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试论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015-07-15 09: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弊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进化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小城镇的布局和规划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城镇建设缺乏计划、规划性,盲目追求数量,布局分散;二是由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等因素,小城镇基数设施薄弱,配套功能不全;三是现阶段城镇建设的盲目性使得城镇中心功能不齐全,无地方特色,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用地不规范,管理不科学,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甚至浪费;五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不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六是相关土地政策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城镇的进程。
  二 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间的相互作用
  1.农村城镇化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就是人口和产业像城镇集中的过程。人口的集聚可减少农村劳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人口素质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产业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其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带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可使县域经济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农村城镇化建设可促进土地集中和土地规模效益的形成,进而加快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三是人口的集中与经济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县域消费水平的提高。四是农村城镇化建设改变了以往生存方式,促进人们观念的更新,有效提高了人口素质。
  2.县域经济发展可有效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
  县域经济的发展可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实现农村人口居住与职业的转移,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农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粮食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因此,农村城镇化建设依赖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可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消费市场、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支持。二是县域经济的有效发展可推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农村工业化的推动与支持。三是县域工业水平及规模的发展与扩大,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平,进而需要为其提供更多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第三产业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建设。
  三 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的双赢发展
  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和人力,可有效推动县域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县域经济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技术、人才、资金、销售市场等动力支持。
  1.转变城镇化建设过程占用耕地的思想偏见,同时加强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首先,改变以往的“离土不离乡”政策,积极引导、促使农民放弃土地,完成农村人口像城镇人口的转变。其次,在实现农村人口像城镇人口过渡的过程中,积极加强对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教育,提高其文化水平,特别是那些潜在的农村青少年,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将来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2.完善相关土地政策,搞好农村小城镇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政府需完善相关土地政策,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动,积极转变农民土地使用的传统思想,实行低地价政策,从而为城镇化建设扫除阻力,实现土地的优质化利用,为乡镇企业的落户与规模化生产提供承载基础。其次,各地区应积极搞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的配套设施建设,未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政府增加资金投入,同时鼓励各商业银行创设专项资金为其提供发展贷款;培养优秀技术与管理人员,对其加强理论与技术性指导,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有效发展。最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改善劳动力素质,为其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保证。
  3.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实现农业产业化可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农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需加快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在改变农产品品种单一现象的同时更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打造特色农产品经济,从而实现产品低质向高质的转变,提高其知名度。其次,实现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通过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再次,加快农村区域结构,尽力避免农业区域结构的雷同,根据各地区实况,打造各地区特色产业。第四,加快农业市场结构调整,我国农业经济需打破以往的地区保护政策,尽量与国际、国内其他地区市场相结合,积极发展创汇农业。
  4.调整工业布局,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走一条新型农村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源动力,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不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工业化道路的必要途径。具体措施如下:各级政府运用经济或必要的行政手段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推动城市工业向小城镇转移;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首选,农产品加工可有效实现农产品增值,各地区可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小规模、技术水平低下农村工业难以成就大器,为实现农村工业化,政府需积极引导并扶持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协作,大企业为小企业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持,小企业给大企业承担资源及劳动力支撑,从而实现效益双赢;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农村工业化发展提供法律保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