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城市建设中,卫星城市常常作为母城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职能主要是承担母城的部分功能,限制母城的过分扩张。这些城市没有独立的发展规划,形式主要集中在“卧城”、“辅城”上,是消极的、初级的卫星城市。这些都体现不了卫星城市发展活力,“带城”是新兴的卫星城市,积极的展现自身的特色,在城市体系中展现他们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卫星城市 “带城” 城市体系
一、“带城”内涵
⒈卫星城市
卫星城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中心城市的发展,衡量卫星城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一般性的定义现代卫星城市就是地处大都市周边,同大都市的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具有一定数量人口规模,并且同大都市中心城区有着密切联系的新兴城镇。确认是否能够成为卫星城市的关键是这些新兴城镇同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联系的密切程度,与该城镇的人口规模以及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距离无关。
⒉“带城”
“带城”是第四代卫星城市,从单中心的城市结构过渡到多中心开敞式结构,它们相互连接而出现小规模城市群,并把中心城市的功能疏散出去,而且各分城之间也有快速便捷的交通设施。人口更加密集,距离中心城市也更远。开敞式结构的另一个发展,就是线状城市。它把传统的点状中心变为线状,线状中心的两侧串挂着团组(城市单元)其道路与城市轴(快速交通系统)立体交叉。线状中心和整个城市可向两边无限延伸,适应发展需要。
“带城”除了能有效缓解原有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环境压力之外,还具有带动功能,本身也具有极强辐射力,甚至成为反磁力中心,并且不是单独和一个中心城市形成经济联系,与其它的卫星城市在以高速公路为主的交通轴之间形成“葡萄串”式的具有独特功能(如教育、科技、休闲、生态农业……)和适度规模的城镇。 “带城”与中心城市在行政管辖上是独立的,因此能够积极的从自身区位条件出发,制定发展目标。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产业规模最大的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和最大的城市(镇)连绵带,也是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人口数量最多、密度最高和城镇数量最多的地区。这为“带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便于理解“带城”,现将四代卫星城市的主要情况进行对比如表1:
表1 四代卫星城市的主要情况对照
the comparison of four kinds of satellite cities
名称 人口规模(万人) 与中心城市距离(公里) 卫星城市功能 与其他分城联系 交通工具
卧城 6 10 居住、生活服务 没有 公交车、私人汽车
辅城 10 20 同上、部分就业 几乎没有 同上、地铁
新城 25-40 60-80 同上、就业、服务 联系很少 同上、高速
带城 40以上 80以上 综合多功能 联系紧密 同上、铁路
(注:表格中的数据仅仅提供建议性的参考)
从上面的列表可以看出卫星城市的发展趋势是:卫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独立性也日益加强。
二、区域分工中的“带城”
⒈区域集聚经济效应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核心。这里所指的“区域”泛指一个地区,一市、一省乃至如长江三角洲这样城市群。任何一个区域,无论是小的区域,还是一个大的综合经济区,它的全部产业在宏观上都要求组成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联系密切的集聚体,才能最大限度获得集聚经济效应。在微观上,区域内的主要产业,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又总是成团地集聚在区内一些生产发展条件较为优越的点上,而不会普遍分散到全区各地。这是因为,把那些在生产上或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有着相同指向的产业,按一定的比例,成团地布局在某个拥有特定优势的区域,有利于形成一个地区生产系统。在系统中,每个企业都因与其他关联企业接近而改善了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从中受益。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一个区域,其中上海作为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是建设城市群的龙头,能有效带动其他各类城市的快速发展;南京作为城市群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它的快速发展,可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南京周围的“卧城”、“辅城”在快速便捷的交通道路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分担南京市区的压力,使得南京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得到相应优化和控制,而“新城”、“带城”的建设可以作为南京巨大辐射作用的中继站,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⒉区域扩散经济效应
中心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消极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突出并存,城市交通、住房、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由此,就产生了中心城市疏散的策略。芬兰着名规划师E.Saarinen在他1942年写的《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对有机疏散论作了系统的阐述。E.Saarinen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其内部秩序实际上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一致的。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原则是:把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往返于偶然活动的场所,可以使用较高的车速往返。这种理论还认为,并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组织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往返旅行,且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
区域分工中的有机疏散,就是要把区域中原先规模失衡的区域,分解成若干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成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具有特色功能的集聚点。这样原先非常密集的区域由于过度集聚而导致规模不经济,发生扩散效应,分裂疏散成一个个城市。在此基础上,重新发生集聚,到一定阶段,再次扩散……如此周而复始,形成具有等级结构分明的区域分工体系。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区域的集聚和扩散效应的区分并不如上面所说的那么明确,而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聚集中有扩散,扩散中有聚集。一个区域中的辐射体系为:
特大城市 大城市(包括规模大的“带城”) 中城市(包括规模中等的“新城”“带城”) 小城市、小城镇 小集镇 农村
辐射程度依次递减。
三、城市体系的“带城”
