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践,论述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重要性以及观测流程,为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精度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042-03
1引言
建筑物沉降观测为高层建筑安全提供最有价值的沉降数据及信息,同时为建筑物设计及安全维护提供依据。现行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本文以南昌市青云谱区蓝天郡楼盘沉降监测项目为例,说明高层建筑沉降观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沉降监测的应用研究
2.1沉降监测关注的对象
我们通常最关心的是建筑物最大沉降量以及是否均匀下沉,建筑物从施工到使用后各个时期的沉降量变化是不同的,因各地的地质构造情况不同和各个时期时间性不同,设计要求也不同。
2.2沉降监测的精度问题
沉降观测的必要精度取决于具体工程允许沉降值的大小和观测目的。观测目的通常分为检查施工、监视建筑物安全和研究沉降过程三种情况。一般说来,检查施工对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较低,监视安全稍高,研究沉降过程要求精度最高。
3沉降监测实例
3.1工程概况
蓝天郡楼盘位于南昌市青云谱区井冈山大道666号徐家坊附近。本次沉降测量楼房共11栋,分别为:7#~11#楼十一层,4#、5#楼十八层,3#、6#、12#楼二十五层,1#楼三十一层。大楼在施工过程中,随着荷载增加,建筑物将产生沉降沉降。
3.2主要技术要求
3.2.1基准选择
高程系统采用独立高程系统,并联测黄海85高程。
3.2.2建筑物沉降测量等级的确定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本次建筑物沉降观测等级为三级。
3.2.3监测网测量技术要求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1.0mm,往返较差和环线闭合差≤0.6 mmvn。
3.2.4沉降点测量技术要求
沉降点高程中误差≤±1.0mm,相邻沉降观测点高差中误差≤±0.5mm。
3.2.5监测预警位
当监测结果接近预警值时应加密观测,当监测结果达到预警值时应连续观测,并及时通知施工项目部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沉降观测点预警值:沉降观测点两次差值≥±6mm,累计量≥±18mm
3.3监测方案
3.3.1沉降观测
(1)基准点
①基准点应选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内且便于长期保存的位置。基准点埋设3个。
②基准点构成首级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要求进行观测。
③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式。
(2)工作基点
①工作基点应埋设在便于观测,且相对稳定的位置,埋设7个点,如下表所示。
②工作基点应定期检测其高程,拟检测4~5次,检测精度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
(3)建筑物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设置的沉降观测点尽量纵横对称,且相邻点间距以20米左右为宜。各楼观测点布设数量:
1#楼布设沉降观测点10个,7#楼布设沉降观测点8个,3#楼布设沉降观测点8个,8#楼布设沉降观测点12个,4#楼布设沉降观测点8个,9#楼布设沉降观测点8个,5#楼布设沉降观测点8个,10#楼布设沉降观测点4个,6#楼布设沉降观测点8个,11#楼布设沉降观测点4个,12#楼布设沉降观测点16个。11栋楼房共设置沉降观测点94个。
3.3.2观测周期
本项目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1层,观测1次;在竣工后半年时间内必须观测。
3.4数据分析
3.4.1沉降监测点变化情况
(1)1#楼共有十个观测点,从2011年5月18日到2012年5月30日共观测15次。累计沉降量最大值为观测点1-3,沉降累计量为-4.5mm。
(2)3#楼共有八个观测点,从2011年9月14日到2012年5月30日共观测10次。累计沉降量最大值为观测点3-3,沉降累计量为-4.8mm。
(3)4#楼共有八个观测点,从2011年9月14日到2012年5月30日共观测10次。累计沉降量最大值为观测点4-8,沉降量累计为-4.9mm。
(4)5#楼共有八个观测点,从2011年5月18日到2012年5月30日共观测15次。累计沉降量最大值为观测点5-5,沉降累计量为-4.6mm。
(5)6#楼共有八个观测点,从2011年4月27日到2012年5月30日共观测16次。其中观测点6-2观测了15次,其余7个观测点共观测了16次。累计沉降量最大值为观测点6-6,沉降量累计为-4.4mm。
(6)7#楼共有八个观测点,从2011年7月5日到2012年5月30日共观测12次。其中观测点7-6、7-8观测了10次,其余6个观测点共观测了12次。累计沉降量最大值为观测点7-6,沉降量累计为-5.5mm。
(7)8#楼共有十二个观测点,从2011年7月27日到2012年5月30共观测11次。累计沉降量最大值为观测点8-2,沉降累计量为-4.9mm。
(8)9#楼共有八个观测点,从2011年8月23日到2012年5月30日共观测10次。其中观测点9-8观测了8次,其余7个观测点共观测了10次。累计沉降量最大值为观测点9-3,沉降累计量为-4.0mm。
(9)10#楼共有四个观测点,从2011年6月4日到2012年5月30日共观测13次。累计沉降量最大值为观测点10-3,沉降累计量为-4.7mm。
(10)11#楼共有四个观测点,从2011年7月5日到2012年5月30日共观测12次。累计沉降量最大值为观测点11-4,沉降累计量为-4.4mm。
(11)12#楼共有十六个观测点,从2011年6月15日到2012年5月30日共观测13次。其中观测点12-5观测了12次,观测点12-2、12-14、12-15观测了11次,12-3观测了10次,其余11个观测点共观测了13次。累计沉降量最大值为观测点12-11,沉降累计量为-5.9mm。
3.4.2从沉降速率、时间、沉降量分析
1#楼平均沉降量最大值为-2.5mm,3#楼平均沉降量最大值为-3.8mm,4#楼平均沉降量最大值为-4.2mm,5#楼平均沉降量最大值为-4.1mm,6#楼平均沉降量最大值为-3.0mm,7#楼平均沉降量最大值为-3.8mm,8#楼平均沉降量最大值为-3.4mm,9#楼平均沉降量最大值为-2.7mm,10#楼平均沉降量最大值为-3.6mm,11#楼平均沉降量最大值为-4.2mm,12#楼平均沉降量最大值为-2.9mm,参与平均沉降量的数据为每次观测值。
4结论
(1)通过对观测数据分析,各楼观测沉降量较
小,各楼在观测期间处于稳定状态。
(2)从沉降速率、时间、沉降量曲线图和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沉降量计算表可以看出大楼封顶以后,沉降观测点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最大的点是1-9号点,其值为0.014 mm/d,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大楼处于稳定状态。
对于沉降测量者来说,在进行高层建筑物沉降测量时,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合理确定观测精度。要根据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式、建筑物结构特点和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出科学、经济和高效的技术设计方案和观测细则。根据设计建筑物的各项容许值,来科学估计出观测精度。
(2)加强对观测成果进行安全性分析。关键是弄清设计和施工的意图,明确各项限差;根据有关规范确定出报警极限值;对观测成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及时指导施工。
(3)重视沉降预报。在施工期间,通过大量的基础性的沉降测量工作之后,要能够正确预报出可能发生的沉降量。在施工完成之后(结构封顶),要能够预报出滞后沉降量,制定出运营期间的长期沉降观测方案。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建筑沉降测量规范(JBJ 8-2010)[S/OL].http://wenku.baidu.com/view/fe483d18c5da50e2524d7f21.html.
[2]李健.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法和要求[J].山西建筑,2011,34(22):99-100.
[3]百度文库.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R 897-1991)[S/OL].http://wenku.baidu.com/view/39a8264a852458fb770b5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