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从制度经济学分析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2015-12-16 16: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基本的制度环境,但是,由于处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初级阶段,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上出现了诸多供给和需求上的不均衡。因此,为了改善这种不均衡状态,政府应通过法律手段加强消费者和企业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制度经济学;循环经济;分析与对策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层面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基本的制度环境,但是,由于处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初级阶段,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上出现了供给和需求的非均衡。所谓制度非均衡是由于现行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也就是出现了新的盈利机会,产生了新的潜在的制度需求和潜在的制度供给。在此阶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非均衡状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制度供求不均衡。随着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来,人们对发展循环经济意义的认识逐步提高,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但这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疑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供给,虽然非正式制度的供给能约束人们的行为,但其约束力较低。还有,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修改跟不上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只侧重于“治”而忽略“防”。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仍有不少法律上的空白。[1]譬如,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财政、税收、金融、投资、贸易、资源回收、科技、教育培训等纵向管理与企业经营、包装、垃圾处理、建筑、食品、化学品、家电、服务行业等领域,需要制定法规或者规章的任务很多很重,有许多法律上的空白需要填补。

  2.产权制度供求不均衡。资源与环境一直被视为公共财产,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资源的公共性造成了资源过度使用、环境过度破坏并造成生态失衡。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外部性可以通过产权交易使其内部化,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要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个人获利的不对称性,就需要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以便把环境成本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使得由产权不明晰所引起的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目前,我国存在建立多元化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体系的需求与我国资源所有权单一 、公共所有和界定不清的供给不均衡状态。[2]

  3.激励制度供求不平衡。在实现循环经济过程中,在企业范围内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是使企业在实施循环经济的同时,获得预期利益。我国政府为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有效防止资源破坏或环境污染,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财政、信贷和税收等经济激励政策,包括对节能技术改造、节能设备购置实行信贷贴息、差别利率、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减征企业所得税和加速折旧等;对资源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发电、风力发电和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实行税收优惠等。这些经济激励管制制度的制定虽对循环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离循环经济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对策

  1.突出企业在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中的核心作用。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将对环境影响最小化和确保资源供给最有效利用作为原则,体现在整个计划中。在经营理念方面,倡导企业发展与节能环保并行,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其次,企业要进行技术的创新。以技术的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制度的创新。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首先要树立面向循环经济生态化的技术创新观,使技术创新观由传统经济发展观下只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忽略社会、生态效益,造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的观念转化为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形成一个包含了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循环型技术体系。再次,企业要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企业面对循环经济的管理制度创新就是要求企业强化环境管理和加强环境保护。[3]

  2.重视消费者在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中的参与作用。可持续消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循环经济每一项原则的贯彻落实都必须建立在可持续消费的基础之上,因此,消费者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也要主动承担起自身责任。从个体消费者层面来看,它通过消费者的“环保选购”对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材料获取、产品生产方式、消费过程以及消费后处置提出符合环保的新要求。这样,生产企业才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实现生产资料的可持续消费,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自觉发展循环经济。从政府层面上来看,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和象征,政府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具有示范带头作用,政府可持续采购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优势。可见,开展政府绿色采购,一旦标准明确、信息畅通、程序公平合理,供应商就比较容易根据要求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以此来推动绿色产业市场形成,以可持续消费拉动绿色生产,推动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

  3.强化政府在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中的领导作用。政府在应加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对已有的法律中央和各级政府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并进行完善,要求政府作到监督密切、执行有力、奖罚分明,企业和个人要积极配合,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其次,需要根据自然资源产权多样化特征,应分门别类建立起多样的所有权体系。[4]同时,改变自然资源使用权无偿获取的产权制度安排,建立起市场化的产权制度,建立资源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市场化。再次,政府在激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时,除了要不断完善各项激励工具,还要着力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使之与国家的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宏观政策相一致。总之,在资源和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应通过建立消费者责任制度对过度消费作出必要的限制,对畸形消费实行必要的惩戒,对浪费行为进行必要的制裁,使消费者自觉选择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绿色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155-156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姜宏.《绿色消费:以绿色需求拉动绿色生产》[J]35页,《环境经济》, 2007年第1期.

[3]辜秋琴.《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为约束及其选择分析》[J]26页,《生产力研究》, 2007年第9期.

[4]耿香玲.《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制度障碍及其克服》[J]39页,《理论导刊》, 2007年第2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