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作为各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人、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一、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一)庞大而复杂的体系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国民收人决定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它是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如经济增长、充分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等问题,以及政府如何采取政策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控的社会科学,因而它的理论体系是相当完善和庞大的。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经历了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等理论学派的演变,目前也存在众多不同经济流派的理论学术观点。此外,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许多前提假设、剔除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的学科,不同的前提假设,必然引起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的差异,因而它的理论体系是相当复杂的。
(二)抽象而晦涩的理论分析
宏观经济学是在不断改变前提假设的基础上,通过抽象的理论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模型和数学推导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演绎经济活动的学科。它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用总体的眼光来进行分析研究,这对于刚人大学,没有社会经济生活深刻体验的学生来说,不太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外,宏观经济学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图形、表格、模型,需要良好的数学知识和微观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如果微观经济学就学得一知半解,那宏观经济学不可避免地就会遇到很多难题,从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学时较少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宏观经济学的学时设置都在30-40个学时。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型学科,其内容繁多、体系性强,还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数学模型需要讲解,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师容易陷人两难的境地。如果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可以把理论都灌输给学生,完成课本内容,但这样就有了照本宣科的意味,与学生互动交流少,案例教学少,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如果在教材外引人大量案例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加交流讨论,则可能导致教材内容讲不完,学生基础知识没掌握好。
(二)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近几年,部分高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也开创了一些实验课程,但大部分的宏观经济学课堂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通过多媒体PPT讲解,学生记笔记,大量的授课篇幅往往会让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更加谈不上主动和独立的思考了。
(三)理论联系实践不够
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其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因而,我国的宏观经济学教学难以像国外高校那样,将学生熟知的案例完美融合于教材当中,加深理解。我国社会体制的区别,以及教师经济社会阅历的不足,会导致无法用最合适的案例恰当模拟经济形态,取得生动教学的效果。
三、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一)改革教学模式
要想学好宏观经济学仅仅依靠听讲、记笔记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主动思考,激发兴趣才能充分理解其理论精髓。因而,在教学模式上应进行改革。即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增加课前预习阶段和课后复习阶段,要求学生课前先把知识点整理一遍,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注,带着问题来听课,课后布置适当的练习,比如模型推导和求解问题等,把重点、难点问题重新加固一遍,加深记忆与理解。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结合,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课堂讲授阶段,可以在传统的教师全堂讲的基础上,增加多种互动形式,比如课堂讨论、小组辩论、演讲、主题讲座等方式进行多层次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对热点问题的讨论,比如“人民币升值有何利弊”等等,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理论是怎样指导实践的,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二)增加案例教学
在增加了课前、课后阶段的学习后,课时少的矛盾问题就得以解决,课堂上可以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可以用国外经典的案例,也可以用我国当下的热点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进行说明、验证,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理论,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简单、具体的知识,达到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作用。同时,案例教学会引导学生进行关联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理论指导案例、案例验证理论,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培养思维方式
传统的教学质量是通过考试成绩进行评判的,只要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即意味着完成了教学任务。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人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掌握实实在在的理论知识,并化为灵活运用的工具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教学质量。对于宏观经济学而言,让学生熟记专业术语、数学模型显然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宏观经济学作为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方式,为之后的专业经济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比如,让学生意识到假设前提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记住推论的结果,不同的学派正是因为假设条件的不同,才有了观点的对撞和政策主张的差异。再如,说明宏观经济学的西方经济背景和我国的经济形态的差异,让学生结合本国国情,了解哪些理论和政策主张是适用于我国当前形势的,哪些是不适用的。
四、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应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增加教学内容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经济思维、学会分析市场现象,从而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经济人才。这也是我们应努力追求的教学目标。
倪秀坤\责阳学院保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