在一个经济发达的区域内总是存在着规模不同的大中小城市,并且随着规模的增大,城市的数量越少,形成了“城市金字塔”结构。城市体系一般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城市体系,即大中小城市结构关系。[1]]它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多层次的体系。根据A.R.Pred的定义:“城市体系是在一个经济上相互联系的估价和区域内,所有城市都与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城市体系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内,有许多经济上、文化上相互依赖的城市所组成的网络。下面主要从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加以阐述:
⒈城市群
这一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哥特曼在其1961年出版的《大城市群》中首先使用。指的是巨大的多中心城市化体系,它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很强的内部相互作用。[1]加拿大学者布鲁门菲尔德(H.Blumenfeld)和耶茨(M.Yeates)认为,城市群与都市区概念除了量的区别外,并无本质差别,哥特曼所描述的城市群特征同样也是都市区所具有的,因此建议用大都市区地区来取代城市群概念。城市群是指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聚集于城市的非农产业活动和城市的其他功能对周围城市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使周围一定范围内城市与中心城市能够保持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从而形成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共享,产业活动紧密关联,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功能地域。]如图1,在城市群(A区)与其他任何未连成片的大城市网(C区)之间,有城市化水平很低的空旷地带(B区)作为分隔。城市群中有一个核心城市(O城)在城市群中起着龙头作用,四到五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起着辐射源的作用,是城市群的支柱,若干个中等城市、小城市、卫星城散布在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四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共同组成巨大的城市群体系。
图1单核心城市群结构示意图(用虚线表示城市圈,城市带范围)
the configuration of singal-center metropolitanRegion
⒉城市圈
德国经济学家施勒在分析和比较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的基础上,提出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区位论和城市经济区模式,从而揭示了城市圈的形成机制及发展过程,对城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城市群也可以认为是多个城市圈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关联紧密的城市空间。中国最早提出城市经济圈概念的是周起业、刘再兴等人,他们在《区域经济学》一书中提到:“按经济中心来组织管理地区经济,即以大城市为依托,有计划地发展中小城镇,在各大城市周围形成若干以中小城市为主的中小型经济中心。通过它们使大城市同相邻的中小城镇和农村相联系,大中小城市及其分别联系着的农村相交织,组成全国的经济网络”。即城市圈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与邻近的一批卫星城市及城镇,连同这些城市覆盖的范围,构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群体。
如南京城市圈则是以南京都市发展区为“核心”,仪征、句容、马鞍山为核心圈层,扬州、镇江、芜湖、巢湖为紧密圈层。我们可以看出南京都市圈是沿着主干线城放射性延伸,并分裂出许多卫星城市。
⒊城市带
19世纪末,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马塔(Auturo Soria·Mata)第一次提出城市带的思想,虽然马塔的带形城市还不是城市带,但已经包括了城市带的思想。城市带是城市圈内城市空间分布呈带状的的城市群,在城市带内不仅城乡差别几乎很小甚至不存在,而且卫星城市之间、小城镇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社会生活达到空间频繁和便捷。在城市带里每个城市都是在乡村和郊区的融合体中发展起来的,并围绕中心向周围扩展,与相邻的城市相接,[1]也即沿着中心城市的交通主干道,分裂出若干个卫星城市及小城镇,形成了发展城市带,不仅能使人们在同一区域内随时选择城镇与乡村不同的生活场景和生活内容,而且能带动城镇周围农村地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城市化,至少能缩小城乡差别。同时,城市带还是对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和最合理的产业结构的区域布局,能更快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带主要有沿海城市带、铁路城市带、运河城市带、江河城市带等等。如南京城市圈内沿江城市带:包括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芜湖等5个设区市以及仪征、江都、当涂、和县等县(市)。这些卫星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既能为现有的中心城市南京的发展提供支持,也能为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提供服务,有利于第四代卫星城市——“带城”的培养,从而不仅为本城市圈域经济的发展,也为所在的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激发、增强城市圈、城市群的竞争力。
四、中心城市、“带城”之间的协调发展
鉴于“带城”与小城镇明显的不同点,它们之间以及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显得更为紧密。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卫星城市必须在中心城市的辐射覆盖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卫星城市的功能,否则卫星城市承接、分担中心城市功能压力不足,使得二者之间的职能分工分散,“带城”与“带城”之间吸引力不足,不能形成有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城市连绵区,不能形成有机的城市体系。因此“带城”的发展首先必须确定自身的中心城市是哪一个,再积极的接收辐射,在此基础上,形成反磁力中心,与城市圈内其他的“带城”紧密联系。总之,“带城”与中心城市的协调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实现合理的城市分工;②扬长补短、加强合作促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⒈城市吸引区边界的确定
1931年威廉·J·雷利(W.J.Reilly)根据牛顿力学的万有引力的理论,提出了“零售引力规律”,他认为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用以解释根据城市规模建立的商品零售区。康弗斯(P.D. Converse)在雷利的理论的基础上,于 1949年提出“断裂点”(BreakingPoint)概念。断裂点理论认为:城市的吸引范围是有城市的规模和相邻城市间的距离决定的,相邻两城市吸引力达到的平衡点即为断裂点。两个城市间的分界点(即断裂点)可以用下列公式求出:
式中, 为从断裂点到A城的距离, 为两城间的直线距离, 、 分别为A城、B城的人口
断裂点公式在实际运用中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因为城市人口规模不完全反映城市的实际吸引力。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出若干有代表性的指标来确定城市吸引区的边界将更符合这个城市的实际情况。
