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宏观经济学论文

初探利用统计知识改进《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2016-11-04 10: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所以有必要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讲授。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宏观经济学》的讲授是与统计学课程分离的,而这种做法会影响讲授的效果。该课程教师应掌握更多的统计知识,特别是统计抽样的知识,使用融合性的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宏观经济学》教学任务。

 

  对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很多专业而言,《宏观经济学》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课。《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继课程的学习,也会影响到学生对自己接触到的宏观经济现象的理解。因此,十分有必要把这门课程讲授好。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实现这些目标,而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统计知识融合到《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这一方法将很好地提升《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宏观经济学》与《统计学》:传统的方法与顺序

 

  众所周知,《宏观经济学》关心的是国家整体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各种调控政策所能起到的作用。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上,《宏观经济学》教学一般被安排在《统计学》教学之前。这样的安排顺序暗含的前提是:《宏观经济学》受到其他课程的影响是较少的,但它却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所以有必要先讲述。

 

  在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中,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将《统计学》的相关内容融会到《宏观经济学》的讲授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将传统的统计知识与《宏观经济学》讲授相分离的方式称为分离式的、非融合性的方法,而本文提出的则是一定要将统计知识融合到《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融合性的方法

 

  二、传统方法与顺序的缺陷:三个例证

 

  以《宏观经济学》中十分关心的粮食产量、GDPCPI为例,来说明传统的分离式的、非融合性的方法部分缺陷与问题。

 

  1.粮食产量问题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十连增,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对某一地区而言,可能存在着所有下级地区的粮食产量的总和小于整个地区的粮食产量的问题。由于(各类)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的乘积就等于粮食的GDP,所以很多缺乏统计学知识的人,包括普通的公众,甚至学习过《宏观经济学》但是却对统计知识缺乏了解的大学生在内,就常常认为存在着粮食产量的虚报问题。

 

初探利用统计知识改进《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2.全国的GDP总和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民众已经对GDP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十分关注这个指标。但是多数人由于缺乏必要的统计抽样知识,所以就无法回答一个已经存在了近十年的问题——各个省份的GDP的总和远远大于全国的GDP。由于缺乏必要的统计知识,多数人的解释就是部分地方官员受不恰当的政绩观的影响人为地造假,虚报地方GDP,进而造成全国的小于地方的总和的情况。

 

  3.CPI问题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是衡量通货膨胀指数的方法之一。而近几年,人们的普遍感受是,自己感觉到的通货膨胀率要比官方公布的通货膨胀率要大很多。所以一个常见的解释也是存在着虚假的情况

 

  三、融合性方法的力量:统计知识的作用

 

  把统计知识,特别是统计抽样知识,融入《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会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回答各种不恰当的质疑。

 

  1.粮食产量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第一个统计知识是,粮食产量不是通过普查得来的,而是通过抽样调查得来的。其次,还需要了解抽查的执行过程与方法。一般说来,如果A地区下辖BCD三个次级地区的话,那么A地区的粮食产量并不是由BCD三个次级地区的粮食产量的加总得来的。按照相关的规定,A地区的粮食产量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核算出来的:每个次级地区只向上级统计部门报告本地的粮食种植面积与平均产量,由上级部门再进行加总核算出A地区的粮食产量。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平均产量就是按照上级指定的方法,通过抽样的方式计算出来的,即上级统计局按照一定的比例,使用一定的抽样方法抽取部分地块,进行实割实测,得到这个平均产量。

 

  设想一下,如果B地区对本地进行粮食估算,而抽取的地块跟上级指定的地块只要有一块是不一样的话,则平均产量就可能不同,所以即使AB地区对种植面积的认定是一致的,那么计算出的粮食产量就会是有差别的。如果CD地区的做法跟B地区的做法是类似的,那么就会出现普通人认为的BCD地区的粮食产量之和跟A地区公布的粮食产量不一致的情况。但是,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不是所谓的造假,而单纯是由于抽样方法的不同造成的。而且需要强调的是,只要进行的是抽样而不是普查,那么这种差别是永远存在的。

 

  2.全国的GDP总和问题

 

  由于不能年年都进行普查,因此在使用抽样调查来计算GDP的时候,国家统计局选择的抽查对象只要跟各省选择的抽查对象有哪怕一个是不一致的话,那么就会产生各省的GDP跟全国的GDP不一致的情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跟粮食总产量不一致的情况是完全类似的。

 

  3.CPI问题

 

  中国的CPI统计涵盖了八大类商品,是这些商品的权重与定基的价格指数(2010年为基期)的乘积构成的。而权重是按照全国的家庭支出情况制定的,而不是按照某个家庭的支出情况制定的。同时,定基价格指数的计算也需要按照一套既定的规则来进行(帕氏指数、拉氏指数等计算方法),还需要有基层数据采集员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进行的数据采集,综合所有的结果才能够计算出CPI来。当然,这可能就跟个人的通货膨胀的感觉有一定的差距,这不但是因为其反映的是国家整体的通货膨胀情况,而且还因为其必须按照一定的统计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感觉上的不一致,也是由这些(可能有些不完善的)计算方法带来的,而且这是所有统计方法固有的不足,是无法彻底消除的。

 

  总之,将统计学知识融入《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就会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而且这种融合是可以在很多指标、知识与层面上进行的,并不局限于前面所阐述的三个问题。要实现这种融合,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教师来学习统计知识,特别是统计抽样方面的知识。

 

  作者:王元福 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 2014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