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新形势下,乡镇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和巨大的竞争压力,给乡镇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更进一步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下面笔者谈几点初步的认识。
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实践证明,围绕“农业经济产业化,二三产业民营化”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的,突破性发展集约型、科技型、效益型农业,从承包农田人手,在农业综合开发,规模经营上寻求增长点,是发展乡镇经济的有效思路。
一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大面积的示范性基地。与此同时,突出品质特色,引进优良品种,变原来的生产力水平低、松散的低效益种植,为高科技含量、集中的高效种植。成为发展乡镇经济的宏观政策导向。
二是着力拓展深加工领域。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和现有的加工企业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加工工业,开发小包装食品、净菜上市、直销配送等生产经营形式,以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
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大龙头,因此,要依托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有计划地发展市场,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点,大力扶持和鼓励农户兴办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民运销队伍,使农产品货畅其流,形成产供销、贸工农,“公司+(乡镇)政府+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四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建立健全农场、农业公司、农业大队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对农户实行了面对面的指导,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工科技素质。从科研院校中聘请专家教授为农业现代化献计、献策。利用“公司+(乡镇)政府+农户”组织体系所具有的“整合”功能,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和科技创新。
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生产环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如大水坑镇政府投资高标准地对泵站进行维修、改造,还加强了闸、站、堤、沟等配套建设,水利用工程,逐步推广形成了滴灌、喷灌、管灌的节水农业。
六是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要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贯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以按劳动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鼓励扶持能人,进行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纳人法制轨道,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乡镇经济的发展。
二、深化企业改革,致力二次创业
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是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正确选择,是乡镇经济发展再创辉煌的重要举措。大多数乡镇企业是由集体独资或由乡镇政府出面担保靠银行贷款创办的,这不仅使乡镇企业再生产规模受到资金的约束,而且因为缺乏不同的投资主体的相互约束和有效监督,经营者的行为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企业管理粗放,经营效益滑坡。次者,无法清楚地界定投资者的所有权与企业法人的财产权,由此而引发一些企业行为短期化、干部家族化、决策随意化的倾向,严重地压抑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再者,乡镇政府既是企业的投资者,又是一个地区的行政领导,这一双重身份,使乡镇企业很难完全按照市场的导向,突破区域界限,合理经济地配置生产要素,往往要从本地区的利益和资源出发,形成过度的竞争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致使相当
一部分企业经营不善,效益下降,亏损严重,管理失控,资产大量流失,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
基于此,我们以思想认识为突破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探索,破除“企业出售就是搞私有化”,“国有资产流动即流失”等旧思想的约束,本着“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原则,一厂一策,规范运作,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尊重基层群众的创造性和选择,采取股份制,整体出售,关门走人等形式,对集体企业实行改制,解除了职工躺在企业身上,企业躺在农场身上,事事找农场,“等、靠、要”的依赖关系,使他们自由自在地搏击于市场。讲求方法,强调改革的可操作性,实事求是,强调改革的时效性,使原来技术、设备产品大部分比较落后,规模小,生产社会化程度低的企业,通过引进、改制、资产的重组配置,达到了技术、产品、市场、规模、劳动力素质和成本的优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职工先下岗,后上岗,解决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工资能高不能低,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取得了“不改三愁,一改八
收”的效果,即企业不改,农场无时不为企业的发展愁市场、愁人才、愁资金。企业改制后,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收获:一是扩大了就业,稳定了一方;二是引进了名牌,扩大了知名度,吸引了增量投人;三是理顺政企关系,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资本营运,盘活了存量资产;四是更新了思想观念,引进了技术人才,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五是实现了战略重组、壮大了骨干企业,增强了发展后劲;六是增加了地方财政收人;七是促进了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三、改善环境,营造乡镇经济发展的氛围
要从以下方面人手,切实营造乡镇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分期分批组织人员到发展较快的地区学习考察,更换脑筋,邀请专家对社会的热点、难点和当前重大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进行讲解,使广大干群深刻地认识到不改革死路一条,发展才是硬道理,焕发开放引进、深化改制、人人争当创业者的热情。
二是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和优惠政策,鼓励本地和外地民营以及个体工商户在镇域内发展经济,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尽可能地将国际、国内名牌和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吸引进来。
三是搞好硬件建设。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成败。因此,要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经济信息的渠道,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
四是优化执法治安环境。执法监督管理部门全面开展承诺服务,对扰乱经济发展的违法分子从重、从快地进行有力打击。
五是改善宏观管理环境。政府要转变职能,为乡镇经济的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在政策上,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信贷上,要按照“择优扶持、效益优先”的原则进行资金投放。用法律手段,坚决遏制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现象。加大税收力度,培植、优化税源,以此更好地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