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

利用设计优化实现技术降成本的措施

2015-06-23 10: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行业中相互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对企业来说,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寻找更好的发展之路。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的运营成本是企业竞争力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我们要在企业运营成本的管控上不断提升管控能力,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收益。

  1 技术降成本的概念及意义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汽车行业中,通过先进的科技技术对产品进行相关的分析,利用技术手段加以开发和改造。使产品能够在保证正常功能和工艺的同时,尽量减少成本的浪费,从而达到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技术降低产品制造费用,以及各种外部采购费用的方法,从而提高产品技术价值。技术降成本的意义包含以下要点。

  1.1 市场以及客户的需要

  我国目前有很多企业都在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努力加强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在产品的价值和功能上下功夫。那么,如何提高产品的功能价值,使其所消耗的成本费用最低,需要我们做到以下方面:在功能水平上,保持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在成本费用相同的情况下,把功能水平提高上去,当功能提高上去后研究如何降低成本,利用技术的手段方法,以小成本换大利润,当功能下降时,需将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实现技术降成本中满足市场客户的需要。

  1.2 保证企业持续竞争力的需要

  在如今比较激烈的全球化产业竞争之下,汽车产业的竞争更加明显。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领先,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的持久竞争模式。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想要保证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学会降低成本。因为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很好的成本控制,那么最终将会导致企业无法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从而降低企业市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我们要运用良好的手段和措施,对企业的成本实施控制,用有效的技术优化手段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以此来提高我们汽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技术降成本的措施

  在技术降成本的方法中,对于汽车的零部件所开展的技术降成本活动主要包括有两类:新车类和现车类。其中,新车类主要是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中开展成本的控制,它主要从使用功能来定位,使产品的性能和成本相互合理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的措施。经过许多研究开发可知,产品在研发设计阶段的成本占整个产品生产成本相当大的一部分,实现设计阶段的技术降成本,是做好成本控制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现车类车型主要的技术降成本方法是进行相关的成本改善,其主要针对的是已经投入市场运行的车。通过对汽车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加强和改善,来消减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改善行为,提高技术降成本在产品开发阶段的控制力度,该阶段的技术降成本占整体技术降成本的很少一部分。

利用设计优化实现技术降成本的措施

  2.1 成本杠杆的应用

  成本杠杆是企业为了找到最佳的产品成本控制方法而产生的,是当前国际上在制造产品行业中比较好的方法。在发展中找到企业的目标和榜样,然后不断的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在学习中,结合自身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加以运用,慢慢接近理想中的目标。在不断与其他企业的竞争比较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并不断的改善。能够做到对自己的企业有一个很好的认知和定位。明确自身需要改善的地方,再通过产品成本标杆中的比较数值,和其它企业的相关产品作对比,找出其中的不同和变化,并据此来调整和改善企业对应产品的战略方案。

  2.2 技术手段

  在经过市场的调研,以及不同企业同类产品的标杆分析后,要进行相关的改善活动,确定需要改善的目标产品,拟定改善的课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考虑是否可以相应的减少或更改些许材料以及零部件。在此过程中,一般应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去掉多余功能

  我们可以把使用寿命上高于整体的多余零部件去掉,使其能够降低基准,从而减少各种材料的加工和热处理。比方说有的重型的汽车燃油箱,一共有三套固定托架,其功能比较富足,而且装配很麻烦,可以将其改进。通过去掉中间的托架,把它变成两套托架。这样既保证了质量和安全,又大大降低了成本。

  2.2.2 采用合理的设计

  在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我们要全面的考虑可能遇到各种的环节问题,以便在以后的生产中能够方便快速地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就拿重型汽车来说:刚开始设计的贮气筒的框架是由钢板的集成板架组成的,其重量大,经过改善后,变成了由方钢和角钢来替代冲压钢板,大大减轻了重量。装配上也变得方便,更是省了不少成本。

  2.2.3 建立统一规格

  尽量减少零部件的种类数,提高其通用化程度,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工作的繁杂度,也能实现管理的统一化。使管理费用减少,从而使成本也随之降低,快速推动产品的开发效率。例如对紧固件的规格进行合并,减少规格。

