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述评

2015-07-08 09: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容提要】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亟待尽快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必须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能够最终形成促进、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

【摘要题】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正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
  虽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等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多重危机。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第1号国情报告所得出的这一极富挑战性的结论,唤起了人们对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深思。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提出了震惊世界的“中国粮食威胁论”,更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对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广为关注。Www.133229.COm
  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一、战略观点(注:根据研究者所提出见解的学科侧重或学科倾向,大致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概括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并不是严格按照研究者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区分。)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确保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和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针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在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观点。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此,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形成了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战略就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4.“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论”。(注:程序认为中国应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那种“集约化持续农业”的提法,强调把“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作为根本特征,显然是不足取的。)该战略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农村欠发达、多数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趋势,要求农业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选择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上述生态农业战略、效益型农业战略、农牧结合战略、现代集约持续战略等,其核心实质都是要试图解决、回答如何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显然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尤为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在《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一书中,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也将大量移向非农产业部门,且化肥使用量已达报酬递减点,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3.69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从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
  brown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地部分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传统战略转变为比较优势战略,作为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决定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性质或演变方向。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应实施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3.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历了绿色革命前时期、绿色革命时期、后绿色革命时期(ⅰ)、后绿色革命时期(ⅱ),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4.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论”与“三元化论”。
  一元化论认为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过剩的农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迅速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元论认为中国农村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失衡加剧,失衡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变动速度上的差异、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三化齐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目的,寻找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并以是否对农民有利作为评价有关农业与农村政策的准则。
  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学家主要是围绕“粮食——制度——技术——农村”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运行机理问题。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如果说农业生态学家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农业内部运行机制问题。那么,农业地理学家则更为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不足,也表现为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将继续导致区域农业政策的差异,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与农业政策的区域差异将构成中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方面。
  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战略认为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能够养活和养好自己的根本性战略,必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尚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国土,着重在山区、草原和海洋,实行全面规划,分区治理开发,纳入国家计划。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应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考虑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强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生存发展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蔓延,生态日益恶化,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长又很困难,加之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历史负重等原因,今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是否使粮食增产赶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长,最大难点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体制改革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改革只是为创造、提高和优化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机制提供制度的保证,既不能代替生产力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升。因此,应实施“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源流
  回顾历史,中国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偏斜→绿色革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其理论支撑同样也基本上沿袭的是“工业化推进战略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沿着这一主线追踪溯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前苏联的发展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照搬或承袭前苏联模式。适应于这种工业化战略,就要求“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以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
  中国所选择的这种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称之为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工挤农”战略,确立的根本目标是“强国”,选择的基本战略是超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人民公社和统购统销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前苏联发展理论的影响,其主要理论背景有:
  1.协调发展论。该理论十分强调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步伐,而且还可能危及国家统治,主张工业化资金应依靠自我积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税等正常积累方式取得;强调国民经济计划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对于农村经济应通过与之建立市场联系,将其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供应,而轻工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这样,农业发展就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从而使工农业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理论虽未能坚持执行,但却是后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依据。
  2.超工业化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两个对立的调节者,两者各有自己的调节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允许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农业只是被动地为工业增长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这一理论对后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为保证农业剩余产品能够由国家掌握,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并适时地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等理论观点,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极为深刻的作用影响。
  3.地理分工论。该理论把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问题提到首位,研究与社会历史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变化和结果,认为应把苏联经济区当作更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体系中的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产生各部门经济的专门化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国家之间、国家的各个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应促进各类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对部门进行空间分析时,应阐明各部门内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门区和枢纽,而在对区域系统和个别的区域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对区域的部门结构、主要的辅助经济部门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三个基本因素: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迅速过渡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战争年代惯用的供给制组织形式和动员方式以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划分及区域规划等均是上述发展理论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
  1.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可获得“比较利益”,故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够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在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根据它当前的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而根据它的比较优势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可宏观长期、快速、稳定地获得经济增长。这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已由传统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转变为通过培育一个相对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竞争机制,由特定资源结构选择确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及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比较利益原理牵动下所形成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地区间分工协作的不断加强等,均是比较优势理论客观作用的结果。
