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推动“三农”科学发展的强大武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实现“三化”同步发展的机制和政策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三化”同步;机制设置;政策措施
一、“三化”同步发展的背景分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在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与此同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三化同步”的伟大历史地位,即“三化同步”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对新形势下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深刻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推动“三农”科学发展的强大武器,因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对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建议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即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WWW.133229.CoM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对“三化”同步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即要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于全面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三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三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三者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从国际上成功经验来看,一些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没有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从而促使现代化建设的几个轮子协调前进,顺利实现了现代化的目标。从国内历史实践来看,凡是在工农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农业基础牢固的时候,经济社会就能繁荣发展;凡是在三者失去平衡的时候,国民经济就会被迫转向调整,现代化建设就会曲折前进。国际国内的经验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规律。
(二)“三化”同步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经济长期处于城乡经济分隔的二元结构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业基础薄弱,这些问题的产生是“三化”失衡发展的集中反映,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按照“三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在积极推进工业转型、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要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变农业发展滞后、农村面貌落后的局面,才能为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三)“三化”同步是顺应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使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融合不断加快,国内农业与国际农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从而导致影响国内农产品市场和价格稳定的因素复杂多变,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的难度空前加大。随着我国农业转型的加速,现代投入品的大量使用,农业雇工和土地流转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从而也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农业逐步进入高成本、高补贴和高价格的时代,对保供给、稳市场带来了严峻挑战。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客观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因此,必须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新的起点上开辟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三、“三化”同步发展的机制设计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着眼点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工农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因此必须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努力形成城乡统一发展、产业布局合理化、基础设施均衡化、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
以农业现代化为着眼点,并不是只着力发展农业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要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统一起来,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机构,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对工业产业进行改造升级,逐步淘汰落后的工业企业,争取打造一批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上规模且在世界工业产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企业。同时,要大力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充分利用我国工业产业的生产技术、设备发展现代农业,使农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解放剩余劳动力。通过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和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加快实施城镇化步伐。
总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从而也就不能够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因而工业化也就会受到阻碍;没有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就不能够加快工业化的发展步伐,也就不能够实现农业现代化,三者是不可分割、不可偏废的。
四、“三化”同步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着眼点,也是实现我国整体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1、科技兴农,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强化技术集成配套,特别是抓好种业这个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和农业机械这个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抓好重大适用技术推广,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
2、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组织规划优势农产品区域,着力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聚居区;二是加快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着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加快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现代畜牧水产业,严厉制止“毒牛奶”、“健美猪”等事件的再次发生;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机制建设,加快农产品可视化供应链建设,使农产品生产、储运、加工、食用过程成为可控过程、可追溯过程和可量化过程。
3、培育现代农业人才,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在当前阶段,受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面积不足的限制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进城务工,农业劳动者队伍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正面临大的调整和新的变化,因此,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现阶段,需要大力推进人才强农战略,强化农民职业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多渠道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发展种养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4、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等。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经济建设,拉动内需具有重要的意义。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是加快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积极调整产业机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各项权益,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城镇用工单位基本都要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和合理增长;三是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好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四是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三)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
第一,依靠科技进步改造提升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第二,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步伐,要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第三,全面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加快“三网融合”建设,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五、结束语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城市人口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农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食物和原料,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010-1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1-03-16.
3、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谈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n].人民日报,2010-12-12.
4、杜廷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z].富宇县文联,201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