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攻坚时期。新时期,我省会计改革与发展方面,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着巨大而严峻的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需要进一步深化会计制度改革,抓住大好历史机遇,全方位提高会计的管理水平,迎接新时期带来的新的挑战,最大限度开创会计视野,推动会计事业健康发展新局面。新时期随着我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会计工作在健康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为全面落实我省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及措施要求,继续保持我省会计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进一步满足我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会计工作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新时期的历史要求,在会计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断提高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历着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会计工作作为我国经济管理的核心部分,会计的改革必须同步于社会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改传统的会计模式,最大限度开创会计视野和水平,推动会计事业健康发展新局面,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一、当前会计工作的基本状况
由于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所以在改革方面向来受重视的程度都很高。从《会计法》和《新会计法》的相关内容就可以看出。
1985年颁布的《会计法》,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加速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相结合的会计现代化的进程。会计现代化是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必然产物。是我国步入国际市场大环境的前提条件和最基本的要求。中国必须要走向国际,并同国际惯例中的相关法则接轨,要实现与世界同步,就要将我国的会计制度,置身于国际会计体系中;同时不失自身的特点,在整个的大环境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在断深化,同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这一切,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形势下的要求,现有的《会计法》与当时的国家环境有不适应之处,需要根据现有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完善。于是,2000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这部法律在新时期,促进我国会计法制化,使会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有效的规范了单位会计行为。这部法律的实施使得会计资料真实化,系统化,提高了经济效益,对于单位的经济、财务管理有很强的规范作用,有效的维护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新会计法中强调了会计工作,要对经济活动的状况进行准确是数据显示,为下一步的经济管理的决策提供真实的、合法的、确凿的会计信息。新会计法提出会计事物要依法进行,对于其中的弄虚作假的会计行为,将予以严重的惩处,同时为了维护会计的合法权益,和更好的履行会计的有效监督的责任,会计法中规定单位负责人不得对单位的会计打击报复。
可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在不断的完善,使得会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显现出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使会计秩序和行为得到规范。会计法治化的历程艰难,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我国的会计立法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为我国的会计事业保驾护航,但仍需要不断完善,才能适应十二五新时期的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现行《会计法》的立法思路不统一,可操作性不强。现行《会计法》的立法思路,退一步法律的各个部分却存在异同,立法思路较不清晰。《会计法》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首先要确立一个基本的统一的立法思路,然后进行修缮。在修订的过程中,应该优化整体结构,相应的增加政府会计行为,比如,政府机关会计核算、政府理财规范等内容。同时必须加强可操作性,比如,对与会计处理,会计核算,会计工作的披露和内部控制,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等方面,我国的现行《会计法》知识较为笼统的规定,没有可操作性,需要进行充实、细化,完善可操作性的规定,使合法的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使违法的会计工作受到相应的法律追究。同时,落实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使得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更加的完善。
(二)执业保护存缺憾。会计行业要求必须是实行持证上岗,目前,单位中真正能做到持证上岗的并不多,会计岗位人员,依然存在无会计证、甚至是没有学历人员的人员,这些人不懂得会计所应当具备的财经政策,更没有掌握会计人员所必备的财会知识,大家就可以想象到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的严肃性,更可以想象到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质量了。所以,还需要会计行业予以合理的规范。
二、“十二五”时期,会计工作面临的历史机遇
会计工作,是财政管理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政策性强,还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性。“十一五”时期,我国会计行业,始终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财政经济工作大局,按照“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要求,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会计法制体系基本建立,会计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始做强做大、规范发展并初见成效;会计人才发展战略稳步进行中;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中央“走出去”战略的要求,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全方位展开。这些已经取得的成就,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见证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是我们一直坚持真抓实干的结果,为我国会计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实现会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设了大好的历史机遇。
三、“十二五”时期,会计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1] [2] 下一页 --------- 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风险和挑战。国际上,发展中国家发言权得到重视,对于建立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得以深入参与制定机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国会计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近期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尚未完全消除,对于这后危机时代的挑战,需要我们扎实做好单位内部规范控制工作。
在国内,我国不断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最明显的是,深化政务公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就对新型的政府会计标准提出了新时期的要求。这就要求进一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加大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力度。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在会计理论制度上进行创新。
“十二五”时期,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在这期间,机遇与希望并存,困难与挑战同在。要怀着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深化会计改革与发展,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会计管理水平,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努力开创会计事业的新局面,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中国会计的国际影响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实现会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化,进一步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