  2.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该理论对中国粮食作物育种优先序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增产政策应该从资源和产品控制,转向以提高单产及开发新的粮食增产来源为中心,认为实现这一新型粮食增产政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研资源投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推动该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资本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为二元经济结构,即高工资经济部门如矿业、大农场、工业、大型运输业等部门和低收入部门如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佣工、小商业、临时工等部门并存。高工资经济部门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可产生利润,工人可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低收入部门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部门劳动者将转向高收入部门,其宗旨就是要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元化道路,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因其特殊的国情,不仅客观决定了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存在着二元化现象,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或产业也存在着二元现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本格局。但是,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却形成了4种不同的观点,即三元结构论、双重二元结构论、二极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
  三元结构论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应从社区的角度来认识,因而可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其原因在于现代工业一般集中于城市,传统农业部门分散于农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结构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演化成了城市现代工业——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传统农业的三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论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向非农化方面的发展,农村工业在农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结构已由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成了双重二元结构,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关系。
  二极经济论认为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经济,而是严重的二极经济,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基本不发生劳动及其人口流动,两个部门因而也不发生整体关联,传统部门的一级劳动力淀积越来越多因而趋于停滞,而现代部门一级则由于发展迅速而越来越重型化因而劳动力也必然趋于停滞。
  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注意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导致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演化成了环二元经济结构。所谓环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中国经济不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及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互相区别的“经济元”,而且各个“经济元”内也存在着优势与落后并存的现象,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元”便构成了环二元经济。
  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演变,并非仅仅局限于上述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吸收了诸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结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论、小农有限理性理论、落后经济理论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和农业持续增长等问题的多种农业宏观经济理论。
  (三)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科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见解观点。如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李澄与郭玮的工农业关系理论、王宏广的要素组合论、冯海发的农业效益评估理论、郭书田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康晓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吴天然的农村工业化理论、赵昌文的农业宏观调控论及牛文元的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有:
  1.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该理论认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是: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利润、社会系统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生态经济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即就是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找出生态问题的症结,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行政和行为诱导手段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遍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运用这一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量,农业生物运动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就叫要素组合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避免资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费的基础。运用要素组合理论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活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
  3.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生物群体,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矿物元素资源等的共同支撑下完成其生物学的转换,又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其经济学的转换,其最终所形成的生物物质体增长,既有每年扩大耕作面积所获得的产品,又有发挥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贡献。这里依据支持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人口粮食增长趋势的匹配程度,分析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粮食产品增长作为它自身以及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生产函数。
  根据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增长规律与粮食增长规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同步性,它意味着年人均粮食数量保持常量的状态下,粮食与人口的规模总量增长必须保持严格的对应可比,且服从于“不超出区域承载力阈值”,才能被认为是在“狭义”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人口众多,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当人口达到零增长时的总规模约有16~17亿,确保按每年人均400kg计算应达到6.4~6.8亿吨的粮食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备进一步实现广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这也是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虽然无论是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还是要素组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其理论方法及其实际可操作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但它们毕竟是中国人自己探索开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还是农业地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理论借鉴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难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因而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西方学者很少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就客观决定了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或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
  几十年来中国绿色革命推广种植的几种高产作物,虽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此,历史不应再继续重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只能是在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明确认识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和运用来自外部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构筑上有所创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新型战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存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预。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这一战略既要着眼于未来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又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取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

【参考文献】
  [1]brown,l.r.1995.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w.w.norton&company,newyork:96~97
  [2]gersovitz,m.1983.selectedeconomicwritingsofw.arthurlewis.newyorkuniversity,newyork:149~170
  [3]griliches,z.1957.hybridcorn:anexplorationintheeconomicsoftechnologicalchange.economitrica(10):94~96
  [4]hichs,johnr.1932."thetheoryofwage".macmillan,london
  [5]lin,justinyifu.1991a.publicresearchresourceallocationinchineseagriculture:atestofinducedtechnologicalinnovationhypotheses.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31~46
  [6]lin,justinyifu.1991b.prohibitionoffactormarketexchangesandtechnologicalchoiceinchineseagriculture.the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4):321~348
  [7]ohlin,b.1968.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89~92
  [8]ricardo,d.1955.on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in:straffa,d.theworksandcorrespondenceofdavidricads.cambridgeuniversity,cambridge:27~38
  [9]schmookler,j.1966.inventionandeconomicgrowth.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62~74
  [10]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11]蔡昉.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1992,(11):40~45。
  [12]蔡昉,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7-137。
  [13]蔡运龙.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地理学报,1995,(2):97~105。
  [1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15]陈百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3~19。
  [16]陈成斌,中国农学会编.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a].北京: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53~55。
  [17]陈飞翔.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4,(4):61~66。
  [18]陈会英.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化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2):20~26。
  [19]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62~163。