⒉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城市与相邻区域的中心城市相互影响。他们之间通过交通、通讯等手段不断进行着人口、货物、服务、信息、技术、金融等的交换、区域与城市联成一个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有机整体,这种交换成为城市间相互作用。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引力与斥力这对矛盾来实现的。当相互间的引力大于斥力时,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就不断调整,中心城市规模愈来愈大,城市密度越来越高城市空间体系不断膨胀,集约效益越来越显着;当引力小于斥力时,郊区化、逆城市化占据主流,辅城、卫星城市纷纷出现,城市体系更加完善;由于城市不断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一个变量,并非常量。城市与城市相互作用的非均衡状态是常态而引力与斥力相等是非常态,是一个特例。因此区域与城市才会不断调整和优化。
引力模式是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来的。该模式认为,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表示城市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其一般形式如下引力模式公式表示[1]
式中, 为城市a对地区o的吸引力, 、 分别为城市a、地区o的人口。 为城市a、地区o之间的距离。
利用引力模式可以直接计算两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力,其表达式为:
式中, ——两城市间相互作用力, ——两城市间距离, ——经验权数, ——两城市人口,b——测量距离摩擦作用的指数。
这个引力模式的特点是简单明了,但要应用于实际却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是式中的变量如何确定的问题。引力模式中确定城市质量一般用人口规模,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人口规模的大小与城市的发展并非呈正相关关系。并且现代城市的发展,仅仅用人口规模来体现,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使用一套科学的反映卫星城市综合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值来表示 ,更能表现出“带城”“新城”发展状况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程度。
⒊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
上述的所讲的城市辐射范围半径的界定和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城市之间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所谓协调发展是在以城市吸引区为边界,由中心城市、卫星城市和农村腹地三个亚系统构成的大系统,通过在城市间合理配置各种资源,通过组织和管理过程不断提高三个亚系统的有序程度,使大系统达到优化和和谐,促进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同步进行。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产业协调。包括第一、二、三产业以及农轻重比例和发展速度的协调。应根据优势互补原则,从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两个层次统一考虑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形成既有分工又有联系的城乡地域分工和经济体系。 ②市场协调。以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和大市场原则,建立跨城乡、跨地区和跨所有制界限的城乡统一市场(包括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期货市场等),规范市场行为准则,反对不正当竞争,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贸易壁垒,打击欺行霸市、坑农行力和非法竞争,实现工农衔接、城乡衔接以及农户与市场衔接.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建立城乡劳动力市场网络,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协调工程的实施。劳动人事部门要改变过去只管城市就业,不管农村就业的偏向,统一管理城乡劳动就业.③两个层次规划和建设协调。要改变过去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的规划和建设做法,应把卫星城市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尤其要做好城乡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④生态环境的协调。目前城乡环境污染有以点到面扩散蔓延的趋势.要扭转城乡相互污染和转嫁状况,必须从城乡两方面进行努力,统筹安排有污染工业布局,统一协调环境整治和保护。⑤体制与政策协调。继续消除或修订计划体制下影响中心城市、卫星城市协调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使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主要参考文献:
[1]Beckmann,M.J.Location theory.New York:Random House,1968.
彼得·尼茨坎普主编,安虎森等译.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一卷),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顾朝林.城市经济区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1
[美]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着,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城市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Poston,T.and I.Steward:Catastroph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New York:pitman.1977 [英]霍华德(E.Howard):《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商务印书馆2000年
title: the theoretic explan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zonary city
Abstracts: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the satellite city usually be used as a part of the planning of the central city, which take on some function of the central city and restrict it expanding excessively. These cities have no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programming, which focus on “sleeping town”and “accessorial city” and which is passive and primary. These aren’t the developing embodiment of satellite city.” zonary city” is the booming satellite city and exhibits its special enchantment in the system of cities。
Key words:satellite city;zonary city;the system of c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