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区域创新体系 组织结构
论文摘要: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现状是:发展缓慢、功能缺失;缺乏对外界创新资源的吸引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缺乏沟通与合作等。为此区域创新网络是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发展选择。在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发展对策方面,要增强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开放程度、网络组织的本地根植性。
资源型城市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目前这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亟须进行转型谋求可持续发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大幅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资源型城市需要依托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开拓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因此,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现状
多年来我国资源型城市单一发展资源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创新能力低下,功能缺失,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资源匮乏,配置不合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使得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这就形成了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间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组织结构。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这种组织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组织结构的问题不容忽视。首先,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由于资源型城市多处于内陆及中西部地区,加上长期以来运用以资源开采为主的指导思想,导致这类城市内的高校、科研机构与科技中介机构数量较少、发展缓慢、功能缺失。资源型城市组织结构的等级化、机构职能的专门化、行为的程式化和权力的集中化,使政府决策的效率低、积极性差、创新激励不足,影响了创新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其次,降低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等级组织结构的影响,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大多比较封闭,而且受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它们缺乏对外界创新资源的吸引力,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它们现存创新体系的封闭性。再次,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企业各自为战,行业内企业间缺乏信任与合作,交易费用很高;行业间缺乏交流,各产业领域难以融合。政府凭经验办事,缺乏与企业的有效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它们的需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缺乏沟通与合作,它们与工商界的联系不足。
2创新网络是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发展选择
2.1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理想的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
正如企业创新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一样,创新的本质要求减少组织的层次,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化的趋势及其优势,或许可以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培育和发展所借鉴。
根据文献,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类型划分基本上分为基层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其中,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比基层组织和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体系都理想的状态。国内早在1996年就有学者发现网络可以使创新在多个层面和多个环节中产生,它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机会,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它是介于等级形式和市场形式之间新的创新组织形式,比市场稳定、又比等级组织灵活。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资源和信息,增加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未来重点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
2.2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期望的组织结构
总体来说,我国资源型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或者即使极少数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其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应是创新网络组织结构,它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重要的是对资源型城市整体来讲,这种网络组织结构的根植和发育,能加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积累,保持其持续的创新能力。为此,创新网络应该成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培育和发展的最优选择,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等级式的创新组织结构,创立网络化的创新组织结构。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期望的组织结构应是在城市内由多元创新行为主体参与、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网络体系。它由网络的主要结点(即创新行为主体),网络中各结点之间的关系链条,以及网络中流动的生产要素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创新,强调创新行为主体之问的横向联系以及创新体系与环境的关联互动。主要特征是开放性』、动态性、根植性、交流方式的两面性和交流者地位的平等性。具体如图1所示。创新网络结点间的联系在图1中用直线或虚线表示,这是通过创新资源在各创新结点间的流动实现的。由于科技中介机构并未直接参与产生创新的活动,因此它与其他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用虚线表示。
3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发展对策
3.1增强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内创新资源流动不畅、无法形成创新合力,区域内普遍缺乏一种创新的氛围。为此,加强网络内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创造“整体大于局部”的优势,需要做到:第一,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资源型城市的市场机制。第二,通过宣传和教育,培养资源型城市内各创新行为主体的合作意识与合作习惯,加强横向联系。第三,注重推动创新行为主体间的非正式联系,提高创新网络的密度和有效性。第四,加强非机构之间人员的非正式联系。第五,创造学习的条件。
3.2提高网络的稳定性
网络的稳定程度是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联系能够频繁进行并且保持的程度。网络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能否持续创新的能力。提高网络的稳定程度,关键在于加强区域创新软环境的建设,即努力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社会信用秩序,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提高政策法规对创新主体行为的约束能力,有效规避网络内各种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降低创新合作的风险和社会成本。
3.3提高网络的开放程度
网络的开放程度是决定创新体系能否与环境进行交流以及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资源型城市内各创新行为主体创新合力的发挥有限,这就需要网络外先进因素的注入,以形成对城市创新网络发育的拉动作用。资源型城市仓Ⅱ新网络内的紧密联系实现了网络内的知识和信息的整合,是推动网络发育的主导力量;创新网络与网络外部的联系是推动创新网络发展的外生机制,能够实现网络间的知识与信息的联合。这两种联系缺一不可。提高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的对外开放程度,关键是加强网络与区外的联系,尤其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内各创新行为主体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国外发达国家的创新联系与合作,形成通过外力促进其创新体系营建发展的机制。
3.4提高网络组织的本地根植性
资源型城市创新网络的本地根植性主要指创新网络本地化并深深镶嵌于城市的创新环境,以其所在资源型城市为依托,扎根于当地的创新环境,特别是创新软环境。具体表现为:第一,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特别是企业),不仅要采取全球化战略,加强与区外主体结网,而且更要注意牢牢根植于本土,与城市内其他主体结网。第二,网络中的外来主体(特别是企业)要考虑当地原有的技术基础和联系界面,适应当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与当地创新行为主体的联系,通过招聘录用当地劳动力等方式实行当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