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

对宜兴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2016-08-03 10: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宜兴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以近全国1/5000的土地、1/100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600的财政收入、1/500的生产总值,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五位,拥有陶瓷之都电缆之城环保之乡等城市名片,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市(区、县)”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按照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宜兴人均GDP已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达到国际上富裕国家的水平。

 

  宜兴经济取得的成绩,正是我市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结果。近年来,宜兴工业经济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增建聚转四个方面:的方面,工业经济效益指数逐年攀升,产值、投入、利税等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0%左右,工业占无锡份额由2009年的14%提升至16.3%;“的方面,工业园区设施配套不断完善,生活配套同步增强,国家线缆质量检测中心、国际环保城一期、哈宜环保研究院、华创基地等重大创新创业载体顺利投运;“的方面,环保装备、高端线缆产业分别成为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端线缆、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及光电子等新兴产业占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园区产出份额提升至87%;“的方面,四年间累计关停三高两低企业625家,基本完成矿山、小铸钢等落后产能退出任务,单位GDP能耗降幅持续高于无锡平均水平。

 

  尽管近年来宜兴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实体经济遭遇了难熬寒冬,外需滑坡、内需不足、投资萎靡。立足于新一轮区域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宜兴工业必须加快转型,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但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任重道远:赶超发展任重道远,从昆山、江阴、吴江等周边先进地区来看,无论是工业总量,还是发展后劲,赶超任务都非常艰巨;创新发展任重道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盈利模式不优,企业家队伍素质有待提升,规模企业研发机构比重偏低,创新人才数量不足;低碳发展任重道远,节能降耗、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依然较为艰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产业结构脆弱单一,附加值偏低,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融合发展任重道远,信息化刚刚起步,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不高,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效应尚未显现。

 

对宜兴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十二五期间,宜兴确立了今后五年加快建成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勇当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要始终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第一抓手,进一步营造发展以工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政策环境、运行机制和社会氛围,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实、做精、做强工业经济:

 

  一是围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工业转型。坚持以有效投入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关键,努力加大有效投入,不断优化投资结构。

 

  二是围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工业转型。坚持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三是围绕筑强园区载体平台促工业转型。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项目承载、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高质高效推进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设施配套,扎实推进园区规划修编、拆迁腾地和配套设施建设。严格控制新增工业用地,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大力打造一批科技孵化、产品检验、信息服务等公共平台,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

 

  四是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工业转型。坚持以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按照调优、调高、调新的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传统产业提升落后产能整治三大工程,推动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尽快形成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

 

  五是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工业转型。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提振实业精神。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着力提升和改善企业家的眼界思维、能力素质。

 

  作者:葛春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21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