  [20]陈锡康.中国粮食生产发展预测及其保证程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3):197~202。
  [21]陈锡康.农业发展—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6~61。
  [22]成升魁.生态系统与持续农业[j].自然资源,1995,(6):1~7。
  [23]程序.中国应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j].科技导报,1995,(11):88~90。
  [24]程序.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89。
  [25]冯海发.中国农业的效率评估——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6]甘师俊.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48~52。
  [27]高波.我国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化的政策选择[j].学术研究,1992,(6):80~84,79。
  [28]郭焕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9。
  [29]郭书田.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30]郭玮.中国工农关系研究[j].经济学家,1993,(1):53~65。
  [3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中农业发展思想的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2,(9):57~60。
  [32]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6~7。
  [33]何焕炎.我国农村经济迈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a].张新民.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村篇)[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45~55。
  [34]胡鞍钢.生存与发展——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1~12,88~91。
  [35]胡伟.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何在——超越纯经济观点的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5,(5):69~78。
  [36]胡希宁.西方发展经济学近十年来的发展及理论思考[j].理论前沿,1996,(14):10~12。
  [37]黄季焜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67~268。
  [38]黄季焜等.农业科技革命:过去和未来[j].农业技术经济,1998,(3):1~10,49。
  [39]黄青禾.资源约束下的食物系统[j].科技导报,1991,(5):28~31,62。
  [40]将建平等.中国的“绿色革命”与持续农业[j].科技导报,1993,(10):54~55,24。
  [41]靳光华.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1998,(4):1~5。
  [42]康晓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战略与管理,1998,(3):62~68。
  [43]康晓光.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8,(5):71~75。
  [44]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z].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5]康晓光.2000~2050: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j].战略管理,1996,(4):37~48。
  [46]康晓光.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9。
  [47]康晓光等.农业与发展——中国农业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8。
  [48]李伯溪.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一卷(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6~127。
  [49]李澄等.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学习与探索,1991,(6):56~62。
  [50]李翔.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的时间顺序及其内在联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7,(3):28~37。
  [51]李享章.论双重二元结构与农业[j].中国农村经济,1989,(2):3~8。
  [52]李应中等.中国农业区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14~116。
  [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6~43,76~98。
  [54]林毅夫.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过去与未来[j].战略与管理,1998,(4):82~90。
  [55]林毅夫等.对赶超战略的反思[j].战略与管理,1994,(6):62~83。
  [5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0~27。
  [57]林毅夫等.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16~419。
  [58]林毅夫等.资源结构升级:赶超战略的误区——对“比较优势战略”批评意见的几点回应[j].战略与管理,1996,(3):35~45
  [59]刘葆金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问题,1997,(11):26~30。
  [60]刘巽浩.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2):80~84。
  [61]刘巽浩等.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5):263~267。
  [62]刘则渊等.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n].人民日报,1996-01-02。
  [63]刘中一等.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38。
  [64]卢良恕.持续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前景[j].农业技术经济,1992,(2):1~4。
  [65]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2。
  [66]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369~389。
  [67]马世骏.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83,(1):6~11。
  [68]马世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
  [69]马世骏等.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a].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8。
  [70]木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介绍[j].经济体制改革,1998,(4):125~130。
  [71]牛文元.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4):293~299。
  [72]牛文元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1。
  [73]牛文元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9~382。
  [74]萨乌什金著,毛汉英等译.经济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0 ̄101。
  [75]施琳.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从西方发展经济学到中国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04~108。
  [76]石玉林.依靠本国资源养活16亿人口[a].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3~17。
  [7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c].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5~46。
  [78]孙桂兰等.生态农业技术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
  [79]孙颔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5~147。
  [80]孙鸿良.论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原理及其主要技术[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3):3~8。
  [81]孙鸿烈.充分利用我国各类国土资源,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m].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26~130。
  [82]田淑慧.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人文杂志,1997,(5):44~47。
  [83]佟屏亚.中国的高产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作物杂志,1997,(4):12~15。
  [84]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导报,1998,(2):5~8。
  [85]王贵宸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
  [86]王宏广.论要素组合理论指导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1~6。
  [87]王宏广.“生态农业”是不是未来农业的模式[j].农经理论研究,1992,(1):5~8。
  [88]王宏广.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规律、对策与困惑[z].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参考资料,1992,(17):1~13。
  [89]王宏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48~160。
  [90]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j].开发研究,1995,(6):39~40。
  [91]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续)[j].开发研究,1996,(1):46~48。
  [92]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1。
  [93]王正平等.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j].科技导报,1993,(9):46~48。
  [94]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0~112,449~450。
  [95]武丽石等.试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1997,(10):14~16。
  [96]夏英.贫困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104。
  [97]辛德惠.对我国粮食问题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思考.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4~60。
  [98]邢廷铣.农牧结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1):46~49。
  [99]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46~50,60
  [100]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1。
  [101]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250~252。
  [102]杨永华.论中国发展经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7~12。
  [103]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49。
  [104]于建国.二元经济与资源配置[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4):17~27。
  [105]于秀波.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研究[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17~18。
  [106]俞忠英.论中国的二极经济及其影响——兼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2):21~26。
  [107]袁从等.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继续与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3,(2):13~15。
  [108]张法瑞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1997(7):33~37。
  [109]张建民.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j].经济学家,1998,(2):105~111。
  [110]张克俊.可持续农业探讨[j].经济问题,1995,(11):18~19。
  [111]张陆彪等.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5):18~21。
  [112]张壬午.论具有中国特点的生态农业——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替代农业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5):37~39。
  [113]张卫建等.农牧结合在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4):9~13。
  [114]赵文昌.农业宏观调控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1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等主编.马世骏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95,2,290,296。
  [116]周立三等.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j].地理学报,1990,(2):146~153。
  [117]朱丕荣.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改革与理论,1996,(12):27~30。
  [118]朱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j].战略与管理,1996,(4):28~36。
  [119]朱泽.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业政策的对应[j].战略与管理,1998,(1):26~34。
  [120]邹农俭.城镇乡三元结构及其协调发展.何康等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十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0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