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较好地解决了高校思政教育孤岛化的现象,在高校财经类课程中运用课程思政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宏观经济学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出发,认为要实现课程思政的功能在教学中要达到有效教学、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三种教学目标,并对开展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进行了探讨,转变教学理念是前提、设计教学内容是基础、改进教学方法是关键。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20)08-0126-03
一、宏觀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学是以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及其运行规律和政府经济政策如何调控国民经济的一门学科。在当前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主要讲授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和以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为渊源的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学对我国大学生德才的培养具有较大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利于培育大学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二是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辩证分析事物的思维能力;三是在很多领域无法有力解读我国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所取得的成功实践经验。
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能够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中,除了要深入挖掘宏观经济学科的各种思政教育资源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分析和解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成功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全过程,使宏观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既弥补了本学科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又做到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的高度统一,在课程教学中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
课程思政做为一种新型的高校教学模式,应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的塑造有效地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与高校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工作产生协同效应,共同发挥立德育人的作用。二是在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内化于心,成为人的精神世界的有机构成,提高人的职业素养,培养人们正确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实现以上课程思政的功能,结合宏观经济学科的特点,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应明确有效教学、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三个具体目标。
有效教学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益。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融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关系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等理论去剖析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不仅能够充实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厚重和丰富,而且让学生更为深入和全面去掌握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各种流派和理论。
价值引领就是让大学生做到“四个自信”。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分析和解读当代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方面可以对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可以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核磁共振”的效果,达到育人树德的目的。
能力提升就是增强大学生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判断、决策能力,以及在新时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大学生具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正确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能力,能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讲透、讲懂中国故事。
三、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
从目前普通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达到以上三个目标,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探索和创新。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前提
首先,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单纯传授知识,不强调价值取向的问题。宏观经济学中很多范畴、原理和假设都是针对浮于表面的复杂现实经济问题提出的,没有涉及到这些经济问题产生的最初源头,触及不到经济问题的本质,所以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价值观和方法论向学生讲解经济理论,让理论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让学生能够更全面、辩证地对待宏观经济学理论,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以培养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担当做为教学的出发点。目前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另外,当前中国经济也面临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转型、提质增效升级的动能不足,外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中美贸易摩擦等诸多问题。在教学中要把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现实与未来的严峻挑战融入到课本知识的讲授中,使大学生自觉地把自身成长成材与国家未来发展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民族自信心和为国奋斗的使命担当。
第三,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为重点,强调学以致用。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各种经济理论,更重要的是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践行所学的经济学理念。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经济热点网络论坛的讨论,培养大学生对当前经济现象、经济事物和经济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基础
将思政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宏观经济学课程,就必须合理地设计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对教材的选择要合理。《西方经济学》下册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这两本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比较合理和严谨,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每一章的结尾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评判各种西方经济理论,让学生认识到借鉴西方经济理论时,应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其次,在撰写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讲义和课件时,要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到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中,赋予课程的“育德功能”和“思政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授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时,在教师讲解完总需求对收入的决定作用后,又组织学生运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观点来讨论总供给的量和结构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设计这种正反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环节,既让学生认识到凯恩斯理论的片面性,又让学生认识到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坚持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关键
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如果要赋予课程思政的功能,必须改变以往传统以教师单向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创新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因势利导,借题发挥,才能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达到有效教学、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实现“思政寓于课程,课程融入思政”的教学效果。结合宏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对比式”案例教学法。在讲授经济增长理论时,可以把中印两国七十多年经济增长的历程进行横向对比。印度与中国一样都是发展中人口大国,独立解放的时间差不多,有相似的国情,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成就明显高于印度。通过比较两国经济增长差异原因的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在讲授经济周期理论时,将中日两国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进行比较,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使中国迅速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中国经济总量同时期迅速地赶超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案例对比教学使学生感同身受,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入具有一定感情色彩、形象生动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的内容,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在课堂上向学生生动展现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画面,让学生身如其境地感受到经济学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增强课堂教学的体验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对经济理论的感性认识。在讲授经济周期理论和失业理论时,在课堂上播放《奔腾年代》和《摩登时代》的电影片段,能够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以及失业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巨大损失,也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资本主义的血泪发展史。
3.实践教学法。目前课堂教学法多种多样,如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分组合作讨论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利用丰富了课堂的表现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课堂教学毕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学生感知的人和事物是有限的。如果要进一步增强对经济理论的体验性和感知性,就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入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去体验和感受鲜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现实。例如,可以采取与当地工厂、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以自愿者身份参与当地政府举办的大型经济活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和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感受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激发出大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