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 经济活动分析及综合计

2016-03-20 16: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引言

  

  电力企业正处于政企分开、网厂分开、竞价―网的ftf场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范闹、取点发生相应改变。本文研究丫在电力市场条件下,屯力企业如何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汗展编合计划管以及如何能够以il:确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综合i|_W所W要的指标休系,并进行跟踪、调控及考核。

  

  2、kr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指标体系和实施问题的研究

  

  2.1 指标体系研究与确立

  

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进行正确的经介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瓜要环节在电力l 仃场下, 电力企业的生产经了打舌动必须面向市场。囚此需要对电力场

经济和计划经济两种不同环境下的经济话动分析进行个面比较,以确定出电力市场环境下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 方法、步骤、范围。在电力市场下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下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不同之处包括:


一是分析目的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分析主要 是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注重与检查企业是否贯彻执 行各项政策法令,是否按计划办事。而市场经济下的经济 分析主要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 客观地判断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评价企业的经营效果。


二是服务对象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分析主 要是为了给上级部门提供有关情况,尤其是有关政策、法 令和企业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而电力市场下的经济分析 则需要为企业管理者、企业决策者、企业所有者、债权人、 国家有关部门等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企业经营状况,尤 其是要向投资者提供企业投资决策所需的有关信息。


三是分析内容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力企业处 于垄断地位,只需从整个电网分析评价资金、成本、利 润等部分指标完成情况。而电力市场下的分析则分别从 市场主体和竞争实体如发电公司、电网公司等出发,以 比较全面的经济指标为考察内容,全面分析企业的创利 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对国家的贡献能力。分析 应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和能力的分析 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二是对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分 析,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下面以发电企业为例具体 说明各部分的内容:


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和能力分析内容。企业生产经 营成果分析,相应指标有发电量、售电量、销售收入、产 值、利润等;物耗分析,相应指标有发电煤耗、供电 煤耗、厂用电率、线损率、产品成本等;人力物力利 用效果分析,相应的指标有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设 备利用率等。以上三方面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所共有 的经济活动分析内容但考虑到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总 是要千方百计地降低生产成本,争取最大利润提高经 济效益因此,重点应放在成本和利润方面。


公司化改组后的电力企业的资金来源有所有者资本 金和向债权人举债,因此要增加如下经济活动分析内 容:所有者权益分析,相应的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总 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股东权益收益率、资本保值 增率等;债权人权益分析,相应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等;从企业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来看,应进行社 会贡献与积累情况分析,相应的指标有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指标。


网分开后,发 电企业必然面对市场竞争如何建立发电公司市场竞争 能力的考核指标是一个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 这些指标应该有上网率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上网率指 标主要考核机组的出力及设备利用程度,市场占有率则 考核发电公司总的市场竞争能力。电力企业的产品单一 (主要是电),发电公司间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 因此,报出恰当的上网电价是发电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而合理报价是建立在竞价上网策略 分析基础之上的。


综上所述,电力市场下经过公司化改组的电力企业 经济活动分析应从企业和市场两方面进行。以发电企业 为例分析其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blob.png

  这里暂不涉及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等指标W 这些指标正在研究当中。其他指标如下: 


  2.2.1   A类指标


该类指标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性数据,它反映一 个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小及实际生产水平它可以大致衡量出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及劳动者对 社会贡献的大小


(1)           上网电价,一般由发电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发 电利润和税金四部分构成」同定成本包括折旧费、大修 费、工资福利费和财务费用等;变动成本包括部分材料 购买费和其他费用等;发电利润由还贷利润和资本金收 益两部分构成。为了规范上网电价,取消按个别成木定 价现象,逐步做到同质、同网、同价,我们耍按社会f 均成本或长期边际成本及依法计人税金介理确定收益 的原则定价,逐步推行丰枯电价(丰水期和枯水期)、峠 谷电价(峰荷高峰期和峰荷低谷期)。


(2)           上网电量。它反映了发电企业对社会的实际贡献 程度,是正确计量发电企业对电网实际投入产量的关键性。


  (3)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用于检验发电企业发电%备按其铭牌容量计算的设备利用程度,可以衡量该企业发电设备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性能及运行状况,从而进一步了解发电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和利用程度,促进企业强化管理、科学调度。

  

  (4)企业增加值。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的实际水平,是在报告期内企业在X业生产活动中创造的价值通过此指标衡量各企业对国家、社会贡献的大小。

  

  (5) 全员劳动生产中•。是反映企业或劳动力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符理水平、职T.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平均每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劳动价值。通过它可以比较企业单位产出效益的高低,从而促进企业减员增效,提高职工素质。

  

  2.2.2 b类指标

  

  通过该类指标以了解一个生产经营企业的现状,并便于横向比较,使企、II.适应市场竞争。

  

  (1)发电量。通过它能反映出一个发电企业完整的生产成果,从而进一步了解该企业发电设备的利用情况及为有关指标的确定提供基础数据。

  

  (2) 综合厂用电量(率)。通过它可以掌握一个发电企业耗费自身产品的数虽•和水平,从而促进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降低内耗,增加上网电量。