  2.2.4 设计尽可能轻量化

  在设计产品时尽量做到简单一些,当然,前提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之下。通过一体化的设计,在结构上进行优化,材料上能替代尽量采用好的实用的材料替代。从而减轻重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就拿汽车干燥器总成来说:以前是有调压阀,四保阀干燥器以及再生贮气筒着四项分别装在汽车的底部,现在把这四种功能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干燥器总成。这样不管是在种类,还是在材料的采购制造以及物流上,都相比于以前有了更好的提高。减轻了重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2.2.5 选用材料要合理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的运用新型技术,选择新型廉价材料。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如在选择汽车的内饰车灯时,我们可以将以前的PC材料换成PP材料,这样在质量和安全上并没有改变,但是,相对于PC材料PP材料更便宜些,这样,我们就很好的实现了成本费用的降低。

  2.2.6 提高国产化率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要尽量提高国产化率,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通过提高国产件数,来加强国内市场的产品流动性,使产品能够很好的适应市场要求,达到很好的市场回馈作用,从而促进我们更多的改善在现行车上实施技术降成本的方法,这样既能进行不间断的产品研发,又能保证新技术[1] [2] 下一页 --------- 和新材料以及各种新工艺的实施和运用,从过程中减少了成本费用率。

  2.3 管理方法

  当前的汽车零部件是按照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的,项目管理模式包括供应商、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研发部门以及制造部门,其中,供应商,采购部门,研发部门这三个形成跨职能小组,并对上述部门进行管理。各个部门在彼此的协调中开展工作,由跨职能小组负责策划以及组织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其中,各部门各司其职。研发部提供技术,采购部提供成本的信息,供应商提供生产及制造的信息。它们三个构成了一种三角关系,俗称“铁三角”,缺少一个都不行。在技术降成本的实施过程中又主要分为五个小阶段,这五个小阶段都对应着相关的部门,其中,跨职能小组的作用就是实施全程的跟踪监督,掌握最新的状态信息,保障项目的实施进度。这五个阶段分别是:2.3.1 第一阶段:提出方案

  这一阶段是主要由供应商和生产厂商先一起共同的提出实施方案,然后,再单独提出的提出各自的方案。经过相互的商议和讨论,决定拿出更好的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要求供应商和生产厂商在制定方案上,要全面完整,具有统筹的作用。

  2.3.2 第二阶段:审核阶段

  这阶段主要由跨职能小组来组织会议,对上面双方提出的方案在实施上以及经济效益上做出分析,进行全面的判断,从而得出可行的方案。这其实就是把上一阶段确定的方案再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查看其中是否有不符合实际的问题和偏差。

  2.3.3 第三阶段:图纸更改

  这一阶段主要是生产厂商对可行的方案进行确认,分析。更改相关图纸,得出正确的试制图纸和实施方案。试制成功后,图纸经过审查定型,就不能再随意的改动了,所以,图纸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2.3.4 第四阶段:工艺准备,生产准备

  本阶段是在生产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包括物资的采购,各种工艺的准备,是每一项需要准备的东西,都要处在预备状态,随时待命准备投入到生产中去。

  2.3.5 第五阶段:验证

  验证是至关重要的,设计优化能否满足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必须通过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验证合格才能真正说明设计优化是可行的。

  2.3.6 第六阶段:实施量产

  在所有的准备工作以及生产开始前的要求做完后,便开始了真正的生产工作,开始生产工作后,供应商的需要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以及产品的价格进行对应的量产,然后向对应的地点供货。

  在经过上面的这些步骤后,我们就可以实现在管理上的技术降成本的措施,通过供应商和生产厂商的双向实施技术降成本,使其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有效的开展降低成本工作,通过新的技术理念,达到双方共赢的原则。

  在我国如今的汽车制造产业中,竞争日益激烈,正确的开展技术降成本的方法,不管是在企业的现实利润还是未来发展上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它不仅能够减少企业在开发产品上的成本,还能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价值理念。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开发先进的技术方法,在管理上加强开展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多多开展供应商与生产厂商的相互配合工作,持续加强汽车零售部件的技术降成本的活动,使其综合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加强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 卢华军.汽车产品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2] 李建萍.浅析汽车产品研发流程各阶段的标准化[A].创新装备技术 给力地方经济——第三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