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探讨实现“两转”的新举措,是交通企业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吉林省交通企业共有161户,除省厅直属的3户之外,其余均是市、县的企业。从吉林省交通工_业企业情况看,系统内共有10户,其中盈利企业6户,亏损企业3户,停产企业1户,资产总额1.7亿元,负债总额7356万元,资产负债率43%。交通运输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面大,困难多,搞活运输企业,是交通行业的重点、热点、难点。从财务报表看,全省150户运输企业有85户盈利,占57.3%。实际上盈利企业数和盈利总额高于报表数,存在隐匿现象。分析吉林省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反映出的情况,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客运企业好于货运企业。全省客运企业48户,盈利的有41户,占85%,货运企业71户,盈利的只有22户,占31%;其余客货兼营的31户中盈利的有20户占62%。二是国有企业好于集体企业。国有企业有73户,盈利的52户.占7〗.6%,•集体企业有77户,盈利的有33户,占43%。当前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货运集体企业亏损严重,全省负债率超过100%。已“空壳”的13户企业中,竟有12户是集体货运企业。
一、困难交通运输企业原因分析
同是吉林省区域内的运输企业,在面临的产业政策、行业政策运输市场环境大体相同的条件下,企业的规模又都是中小型,为什么经营结果却大不一样,有盈有亏,实力和后劲也进一•步拉大呢?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经营观念陈旧,市场意识谈薄。一是市场信息反应迟钝。这些企业缺乏开拓占领市场的竞争意识,不注重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市场信息,没有根据运输市场供求的态势而及时调整车辆结构,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是“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一些企业仍把生存的希望寄于政府的特殊政策和行业保护上,企业经营思想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观念转到市场经济上来;三是企业经营战略没有定位于市场。市场经济之所以无情,就是因为用户不爱服务质量差的企业。搞货运的拉什么拿什么,
还要求用户招待。搞客运的粗暴待客,违章违纪经营,用户和旅客能买你的帐吗?谁都不愿意花钱买气受。由于缺乏用户第一的服务观念,使企业失去了信誉,失去了用户,失去了市场。
第二,管理工作滑坡,生产经营粗放。一是物耗高,跑冒滴漏严重。有的企业一辆车日运行380吨公里,竟然耗油400公斤,太惊人了。类似这种无管理状态,不是一家二家。流失的口子,浪费的渠道都堵不住,还谈什么降低运输成本;二是效率低,干私活严重。货运企业车辆在规定的台班完不成工作量的约占20%左右,而下班用公车为个人赚钱却不在少数。所以,有些企业几个月不开工资,而司机照样出车,司机自己搞活了,而企业却遭秧了;三是以包代管,短期行为严重。有的企业搞单车租赁承包改革走样,出现了“吃车”现象:吃完前轿吃后轿,最后车辆全吃掉。这样办企业的结果只能是把企业办垮,有机遇也全部失掉了。
第三,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灵活。从长吉北线上运行的两个客运企业的情况看,吉客是上行,顺流,客流多,而这个企业竟然单车亏损,去年企业亏损138万元。长客是下行,逆流,客流少,这个企业单车却盈利,去年企业盈利46万元。吉客亏在机制上,亏在管理上,亏在经营思想上,亏在企业素质落后上。
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速“两转”的步伐
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体制转轨”,实质是进行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作为交通部门亦应随着机制的转变加快自己转轨的步伐。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是“増长转轨”,是对生产力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式进行重大调整,增加科技含量,实行科学管理。要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上下功夫,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机制。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企业改革。吉林省交通企业没有大型的,全部是中小型,搞活中小企业就是我们行业的特点和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探索了很多经营形式,如交通工业企业的承包经营、分块搞活、委托经营;公路施工企业的工程招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养路企业的包保责任制、国路民养;运输企业的单车租赁承包、单车产权转让、租赁承包等等。这些改革中出现的新型经营形式,都可以借鉴,只要对症下药就有效。所以,我们历来不主张搞改革一哄而上,不搞“一刀切”。经营模式固然重要,但内在机制才是真正起作用的核心。实践证明,未搞单车租赁承包的九台、公主岭、大安等客运企业同样具有活力,年年盈利;搞了承包租赁的辽源第四货运公司、四平客运公司等企业也走出了困境。然而,搞了各种所谓改革形式的企业也有不少没有活力,亏损的65户运输企业中有90%搞了单车承包,也没有形成效益。这说明,形式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内在机制,换汤不换药没有用。