  

  (3) 燃料耗率。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发电企业的燃料利用情况及机组调度与运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节约消耗。

  

  (4) 总产值。它说明一个企业完整的生产成果价值,有不变价和现行价两种计算方式。

  

  (5) 发电成本。发电成本是一^发电企业经营成果的关键爾示,为碰纖及横向瞻、制定竞體BSMim

  

  2.2.3c类指标

  

  通过该类指标能进一步了解一个发电企业的生产运行及经营管理全过程,从而揭示企业全貌。

  

  (1) 厂用电量(率)o通过它可以了解发电企业用电设施的绽A损吣怙况丨

  

  (2) f•均fA侖H!i\尙率。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发电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发屯设备的使用情况。

  

  (3) 最髙(低)负倚。通过它们可以f解发电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电设备最大生产能力。

  

  (4) 发电设备能力。包括月末设备容足、月末综合出力及当年、当月平均发电设备容ft7个分项指标、反映发电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设备生产能力大小的基本悄况'

  

  3关于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及其实施力案的研究

  

  3.1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采用最优化技术中的多H标优化规划理论和方法,在各种客观约束条件下建立定a数学模增;应用定w模型对各个指标、各种约束条件的绀合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主、次指标(分层指标)及艽影响w素;达立投人产出模型,分析投入指标、约束条件4产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年度考核及过程宵理和调控提供依椐,

  

  3.2电力企业综合管理与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与考核目标的定位存在问題

  

  公司对所属的企业管理重点仍足安全生产,而不足注重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件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还不能成为下属企业的肖觉行为,只表现为宵公4的主观愿望和对所属企业的一种没有叫力的行政耍求,

  

  (2) 管理与考核机制存在问題

  

  由于管理桃制缺少理性,使公司所属企业荇遍缺乏危机感,缺乏搞好1:作的内在动力。丨丨1于考核上没有全面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效益指标,而很多具体指标乂是企业尤法左右的,因此考核力度尤法加大。

  

  (3) 管理与考核内容存在问題

  

  各个专业处、室仍在实行纵向对n管理,不愿放权,基层事事得请示上级,使基煜单位自主经旮空间作常冇限;某些管理内容的要求不结合实际,存在注i:盘接竹理、忽视间接竹理现象;注重行政手段的应用,忽视经济、法律监控等手段的利用,形式主义的要求捆住了基层单位手脚。

  

  (4) 管理与考核的规范性问題

  

  管理与考核的严肃性和公iT.性得不到保证,部分笮位会找出若十客观因素,要求调整指标,另外,公司多头考核,缺乏协调,有的考核结果互相抵触,考核的随意性较大。再者,考核缺乏明确的程序,人为W家较多,考核的结果难以使基层单位信服。

  

  3.3关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综合管理与考核工作的几点建议

  

  (1)管理与考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施内部模拟市场„

  

  ——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竹理过渡。——考核指标的设置和奖惩要同时具有激励性和约束性。

  

  ——考核方式和内容力求公正和准确,能客观、全面反映基层单位整体管理水平,指标和考核项目的设置要突出重点,便于操作。

  

  (2)管理与考核工作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应由三部分构成,即对公司所属企业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和考核评价:

  

  ①经济效益评估。按公司推行的电力模拟市场实施办法中的内部利润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以内部利润的髙低评价企业的业绩。对公司所属非电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从实现利润和费用降低两方面进行评估。

  

  ②企业运营监控。对企业运营监控要分别从党委保证监督、职工民主监督、基建检査监督、审计监督四方进行,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运营监控体系,促使各单位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③企业管理评价。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对各企业管紅作的评价应采用安全管理评价和总体管理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安全在电力企业生产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要保留安全管理评价,并根据公司对各单位安全目地。

  

  (3) 业务集中与风险舞中的关系系统与业务处理的集中将带来管理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履约风险、投资风险等的高度集中。建立有效的应急流程和故障恢复机制,严格系统的操作与授权管理,构筑事前预瞽、事中监控、事后反馈机制,从而有效规避和化解风险,凸现集中处理带来的益处。

  

  3.4培训创新是根本

  

  在行业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中组建并锻炼成长起来的企业社会保险专业队伍,是实现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年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骨干人才。在这支队伍的不懈努力下,多年来企业社保工作为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为电力行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构建和i皆电网企业,发挥了改革的缓冲器、发展的推进器、激励的调节器的作用。同样要完成发展企业年金、规范管理试点的历史任务,这支队伍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企业年金市场化管理和运营是一项崭新的事物,涉及到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安全检查、隐患消除等考核情况进行综合分层评价。以上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构筑一个较完整的对基层单位综合管理与考核的体系,可采用百分制考核,同时要对考核方式和程序以及奖惩等作出明确规定。

  

  4结论

  

  上述对电力企业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电力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与考核的建议,对电力企业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既可用于经贸委等政府管理部门对电力企业进行评价,继而作出宏观决策;又可用于电力企业开展内部绩效评估,制订企业发展战略;还可用于投资者对电力企业进行选择分析,作出投资决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