功能衔接”的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格局。集中发展就是在适合物流业发展的区域,集中布局具有物流集聚特征的设施,培育增量的物流产业。末端支撑是指城市内部的配送系统发达,对集中发展形成效率与服务支撑。双向辐射是依托城市物流节点,形成对外、对内辐射的物流服务系统。功能衔接则是按照上述要求,在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上形成功能的相互支撑,使城市外部、内部物流服务系统成为具有较高效率的有机整体。
    (5)提升方向。按照上述发展要求,北京市物流业针对区域、城市内部物流需求,构建高效率的物流服务的提升方向为:扩大物流产业发展规模,提高物流产业聚集程度,加快基础设施系统建设,鼓励物流服务业态创新,培育高端物流企业成长,完善多式联运服务系统,搭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改善物流产业发展环境。
    北京市在总结物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未来物流业提升发展思路,符合北京市城市战略定位调整后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方向,较好地解决了区域物流业发展、城市内部物流业发展的关系,对国内同类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