在深化企业改革上,我们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从企业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哪种模式最适合本企业就搞哪种形式,因地制宜,因企业而宜;二是重在资产运营,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技改投入,改善车辆装备和扩_大生产规模。目前,企业还没有实力进行全面地脱胎换骨的技术改造和大规模组织调整,就更应该立足盘活存量资产。可以将那些闲置、呆滞、沉•淀、低效、使用价值不高的设备、无用的厂房和土地,乃至亏损或资不抵债的企业转让、出售、出租、置换,将债权变股权,以及采取加速折旧等方式,增加自有资金和技改经费。对“空壳”的13户企业,或出售或破产,要坚决一些,不能再拖延下去。三是面向市场开拓业务。能不能挤占市场,主要看企业的市场意识和改革意识。盘石市运输公司开始无客运业务,为了挤进客运市场,他们从个体客运户手中购入10条线11台客车,从而走上了兼营客运的业务,挤入了客运市场,也壮大了企业实力。这种开拓市场,壮大企业实力,增加市场占有份额的作法,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出路。
第二,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改善企业管理。好的企业和困难企业,都有一个改善管理的问题。否则便没有出路。1989年辽源市第二货运翻牌第四货运,车只有17台老解放,钱一分没有,经理陈凤权硬是把职工的潜力挖出来,合股购车,结果起死回生。好的企业同样要改善管理,要有新举措。今年4月份长春市公路客运总公司从实际出发,以“管理效益年”活动为载体,以“抓管理,促效益”为核心,提出从七个方面强化企业管理工作,安排了“学、查、定、改”四个步骤,突出强调了立足本部门、本岗位查找漏油和薄弱环节,要求在“十查十看”上下功夫,这种改善管理的意识值得称道.,对各地各企业都是一种启示。中央推广邯郸钢铁总厂的经验,核心内容是改善管理,促进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三,以人为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的素质。搞好企业主要有三个条件,一是有一个适销对路的产品,二是有一个适应市场的机制,三是有一位创新的企业家。综观我省经营好的企业,无不是有一位称职的经理在驾驭企业。比较典型的是辽源第四货运公司、运输总公司经理陈凤权,他一肩一个企业,都是受命于危难之时,到他手中两个企业都搞活了。反之,那些连年亏损的企业,经理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方法大大落后于激烈的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的工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是企业不景气,是经理不景气”。更有甚者,心术不正,“搞富了方丈穷了庙”。处于企业中心地位上的厂长、经理其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前途,企业领导人素质不高,是不可能带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的,必然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还得把人的因素作为核心来抓,重视企业经营管理和队伍的建设。将能兵精,士气高涨,精神状态好,才能够开拓前进,无往而不胜。
三、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为交通企业“两转”服务
前不久,吉林省省长王云坤同志说:实现“两转”,企业是主体,政府是关键。在我们交通系统代表政府的就是省交通厅,各市、县交通局及行业管理部门。为什么说是关键?作为管理者,有指导、协调、监督、评价等服务职能,是引导企业前进的,不先实现“两转”,怎么去引导。
当前要注重以下两点;
第一,行业管理部门要围绕企业“两转”搞好服务,保驾护航。一是转变观念,走出部门桎梏。运管、稽征、公路管理这三个行业管理的部门要跳出部门管理视角的束缚,该收费就收费,该规范就规范,该服务的地方也必须服务,主要是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和创造发展的条件。譬如,运管局构筑、培育、建设运输市场,既搞宏观运力调控又搞微观企业经营行为管理,这种职能本身也需要在培育企业这个市场主体身上下功夫。运管为企业服务就要有些硬措施,办一些实事。在客运线路审批上,优先批给企业;在货运信息供给上,优先提供给企业;在政策、技术、管理的咨询上,主动一些,上门服务;在统计渠道上,市、县运管部门可以搞得更流畅一些,深入到企业一线,掌握企业情况;在开展每一项工作的时候,都以企业为出发点和归宿。稽征局也不是收上钱就万事大吉,得■培养企业这个费源,费源枯竭了,你收谁去。所以,稽征局要象税务局那样,在收费的同时,要扶持企业发展,特别是在企业困难的时候,更要把服务工作搞上去,利用接触社会车辆广泛的便利,为企业生产经营牵线搭桥,也办几件实事。公路管理局在修路时,可不可以多用些运输企业的车辆,结算运费的时候能不能不拖欠。应该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就能发现服务的渠道和方法,现在需要增强这种服务意识,列入工作日程。
第二,各市、县交通局要名符其实地担当起主管部门的责任来,必须抓好自己的企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交通局对管理企业存在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市场经济了,不用抓企业管理了。市场经济不是要你象过去那样包办代替企业管理,也不要你帮企业伸手向上要钱要物要政策,而是要抓好企业的改革指导、政策引导、干部配备,推动企业改善管理,增加效益。事实上,一些市、县交通局就是这样间接管理的,效果很好。四平市交通局抓市直企业很有章法,思路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