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高校基本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高校基建项目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与控制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对高校基建项目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合同的种类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进而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基建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本建设; 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高校基建
当前,高校基本建设项目量大面广,基建管理部门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为建设高质量的建筑产品倾注了大量心血,为高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是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发展的总趋势,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合同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也是高校当前必须重点研究的内容。加强基本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规范建筑市场各方行为的需要。市场经济要求高校必须在遵循市场行为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基本建设管理工作,有效的合同管理与控制是促进工程建设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基本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对合同双方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通过合同,明确工作的范围,划分合同双方的责任权利,约束奖罚与仲裁的诉求,是工程项目赖以实施的基本依据[1]。通过对工程建设合同的科学管理,实现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的控制,是高校基本建设的根本目标。
(1)通过合同竞争,选择合适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基建管理部门面向市场,通过合同竞争,挑选出优秀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就基本上决定了工程的优劣,也基本上决定了基建部门管理的成败。
(2)通过对基本建设项目合同的科学管理,实现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的控制工程建设合同是工程建设质量、投资、进度控制的主要依据[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问题,对高校工程建设的质量、投资、进度形成深远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实现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的控制目标。
(3)通过对基本建设项目合同的科学管理,规范并提高基建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当合同管理事实上成为了高校基建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时,高校基建管理部门自然也应该通过对合同系统的全过程的管理,规范并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从而胜任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管理职能。
综上,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应是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高校基建管理部门更新自己的管理思想和模式,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更好的为高校基本建设服务。
二、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种类
高校基本建设合同主要有勘察设计合同、工程承包合同和设备材料供货合同。另外还有委托监理合同、运输合同、劳务合同、加工合同等其他合同。
(一)勘察设计合同管理
勘察设计合同是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提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协议;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以及建设工程批准文件和使用要求提交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协议。勘察设计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明确勘察设计单位的工作任务,规定勘察设计成果如图纸、文件、数据、说明等的交付时间。
(2)合同双方的责任。包括应向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及文件。
(3)违约责任。
(4)勘察设计费用及支付方式。
(5)有关附加条款应对如纠纷、保险、索赔、仲裁、担保、赔偿等予以规定。
对勘察设计合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有利于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开展,也为提交高质量的勘察设计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工程承包合同管理
工程承包合同是与承包方就完成具体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工程保修等工作内容,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主要的工程承包合同,是工程建设质量、投资、进度控制的主要依据。工程承包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1)确定工程的承包范围、建设工期和质量要求。
(2)工程的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3)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材料设备的供应方式。
(5)工程违约、索赔、争议的解决。
(6)工程保修的责任约定。
(7)有关附加条款的约定,如工程分包、不可抗力、保险、担保等的约定。
工程承包合同是高校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高校基本建设过程中对此类合同的管理相对缺乏,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承包合同管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问题,对高校工程建设的质量、投资、进度控制形成深远的影响[3]。因此,应对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设备材料供货合同管理
设备材料供货合同是指主体平等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实现工程建设设备材料的买卖而设立、变更、终止相互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各高校都对材料设备的采购较为关心并施加足够的影响。各高校对材料设备的采购管理方式不一,大体分为甲供、甲控和施工单位在监督下的自行订货采购三种方式。设备材料供货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①材料设备品牌、规格、型号和相关参数的具体要求。
②材料设备质量要求。
③有关交货期和交货方式的约定。
④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⑤有关货物验收的约定。
⑥违约责任。
材料和设备的费用在工程总投资中占很大比例,对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在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中高校和施工单位对材料设备的采购都极为看重。高校为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往往会选择甲供和申控的方式。对施工单位而言,材料设备的采购通常都是利润点所在,故此更愿意自行订货采购。
三、高校基本建设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建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决定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校对基本建设项目合同的管理相对滞后,加之我国建筑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建设交易行为尚不规范,使得高校在基本建设项目合同的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缺失
由于学期学年制的特点,各高校对建设工期都极为
重视,对合同的管理则相对缺乏,由此导致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缺失。合同的归口管理、分级管理、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程序和架构不明确,缺乏必要的合同审查和评估,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二)合同履约程度低,违约现象严重
有些高校工程建设合同的签约双方都不认真履行合同,随意修改合同,或违背合同规定,合同违约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高校以垫资为条件,违法发包。还有些高校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也不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手续,甚至部分工程已使用多年,仍以种种理由拒付工程款。有些施工单位不按期依法组织施工,不按规范施工,形成延期工程、劣质工程,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4]。
(三)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
工程建设合同涉及的内容众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除要有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应具有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目前,高校相对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而合同变更等动态合同管理则对合同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高校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仍处于分散状态,合同归档不够,合同履约过程中监督控制不严,合同履行后没有全面的总结和评估,反馈不够,管理较为粗放,手段落后。很多高校合同签订仍然采用手工作业方式进行,合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和维护手段落后,合同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相对滞后[5]。高校没有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对合同管理流程进行重构和优化,没能实现项目内部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
四、加强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对策建议
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使高校基本建设工作溶入了全社会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合同管理体制,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也是当前高校基本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6]。
(一)加强合同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合同管理行为
加强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保证工程建设合同全面履行。
工程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7]。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操作,规范合同管理行为,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二)加强合同管理法律意识,减少合同纠纷
在签订工程建设合同过程中,合同双方要对合同的合法性和严密性进行认真审查,签订全面、准确、严谨、操作性强的合同文本。要强化法律意识,减少产生合同纠纷的因素,把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三)加强合同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应加强工程建设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选择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二是组织加强学习,三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必要时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8]。通过以上途径,全面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四)加强合同履行管理,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确保建筑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建立与工程量清单相配套的合同管理制度。重视合同谈判,防止不必要的合同风险,在工程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9]。加强合同索赔管理工作,强化索赔意识,提高应对索赔的能力。
(五)加强合同文件归档管理,为合同顺利履行创造条件
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同属重要法律文件,发生之后应及时建立台帐并妥善保存。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专业多,面临情况复杂,在经过长时间的建设过程后很多问题要依靠相应资料予以解决,因此,资料归档工作决不是简单的文档管理工作,应专人负责到底。基建管理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完善相关管理方法,更新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对合同管理的前期工作较能发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但由于人力、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对履行合同和合同管理后期执行的情况较难掌握,难以做到有效的监督和检查,还不能做到对合同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合同管理情况也不平衡,专业类合同相对薄弱,而高校内部专业合同管理仍是薄弱环节。加强合同管理,促进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者和决策者转变思维和认识,增强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高校应建立完善对合同履约情况的考核制度,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和管理,促使合同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掌握合同的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报,对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强化合同履行的有效控制。创新合同管理模式,提高效率,必要时引入FIDIC合同条款管理机制,增强责任人对非常规履行情况的处理技能,增强责任人对违约现象的识别能力,掌握违约处理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保障基本建设工作持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曲修山等.工程建设合同管理[M].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1997
【2】鲍志法,沈红军.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与控制[J].浙江建筑,2007 (3):42~43
【3】卢培猛.论高校基建项目的科学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 (2):54~56
【4】赵东.关于高校基建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6 (7):23~25
【5】刘汕等.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流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5 (1):18~19
【6】周希详,薛乐群.中国高等学校基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7】黄远智,邢毅.论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 (2):31~32
【8】徐崇碌,董红梅.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J].建筑经济,2008(5):26~27
【9】杨辉丽.工程建设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的分析[J].大众科技,2007 (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